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某护卫舰船体总振动的计算,浅谈在设计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其次给出外界激振力的计算公式,初步分析护卫舰在外界激振力作用下的船体振动响应,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固体晶格能带理论,研究了周期性阻振质量船体板结构中振动波传播特性.采用有限元法结合布洛赫周期性边界条件,计算了周期性阻振质量船体板原胞模型的频散关系、本征位移场以及有限周期阻振质量船体板结构的频率响应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性阻振质量船体板结构中存在振动带隙,阻振质量对船体板结构振动波衰减和阻隔特性主要是由振动带隙引起.  相似文献   

3.
关于柴油机的振动从基座到船体结构传递预测已经展开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应该了解气缸爆炸在柴油机激励引起的船体振动以及水下辐射噪声中的重要性。在模拟柴油机激励引起的船体振动响应采和了有限元法,通过多自由度隔振分析,考察机架横向支撑刚度在振动传递中的作用。为计算船体水下辐射噪声,基于有限元解出船体振动速度响应,提供船体边界元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1)气缸爆炸引起的作用在柴油机机架上的激励,会比活塞往复运动产生激励引起更大的船体振动响应和水下辐射噪声级;2)机架支撑刚度在柴油机振动传递到船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频率升高时其作用更为显著;3)忽略气缸爆炸激励部分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对船体振动的过高估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对船舶内燃机振动和噪声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由主机引起的船体振动问题正成为各船舶设计部门的研究重点,它是船体的低频振动和水下辐射噪声的主要激励源。为此,本文根据某30 000DWT散货轮建立带有柴油机的船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对柴油机模型和船体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其固有特性。基于瞬态动力学方法,利用实测缸内压力数据对柴油机进行振动响应分析,研究主机激励经由机脚、基座传递到船体的传递特性,并且进一步计算分析主机激励船体的振动响应规律,为机、桨、船的匹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是GB7452《船体振动评价基准》和GB7453《船体振动测量》的起草人之一。编者认为:为了能使有关设计、造船和验船单位对船舶振动的测试有正确的理解并进行更严格的测试,必要的商榷和“补正”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船体局部结构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研究,选定以相当法为内核解析算法,基于C#.net平台开发出了HullLoc Res船体局部振动软件,实现船体局部结构固有频率的快速计算,使设计机构具备亚临界法识别共振风险的能力,相比于有限元法,该方法可提高设计效率,同时,以实际项目计算结果与Loc Vibs以及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从理论计算对比上验证了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在40 000 dwt灵便型散货船设计建造过程中,为了控制船体出现的有害振动,对船体总体振动、上层建筑总体振动及船体艉部局部结构进行了振动预报分析.对船体总体振动和上层建筑总体振动进行分析,避免与主机和螺旋桨激励发生共振;对于船舶艉部结构,重点关注上层建筑各层甲板工作和生活等重要区域的振动情况,采用结构有限元法分析各层甲板的振动特性,设计时通过调整局部结构刚度并保证一定频率储备来避免共振,为船体结构减振设计提供依据.本文给出了设计阶段船舶总体、上层建筑总体及局部结构振动计算分析方法和过程,可对船舶设计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300方耙吸挖泥船振动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少艳  唐丰  洪明 《船舶》2002,(6):29-33
为了在设计阶段有效地控制船体有害振动的出现,根据船舶振动的理论,结合挖泥船激励和结构特点,在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对300方耙吸挖泥船主船体总振动分别利用Todd方法和迁移矩阵法进行了预报分析。基于三维空间板梁结构分析模型,用有限元技术对上层建筑甲板局部振动进行了计算,振动主要是通过频率储备来控制,评判标准采用CCS颁布的《船上有害振动的预防》建议值,本文进行的船舶有害振动控制方法可对其他型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丽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4):10-12
船体型线设计是船舶设计领域中的难点,船体型线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船舶航行阻力、航速以及航行的稳定性。在传统的船体型线设计中,设计时间较长,设计过程过于复杂化,降低了设计效率。而采用光顺数学模型和振动数理论可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本文从阐述光顺数学模型和振动数理论入手,分析了船体型线优化设计流程,并提出光顺数学模型与振动数理论在船体型线优化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船体振动响应预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利用有限元技术对船体总振动、上层建筑整体和各层甲板局部自由振动频率及上层建筑振动响应进行了预报。介绍了用于振动计算的单层甲板模型、尾部上层建筑模型、全船模型和简化全船模型及应用实例。研究了上层建筑和船体之间的耦合影响,并根据具体算例对各种模型化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更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新一代的船舶柴油机具有更大的行程缸径比,更低的转速和更高的燃烧压力。然而,由此而引起的船体振动,轴系的扭转和纵向振动问题也更加突出,它将影响船舶机械和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影响船体结构的安全。为了控制船舶柴油机引起的振动所造成的影响,需要在动力装置的设计过程的早期进行详细的计算,以获得最佳的平衡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船体振动预报中建模工作量大、计算分析周期长等问题,结合油船的结构特点,提出组合模型在油船振动分析中的应用,同时讨论了组合模型的模拟方法。以某11.5万吨油船为例,与全船三维模型进行对比,从船体梁振动特性、上层建筑振动特性以及船体振动响应等方面研究讨论了组合模型在振动分析时的要点及分析精度,并证实了组合模型用于油船各设计阶段振动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船体产生有害振动而导致延误交船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振动的予报已放到船舶设计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本文着重介绍了大型自卸船在不同的设计阶段的船体振动予报与控制,评判标准是采用ISO6954的标准,相信文中的结论对今后设计同型船的设计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种类货船机舱布置在尾部,高耸而单薄的上层建筑就在机舱之上,螺旋桨脉动压力,主机干扰力激起的上层建筑剧烈振动的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在设计阶段对上层建筑振动特性进控制,本文应用上层建筑加船体梁的简化模型分析了29000t散装货船上层建筑的振动,在设计阶段预报了该船上层建筑的振动特性,为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计算结果得到DNV的认可。与整船体离散模型(节点10000以上,单元40000之多)相比,该  相似文献   

15.
船舶航行过程中受到海浪、船舶动力系统等各种激励作用,会产生多种类型的振动响应,导致船体的整体振动。船舶的振动不仅会影响船员的身心健康,还会对船载设备造成结构破坏。因此,研究船舶非线性振动特性,设计相应的减震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振动响应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船舶的振动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船体的大幅度非线性振动响应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6.
郭列  朱胜昌 《船舶力学》2000,4(1):66-72
船舶尾板能改善艉部伴流,是提高船舶航速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应用有限元法和流体边界元法对船舶尾板的振动性能作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了解尾板自身的振动特性以及尾板对船体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为尾板的设计提供结构动力性能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永根 《江苏船舶》2005,22(3):16-16,25
早在19世纪后期,船体振动问题就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年来,随着航运业的发展,主机功率和转速提高,船舶吨位加大,以及肥大型船舶的出现,致使船体振动问题日益突出。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船体结构减轻,结构刚度也随之减小,更易激起较大的船体振动。  相似文献   

18.
李文华  吴嘉蒙  马骏  谢小龙 《船舶》2013,24(1):25-30
以某型10000 TEU集装箱船为例,针对不同上层建筑布置形式,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全船的振动计算和评估,着重讨论了单岛式和双岛式上层建筑布置形式对船体和上层建筑本身固有频率、振动模态的影响,以及上层建筑在螺旋桨和主机激振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差异。该研究方法与结论对于实船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有限元法结合布洛赫周期性边界条件,计算了周期性阻振质量船体板的能带结构、本征位移场以及频率响应函数,研究了周期性阻振质量船体板的弯曲振动带隙特性,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阻振质量的引入导致周期性阻振质量船体板的能带结构中弯曲振动带隙的产生,引起了弯曲振动波衰减和振动抑制,通过调节阻振质量的几何参数可以实现船体板弯曲振动带隙的人工主动调控,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振动与噪声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由于精品船型93000t散货船首次设计建造,为确定该船型的固有频率及振动响应,以决定是否安装平衡补偿器,应用有限元法对93000t散货船进行船体总振计算,得出船体整体的振动响应值超出相应的振动标准,并根据求得的振型节点确定了平衡补偿器的安装位置。同时对93000t散货船的振动响应进行实船测试,与数值仿真计算值进行比较,确定计算精度,从而总结出一套计算船体振动的可靠方法,并且对安装平衡补偿器的效果进行实船测试,确定安装该装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