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与安全》2012,(8):8-8
公安部交管局召开强降雨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工作视频调度会,对进一步加强强降雨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工作进行部署。会议要求,强降雨天气影响区域的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要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进入应急状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做好强降雨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特殊天气环境下山区公路易受到多种气候条件的影响,产生多类自然灾害及交通事故,导致公路车辆运输、物流、旅客输送受到一定限制。公路养护部门每年都要针对各种恶劣气候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公路及时有序畅通,减少交通安全事故。文章分析了特殊气候环境下的公路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3.
资讯     
《汽车与安全》2012,(8):8-11
强降雨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启动公安部交管局召开强降雨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工作视频调度会,对进一步加强强降雨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工作进行部署。会议要求,强降雨天气影响区域的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要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进入应急状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做好强降雨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指出,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要加强区域警务协作,实行联勤联动,防止省际间严重交通拥堵。要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天气及汛情变化情况,并通过各种媒体,广泛  相似文献   

4.
龚先兵 《公路工程》2008,33(2):157-159,162
针对四、五类桥梁及高速公路管理特点,提出了桥梁安全应急预案系统的必要性和主要程序,包括危桥判别、专家评审、应急预案系统的建立、报批、启动、交通管制等十方面,通过初步实施,证明该应急预案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四、五类桥梁及高速公路管理特点,提出了桥梁安全应急预案系统的必要性和主要程序,包括危桥判别、专家评审、应急预案系统的建立、报批、启动、交通管制等十方面,通过初步实施,证明该应急预案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防汛预案对于迅速处置汛情灾害和减少灾害损失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必须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并不断修订完善.标准化作为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应急预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以某地防汛预案的修订过程为实例,针对预案所存在的一些不足,简要分析了预案标准化工作的过程.通过采用优化、协调、简化统一以及模块化等标准化手段,大幅提高了预案的实际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隧道应急管理研究目的在于完善隧道应急管理体制,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尽可能的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文章分析了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预案、应急演练以及应急新闻发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灵活组合使用四种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救援演练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将影响公路隧道正常通行的交通事件分为恶劣气象、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危化事故、计划事件、紧急事件和其他事件等7类,并提出不同类型公路隧道交通事件的等级划分标准,对公路隧道交通事件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提供了重要依据.初步构建了公路隧道交通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并给出编制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外公路》2008,28(2):8
近日,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结合本省实际,通过多项措施进一步做好灾后公路恢复工作。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提出,各级公路交通部门继续把保畅通作为首要任务,由应急状态转入灾后恢复工作,全面修复受损公路。各地要抓紧利用晴好天气,全面清理公路上的残冰积雪和边坡塌方,尽快修复受损交通工程设施,清除路面杂物,清理受损树木等影响交通安全的障碍物,确保公路畅通。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对道路交通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是道路交通应急指挥体系的枢纽。通过总结梳理国家应急管理和道路交通应急管理的相关发展成果,深入剖析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预案体系、强化科技赋能、制订测评体系等针对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民公交》2023,(2):90-90
为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及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检验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1月17日,菏泽公交集团组织开展2023年生产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菏泽公交集团安全总监、安全机务部副部长刘鑫作动员讲话,针对公司年度安全工作计划,结合冬季运营特点,提出三点要求。  相似文献   

12.
陈奇峰 《驾驶园》2009,(3):94-94
2月3日凌晨,石嘴山市部分地区迎来雪雾天气,为排解车辆阻塞,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大武口交警立刻启动应对雨雪雾天气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雪雾、降事故工作措施,并把警力全部投入到市区各主要路口路段值勤。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安全》2013,(5):134
为了加强社会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和提高人民的交通文明素质,进一步增强各类驾驶人与学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因涉及中小学生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东方时尚继续认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义务宣讲"。组织专业法规培训教师深入朝阳  相似文献   

14.
罗华宝 《驾驶园》2008,(3):56-58
1月12日以来,湖北省荆门市遭遇50年未遇的持续低温降雪恶劣天气.道路连续半个多月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气温持续在零度以下,最低气温达零下6度.灾害天气,使道路险情日寸时发生.此时又正值春运,随时可能发生的道路断行和旅客滞留,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面对冰雪灾害的严峻局面,荆门交警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多策并举,以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在抢险抗灾期间,支队共出动警力3500余人次,警车600余台次,疏堵清障排险313次,救助受困群众2800余人,支队全体民警连续奋战近20天无一人离岗休息.为安全畅通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5.
翟旭  刘磊  郭涛 《人民公交》2024,(6):77-79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出行体验和城市的正常运转。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地铁系统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机制。首先,通过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分类和特征分析,全面了解地铁系统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自然灾害、技术故障、社会安全事件等。随后,针对地铁系统在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具体包括更新和完善应急预案,以确保覆盖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并定期进行演练;引入更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自动监控系统和实时信息发布系统,以提高实时监控和信息传递能力;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培训,以提升他们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建立持续的审查和改进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挑战。这些建议旨在提高地铁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响应能力,确保地铁系统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有效地应对,保障乘客和员工的安全,维护地铁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方琦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109-111,243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积水、内涝现象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而造成城市积水、内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环境的恶化,导致极端恶劣天气发生,一些高强度、连续性降雨频繁光顾人们的生活。这些高强度、连续性降雨大部分都是超过我国现有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的,因此,分析超标降雨下的城市积水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及应急措施,对于确保城市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该文从我国城市雨水排水设施的现状概况,城市积水、内涝的风险和标准的分析,超标降雨的预防及应急措施的制定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为如何应对超标降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应急处置中密集的信息传递和交换对应急处理的最终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现有对水上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机制中缺乏对救援时效与决策指令流的量化建模与性能提升策略的研究。为此,引入工作流模型以优化水上应急处置指令传递与信息流动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分析水上应急处置流程,设置典型的水上交通事故场景,在组织部门-执行时间-应急资源-消息传递网(OTRM-NET)工作流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指令存储库所。在传统的 Petri 网建模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包含了信息反馈的水上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的建模方法。之后,利用模型的时间性能获得应急处置的预估时间,通过仿真实验对比 OTRM-NET 与传统应急救援方法在水上应急处置的用时,并采用错误传递率定量表示信息传递效能,提出了评价指令传递性能的算法,并应用该算法对应急处置预案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其信息传递效能。对一种典型的水上交通事故案例,对比 OTRM-NET 与传统应急救援方法的结果显示,OTRM-NET 在已设置案例中用时平均降低了2721 s,减少了应急流程所消耗的时间。以事故船舶信息传递库所为例,通过设计工作流的优化方案,其中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发现事故出错的全局传递率从15%降低到9.52%,局部传递率从37.5%降低到22.22%。这表示,相比 VTS 确认船舶信息添加前,VTS 发现事故出错对于整个工作流的影响降低了36.53%,对于事故船舶信息传递路径上的影响降低了40.75%。同时可以提前2个任务周期发现并纠正错误,从而有效降低指令执行偏差。该模型和效能评价方法可以对预案编制、应急工作流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虽然多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一再强调“加强救灾应急装备建设”,但“研究制定各级救灾应急技术装备配备标准”则是多年来首次提出,并因此将“救灾应急装备建设”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2011年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55号),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省市区政府要将《规划》内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逐级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对《规划》涉及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并按程序报批后实施.据了解,该《规划》应该是国家出台的综合防灾减灾方面的第1个5年规划.  相似文献   

19.
吴克捷  赵怡婷  石晓冬 《隧道建设》2020,40(12):1683-1690
理解地下空间的内涵,指出地下空间是城市重要的战略资源。提出转变地下空间发展理念,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以北京市为例,结合北京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经验,探索构建“全市—分区—特定地区”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落实“生态优先、底线约束、专项统筹、刚性管控”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提出各级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和技术方法。指出加强地下空间体制机制建设应从建立地下空间综合管理机制、推进地下空间技术标准整合、健全完善地下空间立法体系、建立国土空间三维信息平台4方面着手,健全地下空间规划实施保障。认为: 地下空间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应建立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衔接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在规划层级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分区—特定地区”的全域、全要素地下空间规划体系,推动各级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在规划内容上,地下空间作为重要的国土空间资源,应立足地下空间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明确地下空间生态安全底线,科学判断地下空间生态适宜性分区和开发利用重点分区,有效协调各类地下功能设施布局关系;在规划实施方面,应健全地下空间的刚性管控传导机制,加强地下空间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地下空间部门管理、技术标准、权属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法律规范,以科学指导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  相似文献   

20.
坚持统筹协调,健全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机制科学统筹是科学发展观蕴含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也是做好车辆装备工作的内在要求。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保障训与训保障融为一体,指挥、管理与技能密不可分。只有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装备保障训练机制,才能统筹协调好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工作,从而形成合力,促进车辆装备训练全面发展。当前,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工作的工训矛盾突出、训练落实难、新技术和新车型训练开展难、训练层次不高、偏训漏训、系统性不强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车辆装备保障训练与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应按照“加强统筹、拓宽渠道、逐级分训、分散培训”的原则,突出训练的层次性、统一性和实效性。建立院校、工厂、军区培训基地、部队等训练为一体的训练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分层进行训练,提高训练的效益。一是建立训练管控机制。运用目标管理科学,加强车辆装备保障训练管理控制,确立以提高整体保障训练水平为主要标志的总体目标,并围绕这个总体目标,横向按照技术、管理、战术等要素分别区分具体指标,纵向按车辆装备保障各专业层层分解,形成机关、营、连、排、班直至每个官兵的具体质量指标,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指标的严密的训练目标管理体系。二是建立训练统筹协调机制。加强车辆装备保障训练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各级车辆装备机关在训练中的计划、组织、指导、保障等方面的职责。积极协调训练中的各种矛盾,及时解决训练中的困难,确保训练扎实开展。要加强训练的计划,针对部队训练的现状和实际,科学拟制年度训练要点和年度、阶段、月、周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正规有序。三是建立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