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某隧道穿煤段(C2煤层)的工程实例,结合围岩位移、围岩内位形、锚杆轴力和钢拱架压力等现场监测,而进行的有关隧道穿过煤段围岩-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围岩位移变形分为急剧增长、缓慢增长和趋于稳定三个阶段;受高应力与岩体结构的影响,拱顶下沉为水平收敛的3倍,且初期下沉快,下沉时间长;围岩浅部较深部变形快且大,松动圈半径为2.5m~3.0m。该研究结果为深埋隧道穿越煤段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某隧道穿煤段(C2煤层)的工程实例,结合围岩位移、围岩内位形、锚杆轴力和钢拱架压力等现场监测,而进行的有关隧道穿过煤段围岩-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围岩位移变形分为急剧增长、缓慢增长和趋于稳定三个阶段:受高应力与岩体结构的影响,拱顶下沉为水平收敛的3倍,且初期下沉快,下沉时间长;围岩浅部较深部变形快且大.松动圈半径为2.5m~3.0m。该研究结果为深埋隧道穿越煤段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依据围岩稳定性理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参数变化较大的几类围岩及参数在小范围变化的同一类围岩在高地应力圆形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与变形的表现形式,建立大量数值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围岩较好的隧道主要应解决高地应力集中问题,围岩较软弱的隧道主要应解决变形问题;围岩参数小范围变化时,对围岩应力影响由大到小的参数依次为内摩擦角、粘聚力、泊松比、弹性模量,对围岩变形影响由大到小的参数依次为弹性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泊松比。 相似文献
4.
5.
鸡爪沟地形软基区高填路基变形规律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鸡爪沟地形软基工程地质条件和高填路基工程情况,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鸡爪沟地形软基区高填路基变形规律,在提出处置措施建议的基础上,分析了软基未处理及处理后路基变形、不同宽度反压护道下变形规律,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6.
7.
为合理确定高填方路基土工格栅加筋层数,通过建立计算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现场监测进行验证。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五层土工格栅加筋效果最佳,可明显降低高填方路基土压力及沉降。分析现场监测结果得出,土工格栅加筋后的路基土压力和沉降下降明显,加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对公路路基变形破坏机理相似模型试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列举了新老路基搭接处的不同开挖方法条件下比模型试验建立。 相似文献
9.
玄武岩台地前缘是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区域。 某玄武岩台地前缘一路基高挡墙, 受雨季墙后地下水水位快速上升的影响, 发生了较大的变形, 地下水成为挡墙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详细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 对挡墙下方地下水的来源以及挡墙的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提出了 “框格锚索+反压+排水” 的处治方案, 处治后的路基稳定性计算结果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为解决复杂地层下弧形挡墙锚索设置易串孔及锚固段深度难保证的问题, 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和设计模型, 确保锚索的入岩深度大于 9m、 锚索间距大于 3m。 竣工后该路基稳定性较好, 表明该处治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线重点控制工程,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岭脊地段穿越四条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围岩软弱、破碎,属挤压性围岩大变形隧道。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支护变形、支护开裂、钢架扭曲,甚至变形侵限及坍塌事故。针对该隧道特点,开展以变形为主的施工监控量测,进行了变形分布规律、累计变形与最大变形速率的关系、变形与围岩条件的关系以及变形与施工方法的关系等综合分析。提出挤压性围岩隧道具有变形量大、变形速率高、变形持续时间长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维数模的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软件ARCO CAD,以发动机曲轴为检测对象,从数模导入、找正、拾取理论值、元素检测、报表输出等多个关键方面,对基于3D数模的三坐标测量机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公路三维模型的空间关系复杂,但位置固定,模型相对简单的特点,提出用八叉树这种数据结构来进行管理、存储的方法。针对普通八叉树存在着粘性平面的缺点,采用一种松散的八叉树的方法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运用VISSIM仿真系统构建3D交通环境的方法和过程,为VISSIM仿真系统的应用提供参考。介绍了仿真背景图、VISSIM的3D信号灯以及3D交通环境的要素和实现方式。利用VISSIM的可选模块V3DM建模时可分为两类模型,重点介绍了第I类3D模型的建立。总结了避免发生模型错位的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法,即在缺少背景矢量文件的情况下,利用AdobePDF虚拟打印机将路网信息打印到pdf文件,并通过Illustrator软件输出得到仿真路网的dwg文件。以武汉市建设大道为例,实现了逼真的3D交通环境效果。 相似文献
14.
邵广宁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1):83-86
在高地应力作用下,三叠系下统板岩隧道存在收敛变形大的特征,针对此特征探讨不同施工工法的可行性;在确定工法的基础上,阐述了控制隧道施工变形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cGIS的三维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维可视化的角度入手,系统分析在完成三维可视化中不同软件所起到的作用,并且分别从场地模型构建和地物模型构建两个方面对真实的场地与地物进行模拟,同时,结合土方设计、竖向设计等总图设计内容,最终运用了Civil 3D和SkechUp等三维模型构建软件,实现在ArcGIS中模型的三维可视化,从而给人一种直观和身临其境的感受,也为项目是否实施建设提供辅助决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FLAC^3D在高速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西省某高速公路项目中,进行路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除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外,还采用了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分析,在该项目中运用了岩土工程领域知名度很高的有限差分软件FLAC^3D。通过FLAC3D软件建立模型并运用自定义强度折减法对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高边坡的安全系数以及应力、应变、位移、速度等相关云图及矢量图,从而对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有效分析,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造型中的三维动态模型技术,以三维几何造型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最终获得形体动态模型,文中还以高速机车头部构形设计为例,具体阐明车体动态模型的建立和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OpenGL的三维地形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OpenGL基本概念、数字地面模型和构网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目前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建模的方法以及基于OpenGL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基本步骤,对投影变换和纹理映射和绘制虚拟场景三个部分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通过实验数据模拟,实现了通过键盘控制人机交互的地形实时动态显示,实现了三维地形可视化。 相似文献
19.
卸荷状态下岩爆岩石力学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林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1):1-4
岩爆是高地应力区地下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开挖卸荷施工地质灾害现象.笔者按照地下工程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实际受力状况,主要采用卸荷三轴试验方法,探讨了岩爆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问题,测试成果可为进一步正确分析研究岩爆形成的力学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理想的三维重构效果,在重构前需要对切片集进行预处理。主要研究各向异性扩散的平滑方法,并将二维各向异性扩散平滑技术向三维空间进行推广,并就二维和三维各向异性扩散平滑技术对三维重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各向异性扩散具有更好的各向协同的平滑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