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作为“十三五”期全国重点水运工程项目,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于2020年6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利用南槽6 m航道基建性疏浚工程现场资料分析表明,工程实施过程中南槽6 m航道基建性疏浚取得预期效果,主要呈现5个特点:1)疏浚施工方案合理可行,基建期疏浚工程量与设计预期基本相当;2)新航槽尺度如期实现疏浚贯通,沿程成槽效果有所差异;3)疏浚施工过程管控规范,克服作业水域通航密度高等多项施工难点;4)疏浚土处置合规且部分用于整治建筑物袋装砂充填料,弥补短时用砂不足;5)南槽5.5 m临时航道及时疏通,确保施工期船舶通航安全。同时展望南槽6 m航道运行维护管理要点和后续进一步开发治理设想。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3—2015年南槽航道疏浚现场资料,分析南槽5.5 m航道维护特点,并探讨南槽5.5 m航道维护形势。结果表明,近3年来南槽5.5 m航道整体保持易于维护的良好局面,其维护特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航道疏浚部位主要处于九段灯船附近局部浅区;2)航道回淤呈现洪淤枯冲的年内季节性差异;3)航槽目前水深不易受台风骤淤影响。鉴于现阶段5.5 m航道维护特点,南槽航道仍将保持整体易于养护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南槽航道进一步开发的基本思路及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江口南槽河势现状及碍航性质为切入点,分析南槽航道开发条件,并探讨其进一步开发的基本思路及框架。研究分析表明,南槽河势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和南汇边滩围垦等工程作用下处于相对稳定阶段,航道开发条件良好,但同时面临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邻近港口航道安全运营等约束限制。为进一步开发南槽航道,应着眼于河口整体性,统筹兼顾、协同开发;立足于航道条件,整体规划、分期推进;注重开发时机,因势利导、择机实施。  相似文献   

4.
李文正 《水运工程》2017,(6):118-125
根据长江口船舶及运量发展预测,为满足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需要,应尽快实施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工程。分析了近年来长江口南槽及相邻水域河势变化情况、演变趋势和碍航特性等;提出了南槽航道治理应有利于长江口的综合治理、航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协调共赢发展等治理原则,以及"限流、护滩、稳槽"和"导流、增深、减淤"等治理思路;研究提出了南槽航道治理工程方案,经初步分析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5.
楼飞  季岚  李蕙  丁洁 《水运工程》2023,(1):75-81
针对长江口北港、南槽生态航道的建设问题,通过分析区域环境特点和航道发展需求,梳理已建的长江口深水航道生态化建设情况,提出长江口生态航道建设的核心和模式。结果显示:1)南槽和北港生态航道的建设需以确保河势格局稳定为基础;2)需与滩涂保护、生态功能区域保护形成联动布局;3)需积极研发和应用生态结构,构筑“人工生态礁体”群,优化河口综合环境;4)需结合滩涂泥沙资源需求和航道建设自身筑堤用沙需求,实现航道疏浚土的资源化、生态化利用;5)需强化建设运营中科学的管控体系、生态补偿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李蕙  季岚  刘红  石进  封学军  任华堂 《水运工程》2022,(11):138-144
为检验潮汐河口生态航道建设水平,开展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研究。根据潮汐河口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航道属性等特征,分析潮汐河口生态航道内涵特征,提出生态航道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江口南槽航道为例选取适宜指标进行航道健康水平评价。结果表明,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后南槽航道健康指数0.884 6,为良好状态;工程后南槽河势条件、航道条件明显改善,通航条件和涉水功能的状态良好,生境与生物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与河口整体生态环境背景状态一致;南槽生态航道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水运工程》2005,(5):112-112
2005年3月31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疏浚工程顺利通过中间交工验收。该工程位于长江出海口南港北槽,航道全长74.471km,设计航道底宽350~500m,设计水深10.0m。疏竣工程量为6538万m3c,该工程由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中港疏浚股份有限公司施工,工程于2004.年1月1日动工,2005年3月29日完工。施工中采用的DGPS和实时潮位遥报仪和耙臂深度指示仪结合的定位和定深挖泥技术,以及应用HYPACK测量软件和计算机数据库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3月29日,随着长江口南槽航道96座导助航标志调整和设置工作的结束,该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的第一阶段航海保障工程圆满收官,这是继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后,按照长江口"一主两辅一支"航道体系的总体规划实施的又一重大航道整治工程。  相似文献   

9.
徐惠忠 《水运管理》2018,(2):28-30,36
为维护上海港长江口航道良好的通航局面,满足船舶的通航需求,介绍工程项目所处的长江口南槽航道的水文情况,根据该区域所处位置的特殊性,规划船舶施工流程,提出疏浚船舶挖泥、航行的注意事项。疏浚船舶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熟练掌握航道内潮流流向、流速的变化以及风对本船的影响,正确预配风流压差,确保通航及施工安全;驶过浅水区应连续测深,保证足够的富余水深;要改变被动防御驾驶的思考方式,提倡主动预防驾驶。  相似文献   

10.
李涛 《珠江水运》2023,(4):55-57
2019年1月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开工实施,将通过实施整治建筑物控制河势,并疏浚建设6.0m水深航道,其后每年随淤随挖,长期实施维护疏浚。长江口2019-2021年航道维护A标工程中,在南槽6.0m基建疏浚开始之前仍由该工程的承建单位负责南槽航道5.5m的维护任务,为响应国家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要求,综合南槽区域环境、疏浚土源特性,鉴于南槽航道疏浚土泥沙特性满足航道整治建筑物筑堤袋装砂充填料的要求,因此,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南槽航道整治一期工程,长江口南槽航道维护过程中采取了新的施工工艺,通过耙吸船抽砂装驳,进行整治建筑物工程中袋装砂斜坡堤段的筑堤材料的充填使用。  相似文献   

11.
芦家河水道位于长江中游砂卵石河段中下段,多年来碍航严重,目前主要通过维护性疏浚维持航道畅通。以2018年维护性疏浚为背景,分析河道特点和碍航原因,提出疏浚思路、方案及设计参数,并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疏浚工程的效果。结果表明,结合芦家河水道复杂的碍航原因,近期宜采用兼顾控制上游水位和水浅问题、坡陡流急与航宽尺度改善相结合、提前疏浚以降低枯水位维护压力、兼顾施工与通航的分区分层作业的疏浚思路,清除三宁化工码头前沿浅包以及毛家花屋航槽右缘乱石堆。工程实施后,能保证枯水期的通航水深,对水位影响较小且降低了疏浚区附近流速,可为船舶上行提供较宽的缓流区。  相似文献   

12.
福姜沙北水道作为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重点疏浚河段,易受上游靖江边滩冲刷沙体过境的影响,河势变化较为复杂。针对疏浚方案中存在的掉头区布置、运泥线路选择及艏吹点布设等难点,对施工条件、通航法规、施工效率、施工安全及经济合理性等进行研究。采用理论计算与施工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解决对策,从而完善了福姜沙北水道12.5 m疏浚方案,也可为今后长江内河疏浚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系统评估2018年长江上游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实施效果,为今后航道维护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基于年度水情及航道疏浚滩段分布情况,分析维护性疏浚方案设计、施工时机和频次、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及航道可持续性等。结果显示,2018年长江上游干线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总体效果良好,滩段选择及疏浚方案设计与河道演变规律基本适应;疏浚时机及频次基本合理,最大程度地缓解了与通航的矛盾;但由于维护性疏浚未大幅改变河道水流特性和河床边界,因此天然河段浅滩航道可持续性较差,仍需加强观测,必要时采取其他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历时40年研究和13年建设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已于2011年5月实现了12.5 m深水航道正式通航,长江口航道体系格局因此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跨入了后12.5 m时代.在对长江口航道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后12.5 m时期长江口航道可能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传华  黄蓓蓓  李明  索文 《水运工程》2019,(11):100-106
太平口水道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水道,目前主要通过维护性疏浚维持航道畅通。以2018年碍航较为严重时为背景,分析河道特点和碍航原因,提出相应的疏浚方案。结果表明,考虑到多方面的碍航原因,本阶段宜采用桥梁防撞与航道管疏、提前预测与多轮抢通、双槽交替疏浚与通航相结合的思路,对沿岸槽和2#槽交替进行疏浚。2018年度的碍航形势严峻,疏浚时机的选择宜结合水情,分别在汛前、汛期和枯水期进行多轮疏浚。  相似文献   

16.
楼飞  阮伟 《水运工程》2012,(4):111-116
合理开发北港航道可缓解目前长江口主航道在南港段面临的巨大通航压力、畅通长江黄金水道、拓宽上海港在长江口的岸线利用范围。通过分析北港航道的开发条件,对北港航道的可开发规模及开发时序作出探讨。分析认为:现阶段可通过规范北港通航,利用自然水深建设5 000吨级航道,部分缓解南港的通航压力;近期可开辟8 m航道,通航2万吨级及以下船舶;中远期则需全面整治北港,开辟10 m航道,满足3万吨级船舶的通航需求。  相似文献   

17.
射流疏浚是利用一定水压的射流装置对一些特殊作业区进行疏浚,具有节能、高效、经济的特点。对射流疏浚施工效果的检测技术比较复杂,结合“新海鲸”轮疏浚船在长江口深水航道进行射流疏浚施工的实例,对射流疏浚施工测量方法、检测工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可为同类项目施工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曹波  付桂 《水运工程》2013,(11):33-37
随着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的建成通航,维护及管理的重要性凸显。信息化建设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为航 道水深保障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分析长江口数字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根据建设需求,对长江口数字化信息建设 的功能需求、总体目标及总体框架结构建设提出一些初步构想。结果表明:长江口数字化信息建设功能模块应包含航道维 护管理、航道行政管理、航道资产管理、航道智能监控、水下地形动态监测、对外信息服务等。长江口数字信息化建设预 期总体目标是建成“三大平台,两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