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我国现有的高速铁路牵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设备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标准体系——IEC61850的变电站中智能电子设备(IED)与调度中心之间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来生成和传输IED信息、在监控系统中实现即插即用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实际要求,将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引入到变电站的遥视系统中,实现了运动目标的自动检测.介绍了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并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ICA)方法对运动目标检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鲁棒性较强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市域铁路区间桥隧过渡段箱式变电站的经济性与可靠性,对市域铁路区间桥隧过渡段的箱式变电站布置方案进行比选。考虑市域铁路区间不同过渡段的不同工况,区间变电站布置设定4种方案:(1)区间变电站设于高架桥下;(2)区间变电站与雨水泵房合建;(3)区间变电站设于隧道口上方;(4)区间变电站设于U槽敞开段两线间。对市域铁路区间桥隧过渡段箱式变电站不同布置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区间各过渡段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对传统变电站温度监测技术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与实现了一套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智能变电站温度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的无线测温模块由采集端和接收端组成,二者间通过GPRS通信模块实现传输。在简述温度采集端和接收端电路的软、硬件设计后,针对该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重点改进了以AT指令为媒介的GPRS无线通信程序设计与数据传输PC主机的方法;介绍了以Windows通信服务(WCF)为基础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讯互联的方法;并介绍了采用Silverlight新技术对电气设备主接线建立模型和绘制图形。在实际运行测试中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变电站值班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温度数据和报警信息,从而达到实时监测温度数据的目的,为智能变电站温度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变电站内通信网络和系统标准体系IEC 61850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探讨了基于该标准的变电站内通信系统框架模型,并提出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远动信息网络化传输方案,为进一步设计和实现符合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缝通信网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变电站的智能化将改变传统"被动、计划、人为"的运维模式,实现智能运维,进而提高供电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是实现变电站整体智能化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智能化变电站的系统架构及技术特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特点,对变电站内主要一次设备的智能化进行分析,提出其功能需求及结构框架.初步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变电站的系统架构,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变电站的智能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焦劼 《科技交流》2005,35(3):107-110
在城市已经规划的轨道交通系统中,供电系统主变电站设置是否合理,是关系到整个轨道交通网络中资源共享的关键问题,下面以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为例,浅析整个规划线网主变电站分布.  相似文献   

8.
以秦岭隧道工程为例 ,以测量设计为前提 ,全面论述了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技术要点、施测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 ,同时 ,对适应TBM施工测量技术的IED - 2 6 0隧道导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数字化牵引变电站的系统结构及网络结构,研究如何实现既有牵引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并通过与既有牵引变电站系统比对,验证同一工况下数字化牵引变电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监控系统与被控站通信网以及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中,实施光纤以太网替代传统串口总线通信方案能显著提高自动化系统的性能.该技术成功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有效发挥了光纤以太网的优势,明显提高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混合变电站仿真系统的建立能够为变电站检修工提供一个有效的培训系统。在建立混合变电站电气设备的三维模型与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模拟车站与列车负载,结合电力调度系统的操作,对变电站进行潮流计算得到各电气设备的电气量,从而模拟实现电气设备的三维浏览及操作,以及供电系统的远控、站控及近控3种控制方式。轨道交通混合变电站仿真系统具有可反复操作、不费材、无危险等特点,对提高培训人员的培训效率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建平 《铁道学报》1991,13(4):20-25
本文利用人工智能中常用的逻辑编程语言-Prolog语言.建立可以完成变电站综合式保护与控制系统中监视、诊断及开关控制等功能的专家系统。该系统已经通过在IBM-PC计算机上进行的仿真测试。为了获取进一步的实验结果,作者把用于开关控制的软件模型装到与变电站开关模拟系统板相连的IBM计算机上,从而构造适用于开关控制的实时专家系统。其结果表明,采用专家系统方法完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些主要功能.具有解释性强.程序易于修改和扩充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B/S模式的牵引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铁路牵引变电站的特点,设计了基于B/S模式的牵引变电所视频监控系统,详细分析了系统构成的关键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基于Web的广域网和局域网浏览实时视频图像,非常适宜于牵引变电站的远程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14.
地铁杂散电流会腐蚀地铁当中的金属(如承重墙里面的钢筋),为系统安全埋下隐患。与混合型变电站(由二极管整流器和 PWM 变流器组合而成)相比,由 PWM 变流器构成的全功率双向变电站不但具备正常的能馈功能,而且可基于其良好的调节直流电压的能力来维持各变电站输出电压一致,从而达到降低杂散电流的目的。分析全功率双向变电站降低地铁杂散电流的原理及其改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全功率双向变电站能使地铁当中的杂散电流吸收垫充分发挥作用,显著降低地铁杂散电流。  相似文献   

15.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110 kV主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包括两座110 kV主变电站,两站设备配置类似.简要介绍了主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二次设备配置情况、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及监控软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变电站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研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BDC-5型变电站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为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测试技术的虚拟仪器,适用于单、三相电力负荷特性测试及变电站三相电能质量测试。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的基本构成、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电力监控系统如何实现对特长高速公路隧道内无人值守变电站进行实时远端监控、保护等技术,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原理和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贾浩 《电气化铁道》2011,22(5):41-42,46
根据地铁变电站自动化的结构特点,介绍说明新型通信管理机在地铁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结合现场总线技术及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通信管理机的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根据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主变电站设计思想,分析了地铁主变电站设计选择先进的、可靠的一、二次设备及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无人值班变电站。  相似文献   

20.
IEC 61850在牵引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IEC 61850的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站的远程监控系统方案,牵引变电站子站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采用满足IEC 61850标准的XML和Socket通信的方式.该监控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子站与监控中心的连接,无需专用的远动信道,降低了系统造价,实现了各子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