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单轮对纵向动力学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对的纵向振动会影响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而且是轮轨非正常磨耗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中,对轮对的纵向动力学特点的研究往往被忽略。文章建立了一个包括x方向的运动、轮对的摇头、点头扰动和轮对的横移的4自由度单轮对计算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其纵向振动现象。最后讨论了系统参数对纵向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认为一系纵向刚度、轴重和黏着系数对纵向振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径向机构对径向转向架临界速度的影响,在分析径向转向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轮对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动力学仿真的方法,在频域和时域里分析径向导向机构对轮对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径向机构通过耦合同一转向架端轴轮对的摇头运动,可实现轮对摇头刚度的非对称,增大轮对的同相摇头刚度;径向机构激发转向架的反相蛇行振动模态,并且使轮对的振动模态向增大阻尼的方向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转向架的稳定性;在悬挂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径向机构提高了60%的非线性临界速度。  相似文献   

3.
轮对的纵向颤振会严重影响铁道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并且会引起轮轨非正常磨耗,导致发生轮对多边形化及踏面发生剥离。但是,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中对轮对的纵向动力学特点的研究却往往被忽略,国内外少见对轮对纵向颤振问题的研究报道。首先描述了4个自由度的单轮对简化模型,并推导出其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对机车模型进行牵引工况下动力学数值仿真,研究其在此工况下的纵向振动现象,进而对影响轮对纵向振动明显的参数,诸如一系纵向定位刚度,轨道不平顺形式以及黏着系数等进行分析,对今后减小轮对纵向振动的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耦合轮对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半径曲线的通过情况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通过传统轮对与独立轮对、耦合轮对的比较,认为耦合轮对具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基于耦合轮对的特点,提出采用耦合轮对抑制粘滑振动的新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由于耦合轮对蠕滑力的可控性,采用耦合轮对能有效抑制轮对的粘滑振动.  相似文献   

5.
单轮对纵向颤振数值仿真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机车车辆动力学分析时,除了进行启动和制动研究外,通常将机车的前进速度考虑为恒速,且不考虑轮对纵向振动指标.最新的研究表明,轮对纵向振动作用因素不可忽视,强烈的轮对纵向振动会导致踏面剥离和车体垂向异常振动现象的发生.为了研究轮对纵向振动问题,在将轮对纵向运动考虑为非恒速的基础上建立了单轮对纵向振动简化模型,并推导出包含7个自由度的轮对运动方程,其中轮轨接触考虑为准弹性接触模型.通过根轨迹分析确定了轮对纵向振动的固有频率,发现轮对纵向振动是一种自激振动,在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具有固定的频率.通过分析提出一种轮对纵向颤振速度的预测方法,研究了轮对纵向颤振的产生机理,指出线路不平顺、轮对横移、摇头的作用是诱发轮对纵向颤振的原因,并通过数值仿真再现了轮对纵向振动现象.  相似文献   

6.
梁红琴  杨浪  赵永翔 《铁道车辆》2013,(8):1-3,24,55
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过盈连接的轮对压装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轮对的压装过程,研究了过盈量、摩擦因数与压入速度等因素对轮对压装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过盈量是影响轮对压装力的主要因素,过盈量增大,压装力、轮轴配合应力也会增大,但不影响应力分布趋势;摩擦因数与压入速度对轮对压装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惯性力与轮对蛇行频率及波长间的关系,研究轨距对机车车辆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各种轨距下单轮对走行部和转向架式走行部的特征值计算,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对于单轮对走行部,轨距越宽,车辆稳定性临界速度越高;对于转向架式走行部,轨距越宽,机车车辆稳定性临界速度越低;采用弹性定位后,可以提高单轮对走行部的稳定性临界速度;转向架采用弹性定位之后,优化的悬挂设计可以使机车车辆达到很高的稳定性临界速度;对于转向架式走行部,速度对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与轴距的影响程度相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轴距增大20%,相当于其稳定性临界速度可提高20%;车轮踏面等效锥度和名义滚动圆半径对单轮对或转向架式走行部稳定性临界速度的影响与轨距的影响程度相同,锥度加大或轮径减小,均会降低机车车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铁路货车车轮踏面故障对滚动轴承寿命影响的调查分析,发现车轮踏面擦伤是车轮运行中发生的主要故障之一。从机务作业、车务作业和车辆运用3个方面介绍形成货车车轮踏面擦伤的原因,建立理想状态下轮对运动模型,说明轮对擦伤形成的冲击力随着速度提高而增加,易导致轮对轴承故障。对故障车轮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提出重视擦伤轮对轴承检查及发现轴承故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灰尘是影响机车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如若对其危害认识不足,会对机车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对灰尘对机车电气设备的危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对减少机破、临修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振动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指出轨道交通对环境振动影响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轨道交通振动的3个部分:车-结构相互作用,振动的传播,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进行阐述;并对该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车站的设计及使用情况,对车站建筑设计的站位选择、换乘车站的换乘方式、车站空间开发模式、站内装修设计等方面进行设计分析、归纳总结。提出车站站位的设置应以人为本,以方便乘客、便捷换乘作为首要选择;换乘组织形式要综合分析论证,力求换乘距离最短,同时避免出现客流交通瓶颈;车站的综合开发方案应结合规划及客流需求提前进行研究策划,实现同步设计,同步使用;车站建筑装修设计应因地制宜,达到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以及ATC系统维护的现状,探讨了一种ATC系统的智能诊断维护实现方案以及对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维护带来的便利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南缘是崩塌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灾害链的高风险区,而我国铁路缺乏应对堰塞湖灾害的经验。铁路灾后改建工程线路优化设计将产生直接减灾效益,而新建铁路在选线阶段就采取一些主动减灾策略,也是风险调控的重要手段。为此,以中巴经济走廊中拟建哈维连至喀什铁路Attabad堰塞湖段为研究对象,根据堰塞湖灾害特点,通过将改建工程分段设计,并对不同改建线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完成该段改建线路设计。基于上述工作,提出以有利地形控制溢流口开挖深度、宜尽量利用既有工程、在离开湖区后集中展线尽快与既有线联接、有条件时可提高限制坡度等灾后绕湖铁路选线设计要点与高位选线、酌情预留提高限坡措施的条件、尽量不跨河等新建铁路减灾选线设计策略,希望为铁路应对崩塌滑坡堵江堰塞湖灾害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晓军 《铁道货运》2011,29(5):67-71,2
应用SWOT分析法对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保价运输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探索在现有内外部环境下,保价运输营销策略应重点选用增长型策略(SO)和扭转型策略(WO),即:扩大市场、保护现有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战略来巩固现有市场地位,开拓新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对地铁电客车司机的培训效率和质量,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VisualBasic,结合Access数据库和微软的Netmeeting技术,建立地铁电客车实作仿真培训系统,主要用于电客车司机的列车静态检查、动态检查、故障处理培训,以解决目前存在的培训用车不够、培训周期过长、培训质量差等问题,达到加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通过对开挖方法、初期支护、监控量测、二次衬砌等关键技术的探讨和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总结经验。研究结论:软弱围岩隧道可用分步开挖方法,及早初期支护,及早封闭成环,改善围岩受力结构;加强设计与施工的配合协调,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位移监控量测,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动态调整设计参数,调整二衬等施工工序施作时间,必要时仰拱、二衬紧跟,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以资金、社会、环境等为界,以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为例,应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平衡点方法,探讨了如何将未来区域中各种交通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组合,以达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为交通规划决策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地铁设计、建设、运营等生产过程的安全保障要求出发,根据"人、物、环、法"的核心要素特点,提出安全人员专业化、安全作业规范化、安全保障自动化、安全状态可视化、隐患排查精细化、预测预警智能化、应急联动高效化、安全教育经常化、安全管理网格化、安全制度体系化等"十化"安全管理方法.通过广州地铁在安全设计、安全建设、安全运营等...  相似文献   

19.
现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没有针对地铁的适用范围和评价量。当前地铁振动环境影响评价参照声环境“4a类(即交通干线两侧)功能区”评价在科学性和合规性方面存在瑕疵;但可根据标准的技术原理和地面道路相邻区域建筑功能属性,相应将地面道路两侧一定区域划分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振动标准的“适用地带范围”。地铁环境振动评价量采用VLZ10,但隧道内监测实施难度大,地面测量又难以精确监测和验证,类比在振动机理、时域、频域等特征相似的铁路振动评价,地铁采用VLZmax为评价量和测量方法,可以反映出人体受振动干扰最强烈的情况,易于测量和验证,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要求和不同振动敏感目标环境保护要求,应用于环境振动治理的减振产品,其效果的评价指标应采用Z计权振级;应用于古建筑或振动敏感建筑(如优秀历史建筑等)减振的减振产品,其效果的评价指标应采用振动速度。  相似文献   

20.
营业铁路并行三线改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沪高速铁路修建引起既有京山铁路并行三线改建为例,详细介绍多条线路改建:营业线间存在高差的新旧线路拨接、补碴大机捣固等多次循环施工的综合技术,以及在拨接封锁点内,工务、电务、接触网、大机养护专业交叉作业的组织与协调,安全防护措施等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