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会琪 《科技交流》2010,(3):112-113
兰州北编组站采用SAM模式组织和管理生产作业.由于应用方式的改变,对编组站无线列诃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成都北铁路编组站采用CIPS模式组织和管理生产作业.由于应用方式改变,开通初期无线列调系统出现信道堵塞,为此对无线列调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3.
4.
扈强 《铁道建筑技术》2012,(3):113-114,117
在宜万铁路通信系统工程中,复线段采用GSM-R通信系统,单线段则采用无线列调通信系统,由于2种系统采用的频率及工作方式存在差别,在区间切换的问题就成为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阐述了2种无线通信系统如何在不影响行车安全以及保证列车运行的状态下,更好地衔接与切换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无线列调系统中几种弱场补强方案,简要说明了各种方案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组网方式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新丰镇编组站改扩建过程中接触网过渡方案,为确保既有线施工安全及铁路行车安全,充分利用有效封闭点,本着“永临结合、节约投资、方便施工”的原则,详细阐述了典型过渡方案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8.
新丰镇编组站改扩建平面布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根据新丰镇编组站衔接线路方向多、客货干扰大、折角车流多等问题,对车站平面布置、线路疏解、交换场设置及房屋集中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新的思路和创新点.研究结论:(1) 在车站两端引入线路数量多(两端各有3条双线引入)的条件下,车站总平面布置力求做到"出入便捷、立体疏解、作业顺畅、减少交叉";(2) 大型编组站结合衔接线路数量、位置和预测作业量,尽量布置为双向纵列三级式,各场、段布局及出入段作业均衡,减少各项作业的交叉干扰;(3) 在全路首次提出了新的交换场布置型式:即交换场交换线一端与驼峰连接,一端与另一系统到达场连接,这样交换场就直接溜放至交换场,集结成组后直接牵引至到达场进行再次解体.这种布置方式较传统的交换场布置既减少了交换车取送车次数,又减轻了多调车场尾部和出发场作业的干扰,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SAM系统的构成及功能特点,结合既有站改建特点提出新丰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工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GSM-R数字无线通信技术,满足我国铁路编组站的各种业务需求,是对铁路运输提高效率、保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创新与开发任务。从论述我国铁路编组站各种业务功能需求出发,结合GSM-R系统的功能特点,提出我国铁路CSM-R编组站综合无线通信系统方案,并分析系统和主要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从设计思路、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和系统创新等方面,简要介绍了由西安铁路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铁道部信息中心联合研制开发的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利用GSM—R系统电路交换数据模式来传输无线列车调度数据的方式,具有可靠性高、传输时延小和安全性好的优点。因此建立一个基于GSM—R网络CSD模式的列车调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调度中心和列车之间传送无线列调数据信息.并就CSD模式的数据传输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时性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无线列调弱场区补强方案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列车无线调度系统是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铁道部规定铁路区间实现无线调度场强全覆盖,因此,解决弱场场强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新建遂渝铁路的区间中继台方式无线列调系统能否满足200km/h客货共线铁路运营需求是一全新的课题。为保证遂渝铁路无线列调系统的成功实施,从系统选型、设计、施工等几方面,以及高速试验测试的最终数据,阐明区间中继台方式的无线列调系统是如何成功实现200km/h客货共线铁路的无线通信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广泛使用的监测总机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IP网络平台的综合告警平台,解决目前监测总机使用中存在的报警功能单一、设备分散、操作多样、维护困难等问题.采用服务器、客户端模式,允许多用户同时使用,监测终端可配置到调度工区、通信段、维护工区,实现现场维护人员远程监测使用;增加了短信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新的报警信息传递方式;具备北向接口,向更高一级的监控系统发送报警信息,使之能适应铁路管理信息化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多普勒效应的影响逐渐增强。在频率容差和多普勒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有可能造成在现有场强分布情况下,音频输出信纳比会显著低于TB/T3052—2002的规定。建立更严格的频率容差标准,成为消除这种影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考虑缓冲器内部斜楔结构的动、静摩擦状态转换以及车体底架结构的缓冲效应,对货车用缓冲器阻抗特性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建立21,23和27t轴重混编货物列车的纵向动力学模型,计算和分析不同空车比例及位置、不同轴重及载重、不同车型的混编模式对列车各车辆间纵向冲动的影响;研究有利于减小列车纵向冲动、降低空车脱轨概率的混编列车编组方案。结果表明:在空、重车混编时,应控制编入空车的数量,且尽量将空车集中置于列车的尾部,且要避开全重列车最大压钩力附近的车位;在有不同轴重及载重的车辆混编时,应将较重的车辆置于列车前部,较轻的车辆置于列车后部,并尽可能地按车辆重量递减依次编入;在用不同车型的车辆混编时,应避免将车体刚度较小的平车和罐车置于列车中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