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ne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近20年来在世界兴起的一个跨学科的,系统化的综合研究体系,其初衷是解决大城市中到处存在的交通拥挤问题,在不扩张路网规模的前提下,通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等手段,来提高交通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交通运输的能力。本文梳理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追溯了其发展原因,概括了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信息和控制技术应用于交通系统中,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在简述智能交通系统的引入和定义的基础上,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智能铁路系统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总结了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展状况和智能铁路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提出了中国智能铁路系统CIRS的基本组成和总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智能铁路系统CIRS的基本特征和所具有的优势,指出了中国智能铁路GIRS的若干关键技术,并对GPS在智能铁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国铁路智能系统CIRS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军将智能交通技术广泛应用于公路军事运输中,极大地提高了汽车运输保障能力。与其相比,我军的差距非常明显,大大限制了公路运输保障效能的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必须发展和应用智能交通运输技术。分析了智能交通系统(ITS)对公路军事运输的影响,提出了加快我军ITS建设的几点对策,为实现我军“保障有力”的总要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我国交通运输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信息化发展给我国交通运输业可能带来的变革,结合当前国际ITS发展的状况,论文介绍了我国政府在利用ITS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主要成就,包括机构、投资、标准化研究、示范工程等方面。在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论文就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对未来五年我国ITS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李峰 《江苏交通》1997,(12):21-25
当今世界上交通运输界研究开发的一个焦点就是智能交通系统,这是解决我国道路 慢、车辆发展快这对矛盾的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开发的紧迫性;阐述了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最后对我国开展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开发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缓解成都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之一。成都市已初步构建综合交通数据枢纽、智能交通技术支撑平台和智能交通应用系统。成都市“交通先行”的交通发展战略对ITS提出新需求。近期成都市ITS 应以“一枢纽、七平台、多个应用系统、一套保障体系”为实施框架,未来建设完善的重点包括8项内容。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缓解成都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之一.成都市已初步构建综合交通数据枢纽、智能交通技术支撑平台和智能交通应用系统.成都市“交通先行”的交通发展战略对ITS提出新需求.近期成都市ITS应以“一枢纽、七平台、多个应用系统、一套保障体系”为实施框架,未来建设完善的重点包括8项内容.  相似文献   

9.
智能交通系统研发历程与动态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智能交通系统(ITS)进行了整体描述,回顾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的ITS发展历程,并结合其研发动态对国外ITS研发特点做出评述。介绍了国外ITS未来的建设目标,指出发达国家已经不是将ITS仅仅看成解决交通拥堵的工具,而是将其看作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可选项,ITS的研发应注意与能源、出行权利以及交通安全的关系。最后,指出ITS发展需要实现真正的学科交叉和交融,并讨论了国内ITS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注重信息技术应用条件下交通系统的描述方法以及交通系统的状态表达和人的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智能铁路系统的若干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能铁路系统IRS属智能交通系统ITS的轨道交通研究领城,许多中国专家和学者都在研究智能交通系统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总结了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展状况和智能铁路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提出了中国智能铁路系统CIRS的基本组成和总体结构,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国智能铁路系统CIRS的若干关键技术,对发展中国铁路智能系统CIRS有借鉴意 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