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机动车及行人在交通事故中占很大比例,并处于弱势地位,急需得到特殊保护。利用交通冲突技术(TrafficConflictTechnique,TCT)分析行人和非机动车在交叉口的安全状况,提出减少冲突的策略。以北京市交通冲突问题较典型的平面交叉口为例,针对设置非机动车二次左转待转线、为右转机动车设置右转红绿灯、为行人设置二次过街安全岛、改变平面交叉口护栏长度及位置等典型改善措施,采用违章比例、车速、步速、冲突数等指标,对比分析措施实施前后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状况,评价改善措施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采取的改善措施能提高平面交叉口弱势群体的交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发展中城市的道路交通都具有机非混合交通特点,但不同城市或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机非混行程度不尽相同,不同的混行程度对交通组织方法与管控方案的要求也不尽一致.本文主要研究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混合交通环境的识别以及基于这种识别的混合交通交叉口分类方法.首先根据混合交通环境下与纯机动交通环境下车辆通过交叉口所用时间的差异,确定交叉口范围内非机动车与行人对机动车干扰的差异,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不同混行程度的定量描述.研究表明,机动车所受到的干扰总体上随行人与非机动车流量的增长而增强,但当行人与非机动车流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机动车所受干扰将趋于稳定;对于不同交叉口来说,车辆所受干扰的差异比较明显.最后,介绍了依据混行程度(干扰差异)对混合交通交叉口进行分类的方法.以北京市道路交叉口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利用该方法得出北京市道路交叉口一种新的分类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3.
《交通标准化》2009,(8):92-92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政路桥控股公司瑞通养护中心获悉,一种被称作“公路交通标线——夜光交通标线涂料”的新型标线涂料将首次在密云县境内的密西路、河东路施划。这将为解决山区乡镇公路因夜间缺少照明设施、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人看不标志标线等潜在隐患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动车运行,在不改变交叉口现有规模的前提下,提出了“三等候区域、两相位信号控制、一左转过渡车道”交通运行模式,使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产生了突破性的提高。结合国情,还给出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专题导读     
步行和自行车是中国城市最为传统和大众化的交通方式,如今其出行环境面临持续恶化的趋势,出行比例也持续下降。中央政府高度关注这一发展态势,201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建城[2012]133号);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发布,明确指出:“城市交通要树立行人优先的理念”,应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同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以指导各城市正确开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工作。学术界对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讨论重心,已经从要不要发展转向如何发展、如何改善。  相似文献   

6.
石飞 《城市交通》2012,10(6):2-3
1995年《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特别强调:交通的目标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当前,应对快速机动化局面,既要不断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又要保证社会各阶层都能平等地享用城市交通资源,体现社会公平和以人为本。时至今日,“客运交通关键是要实现人的移动”、“关注弱势交通方式的路权问题”已被专业人士、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并成为研究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众所周知,道路交通瓶颈最易发生在交叉口。十字交叉口全向通行的机动车与机动车交通冲突点为16个,如果4个方向全部禁左,冲突点则降至4个。因此,在对某些交通量较大、平面几何特征较为复杂的道路交叉口进行交通组织时可以考虑禁左。理论上,交叉口禁左能够减少冲突点、保障机动车行车安全、减少信号灯相位数,而且通过街坊绕行完成左转简单而高效。现实中,交叉口禁左也常常是许多城市从提高通行效率出发而采取的措施。然而,上述交叉口冲突点的分析不够全面,容易以偏概全。事实上,交叉口禁左是全然从机动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忽视了更需要保护和关注的非机动车及斑马线上的行人。统计资料表明,交又口交通事故率与左转交通量和非机动车比例同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交通平抑的概念是:在居住区和有许多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街道,降低机动车的行车速度。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2014,(5):95-95
为科学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提升交通调查数据质量和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交通调查数据在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与政府决策中的基础性作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并印发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调查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相似文献   

9.
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控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简述了我国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特征和研究现状.针对我国典型四相位(双向左转)信号控制交叉口,分析了行人、非机动车以及机动车的运行特征,给出了计算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能力的公式和信号控制方法,并结合南京市太平北路一珠江路交叉口的几何尺寸和流量数据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设置行人、非机动车专用信号,能够有效避开混合交通流在交叉口的冲突,提高了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及其通行能力.该研究的应用前景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城市交通以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混合交通流为主,行人干扰现象严重。行人干扰模型是城市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现场调查及分析行人对交通干扰的概率分布,提出行人干扰模型。根据实际测量情况,确定其概率函数,给出各参数的含义,参数可修正以适应不同的交通状况,最后给出计算机实现算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文  陈小鸿  胡显标 《城市交通》2010,8(1):44-52,80
目前,中国城市慢行交通发展定位不够明确,慢行环境日益恶劣,亟须开展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讨论了国内外城市交通模式及慢行交通保护战略,并从城市交通规划对慢行交通关注的缺失、城市交通管理缺乏人人性化评判依据,以及干路机非冲突造成慢行交通安全隐患等角度解读了慢行困境与规划反思。指出明确慢行交通地位、保障慢行安全与便捷、保护慢行活力应成为慢行交通规划的重要目标。据此,以上海市为例,介绍了机非分离规划、步行过街设施规划、自行车廊道网规划、宁静步行系统规划的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专项规划阶段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综合协同发展策略,有利于规划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良好、高品质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从三个方面阐述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协同策略:规划编制方面,提出与上、下位规划以及同位相关规划的内容及程序的协调策略;外部关系方面,探索与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其他交通方式、土地利用及环境景观的协同策略;内部关系层面,探讨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之间的和谐共处策略。同时,从四个层面提出维护协同关系的策略。最后,以济南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示范项目为例,阐述协同策略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障信号交叉口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多数行人过街环境遭到破坏,“中国 式过马路”应运而生.通过对北京市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的研究,在保障行人过 街安全的情况下对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推进“公平优先,保障效率”战略的实施,促进城 市交通系统高效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当前北京市交通的特点,以红灯期间到达 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等待区处违章过街的行人为研究对象,运用视频调查和人工调查相 结合的方法,采集了9 554 个行人过街忍耐时间样本.建立了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 间的韦布尔参数分布模型.结果表明,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与环境因素、行人特 性、出行时间、交通状况,以及道路环境等影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ڰ��˳����е�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活动人员密集、场地条件相对复杂,需要有效的行人交通规划和组织管理方案。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主办方的行人交通组织和规划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介绍了应用仿真工具辅助奥运会期间行人设施和交通组织方案设计的分析方法。在把握行人交通特点和奥运会行人集散特点基础上,采集北京赛事活动中的行人交通流数据,标定模型参数,设计仿真方法。结合仿真结果,综合分析行人设施和管理方案,提出行人设施及行人疏散组织方案的优化建议,并以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国家体育场为例对方法应用进行说明。奥运会期间国家体育场及场馆外围行人交通运行的实际效果证明了相关方案和建议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Effective pedestrian organization plan and management is necessary for the crowded spectators in the complex venue and environment in special event.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is a real big challenge to the staff in responsible for pedestrian management and related planning task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imulation method of application on pedestrian facilities and management during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According to the pedestrian characters in the Olympics, actual data are colleted for parameter calibration, and then simulation approach is introduced. The method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were illustrated through a case study on the National Stadium-the main stadium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edestrian facilities and pedestrian management methods, different pedestrian egress plans were proposed and the optimal plan was identified through the simulation study. The actual pedestrian traffic operations during the Olympic Games proved the useful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nd egress plan.  相似文献   

16.
干线交通控制系统能有效减少机动车运行延误. 本文以系统延误最小和绿波带宽最大为目标,构建了基于系统周期和相位差最优的干线交通控制模型,以双向有隔离的北京城市主干路——皂君庙路—大柳树路(含4个信控交叉口)为实例,提出了两种线控优化方案,通过VISSIM仿真对该交叉口及其所在路段优化前后的交通状况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在北京市这类行人流量较大、交叉口布局紧凑的道路条件下,采用重叠相位能更好地优化线控系统;应用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对该路段进行线控优化后,交叉口总信控延误减小了59.6%,主线上的南向北和北向南平均行程速度分别提高了140.0%和51.7%,交通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改善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潘昭宇  李先  陈燕凌  李伟 《城市交通》2010,8(1):53-59,73
针对步行、自行车交通通行空间不断受到排挤、出行环境日益恶化、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研究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改善途径。依据对北京市两广路、CBD、中关村等地区的调查,分析了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居民出行距离累计曲线明确了未来步行、自行车交通的发展趋势。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路段、交叉口及过街设施等方面的有效通行空间,以及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舒适的出行环境两方面分别提出了系统的改善对策,并结合北京市的实践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现行规范对路段行人过街信号的设置条件缺少定量分析与理论依据,为保障路段行人过街安全,研究行人过街等待时间、行人安全度及行车延误对行人过街信号设置的影响。基于哈尔滨市某双向6车道主干路无信号人行横道的调查数据,分别构建行人过街等待时间与机动车流率、交通冲突时间与行驶速度、行车延误与过街行人流率的关系模型。以45 s作为过街行人忍受时间阈值,计算得到设置路段行人过街信号的机动车流率条件为1200辆·h-1;以1.3 s作为交通冲突时间阈值,得到对应的机动车行驶速度条件为55 km·h-1;以不同服务水平对应的行程车速为依据,给出设置路段行人过街信号的过街行人流率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高校出入口行人过街的特殊性,缓解过街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对行人过街特性及过街设施进行研究.以大连交通大学正门前黄河路段为调查对象,进行行人过街特性与机动车运行特性的交通调查.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平峰时段与高峰时段的行人过街特性及行人与机动车冲突特性.基于高校行人过街的特殊性,分析提出了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方案.研究表明,高校行人过街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性,应充分考虑该特性及过街安全性来设计行人过街设施.  相似文献   

20.
�Ա������˹��ڽ�ͨ��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北京奥运会,面向公众的交通信息服务为奥运交通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北京奥运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的体系框架,对服务于奥运的北京市道路交通诱导VMS发布系统和北京市公众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系统说明,总结前者在信息来源、系统控制和发布、外场和中心诱导等5方面的主要技术特点,介绍了北京公众出行网的信息发布等5项主要服务内容和“交通眼”5项特色服务项目,最后还探讨了开展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