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准静态计算法,开发时域数值模拟计算程序,对船舶确定性破舱的浸水过程以及从舱室进水开始到浸水量稳定时刻再到船体停止横摇趋于稳定的时域内船体浮态进行分析,旨在弥补以往的破舱稳性计算和研究无法表现船舶横摇中浮态随时间变化的缺憾.并将这一计算模型用于3 100 TEU集装箱船某一破损条件下的确定性破舱稳性时域计算,得到结果经过对比分析证明具有较高合理性.基于计算结果,对破口长度对破损后的横摇过程的影响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2.
3.
船舶因破损进水导致危险情况甚至倾覆是船舶安全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船舶在破损后进水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比最终状态更加危险的中间状态。本文以STAR-CCM+软件为研究工具,实现了对某客滚船瞬时非对称进水的动态模拟。针对自由漂浮的客滚船破损情景,论文利用VOF方法模拟水气自由液面,并首次利用重叠网格(Overset Grid)动网技术结合DFBI(Dynamic Fluid Body Interaction)六自由度求解器处理船舶破舱进水过程中的船舶升沉、横摇等运动。模拟结果可以得到舱内液面和船舶浮态随进水时间的变化情况,观察到水柱射流、水花飞溅等瞬时现象;将最终浮态结果与传统准静态方法相比较,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船舶因破损进水导致危险情况甚至倾覆是船舶安全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船舶在破损后进水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比最终状态更加危险的中间状态.本文以STAR-CCM+软件为研究工具,实现了对某客滚船瞬时非对称进水的动态模拟.针对自由漂浮的客滚船破损情景,论文利用VOF方法模拟水气自由液面,并首次利用重叠网格(Overset Grid)动网技术结合DFBI(Dynamic Fluid Body Interaction)六自由度求解器处理船舶破舱进水过程中的船舶升沉、横摇等运动.模拟结果可以得到舱内液面和船舶浮态随进水时间的变化情况,观察到水柱射流、水花飞溅等瞬时现象;将最终浮态结果与传统准静态方法相比较,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林敏 《航海技术》1995,(4):12-14
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船舶第三类舱进水后最终浮态的快速计算方法此方法,计算简便,结果准确,减少了重量增加法逐步逼近多次计算最终平衡水线的繁琐工作,提高了重量增加法的衫和性,对于用船人员分析计算破舱进水后的浮态和稳性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舰船破舱进水过程时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破舱进水过程的时域模拟是解决未来舰船破损沉没时间预报、可供救援时间预报、救援措施选择等诸多新挑战的惟一可行方式。目前国内对舰船破损稳性的研究并没有涉及舱内空气对进水的影响。本文对破舱进水过程时域模拟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应用Fluent软件对大量二维及三维计算模型进行了破舱进水的时域模拟;探讨空气流对进水过程的影响。对船舶破损口处进水速度的变化进行讨论和探讨。得到结论:在特定情形下,对于空气流的计算模拟必须考虑在内,并且提出了1种减少计算域的研究方案。这些探讨对破舱进水时域模拟研究方法的选择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考虑波浪作用影响的船舶破舱进水横摇时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户艳宏  马宁  顾解忡 《船舶工程》2011,33(4):1-4,19
进行了船舶在横向规则波中舱室破损进水的二维时域模拟,采用准静态法,认为所有进水液面为水平,进水过程考虑破口内外液面变化,应用简化的水动力模型(伯努利方程)计算进水体积及进水倾斜力矩.考虑波浪静水压力作用,研究横向规则波频率、波高、破口位置对船舶破舱进水横摇运动时历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的包含有船舶破舱稳性要求的有关公约和决议文件及其总的产生背景,概述了破舱计算及衡准的两套体系的基本特征,并以图表形式列出了所列文件对破舱稳性要求的主要内容,以有助于在船舶设计工作中全面了解和实际贯彻这些要求。  相似文献   

9.
船舶破舱稳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伟元  张悦  马建庆 《船舶》2001,1(4):28-30
本文论述了影响船舶破舱稳性的基本因素,提出了克服破舱稳性不足应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并论述了破舱稳性计算自动化的必要性和破舱稳性计算自动化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在研究滚装船横摇运动的基础上,考虑进水与气流相耦合,利用修正的Bemouli方程建立破舱模型的。本文研究两种进水情况:其一,破舱内的突然定量进水,此后时间内舱内与舱外再无水流交换;其二,破舱内持续进水。研究的重点是舱内水及舱内气流的耦合对横摇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船体破损后非正浮条件下波浪载荷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船舶不沉性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符拉索夫法分析了不同破舱组合下的船体浮态参数。然后采用线性切片理论,计及水线以下破损后船舶由于舱室进水产生的横倾角与纵倾角的影响,利用多极展开法求解非对称剖面的二维辐射和绕射流场。计算了破损船体非正浮状态条件下的波浪载荷。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将切片法计算的波浪载荷同静置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船体破损后的载荷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陈三桂  滕树生  曾耀 《船海工程》2012,41(4):102-105,112
根据水面舰船破损的状态,分析其破损后的浮态和静水载荷,采用规范方法和非线性切片理论计算舰船破损后的波浪载荷,结合两种方法所得的载荷与极限弯矩,分析舰船破损后的安全性,并确定舰船安全航行时所对应的海况等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舰船舱室破损对船体运动与波浪载荷的影响,采用三维频域势流理论,计算了发生第二类舱室破损后舰船在斜浪规则波上的运动与垂向弯矩。以一典型破损情况为例,计算了船舶破损后的浮态及稳性,并与破损前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横摇运动及垂向弯矩明显增加,而其它5个自由度运动则有所减小。基于船舶静力学原理,分析了舰船破损对浮态及稳性的影响。最后,使用格林函数法研究了舱室进水导致的液舱晃荡,结果表明,液舱晃荡附加质量在某些频率附近有明显的共振效应,必须通过阻尼系数考虑流体粘性的影响,避免产生非物理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XML的船体结构CAD数据交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XML技术在船体结构数据信息交换应用中的特点,归纳了船体结构在计算机里的数据表达形式,并建立了相应的XML Schema.分别为船体结构设计软件CATIA和Intelliship设计了XML交换接口,基于XML文件格式,实现了不同CAD系统之间的船体结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15.
破损船体剩余强度衡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船体破损非对称淹水和刚度损失引起的船体外载荷变化,并利用破损船体非对称弯曲极限强度计算方法详细分析碰撞、搁浅和爆炸破损对船体极限强度的影响.然后基于破损船体极值载荷和极限强度,给出破损船体剩余强度衡准,并对破损船体临界海况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6.
舰船破舱位置的快速识别是及时、准确地进行损管行动的基础,对于恢复舰船生命力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当前给定的浮态进行舰船破舱位置的识别计算,以复原力臂的绝对值最小为目标函数,排水量不变为约束条件,破舱进水量及其重心坐标为设计变量,采用非线性规划法求解该优化问题。该方法不依赖于液舱液位测量装置,可实时计算出舰船破舱的位置。通过对某舰船破舱位置识别计算结果分析,说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为舰船指挥员迅速判断舰船破舱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理论和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特点及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与本科教学关系的基础上,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船舶流体力学"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讨论,提出网络环境的"船舶流体力学"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开发相应的网络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18.
损伤舰船结构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损伤舰船的承载能力和环境载荷涉及许多不确定因素。为评估某舰损伤情况下的结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极限强度和极值载荷的损伤舰船结构可靠性模型,分析了损伤舰船极限强度和极值载荷的统计特征,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与条件期望和对偶变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可靠性分析。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损伤舰船目标裕度可取0.75。  相似文献   

19.
虚拟装配是虚拟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实现船舶产品的装配仿真,自主开发了虚拟装配仿真平台;介绍了虚拟装配平台IVAE(Interactive Virtual Assembly Environment)的系统结构,并结合船舶产品装配特点分析了主要关键技术:虚拟装配环境下的模型表达、装配约束处理和碰撞检测。最后,以一个船舶产品装配实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平台的仿真环境下能有效地解决船舶产品的装配问题,这对船厂的实际装配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及时有效地抗沉,构建了以模型库系统为主,数据库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并重的辅助抗沉决策系统.其中模型库系统分别由装载计算模型、不沉性计算模型和抗沉方案优化模型三个子系统组成.着重研究了用于舰船破损情况下辅助决策的优化模型.以可用抗沉舱的装载量为设计变量,以最小干舷为目标函数,以限制横倾角和纵倾值为约束条件,采用非线性规划法中的惩罚函数法求解优化模型,生成最佳抗沉方案.研究了初稳性高为正值时的优化抗沉方案.通过实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和采用遗传算法的结果相比较,证实了该优化方法用于抗沉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