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突出行业特点,立足国情,可将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技术结构分为汽车生产、汽车产品和汽车报废三个基本层次。目前我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汽车生产制造、汽车使用、汽车报废回收再利用三个层面上,都存在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2.
汽车覆盖件生产的柔性化冲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生产工艺与装备水平,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和一个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取决于装备的先进性和制造成本。正是近年大量先进生产工艺与数控设备的采用,使我国汽车装备整体上进入柔性化时代,才支撑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我国汽车制造平均涂装技术现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要实现自主汽车企业涂装绿色制造,必须进行节能和环保技术升级,结合汽车涂装2025年绿色制造的控制指标,提出我国自主汽车企业绿色制造工艺和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实现我国汽车涂装绿色制造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我国汽车制造平均涂装技术现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要实现自主汽车企业涂装绿色制造,必须进行节能和环保技术升级,结合汽车涂装2025年绿色制造的控制指标,提出我国自主汽车企业绿色制造工艺和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实现我国汽车涂装绿色制造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依照《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2011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要点》,确定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申请指南(2012年度)》将"绿色汽车维修技术应用"列到专项资金优先支持领域中的道路运输装备领域,同时在《绿色汽车维修技术应用项目投资额核算技术细则》中明确了"绿色汽车维修技术应用"的具体范围和内容,  相似文献   

6.
陈佳华 《商用汽车》2012,(17):102-103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升级,商用车也紧跟乘用车的步伐,在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汽车设计的几大核心技术领域,通过引入国外先进技术或者自主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商用车的制造领域,从工艺设计到生产制造,我们仍与国外先进的商用车企业有着不小的差距.其中,工艺设计理念的提升和制造装备的升级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车用能源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2009年起政府陆续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政策、"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政策、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辆车船税优惠政策等一系列针对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并在2013年开始实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考核评价为核心的全新汽车节能管理模式. 在这些政策的综合作用下,节能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形成,我国乘用车行业的节能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经测算,2010年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为7.71L/100km,到2012年已经下降到7.38L/100km,年均下降2.16%.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提升我国汽车车身自主开发能力的步伐,提高车身模具制造能力,技术水平以及车身生产制造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使汽车车身技术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应广大会员单位,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模具制造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上海汽车装备展(AMTS 2010)是全球惟一以汽车生产制造技术装备为主题的专业展览,展品范围涵盖汽车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创新成果,可谓是全面展示汽车制造生产技术领域创新产品及先进理念的汽车产业链"一站式"贸易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汽车行业的发展水平高于GDP的增速,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动机”。从汽车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汽车产品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制造技术和装备业的进步和发展。这是因为:汽车制造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装备能力;国家汽车行业和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装备的先进性和制造成本。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的装备业都十分发达,先进的汽车装备,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这些国家汽车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国家及业界的高度重视,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同样,装备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国产化也取得了重要的进步。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国务院通过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从政策上加大了支持和引导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汽车装备制造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意见》指出:内燃机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国防装备的主导动力设备,内燃机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内燃机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内燃机产品节能减排等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已成为全球内燃机生产和使用大国;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内燃机产品在节能环保指标上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核心技术欠缺,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不健全,高能耗、高排放、低性能内燃机产品仍在广泛使用,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正>在汽车的各种节能减排路径中,轻量化非常关键。对于传统内燃机车来说,通过材料、结构、工艺设计的创新来实现降重,有助于车辆降低油耗并减少排放。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普通乘用车的整车质量每减轻10%(约100~200 kg),可节油6%~8%,排放降低4%左右。而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来说,轻量化也尤为重要,各种轻量化设计有助于延长车辆续驶里程。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汽车产业链上的各相关企业,包括整车生产商、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及制造装备供应商,正致力于轻量化研发,探寻技术突破点。为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范围的汽车工业调整重组步伐明显加快,我国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投资热点和新兴汽车消费市场。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尽快提升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当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最紧迫课题。必须下大力气通过鼓励公平竞争与兼并重组形成产业集群;通过提高全国汽车企业整体研发能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以及通过提高节能环保安全技术与产品的发展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使我国汽车工业朝着持续、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目前我国汽车销量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下,我们更需要先进的制造装备和技术,从而制造出更加节能环保、成本低廉、质量出色的汽车。本期专题《精益生产创造汽车制造业利润》摘要了第六届汽车发动机现代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的精彩演讲,选取《JX4D24(Puma)发动机制造工艺开发思路与原则》,两文旨在拓宽国内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刘国卿 《天津汽车》2010,(12):12-13
按照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新要求,国务院日前正式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已进一步拟定为7个领域,这7个领域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随着相关文件和后续产业配套扶持政策的出台,未来我国汽车产业突破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是关键,通过技术突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推动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进而要不断提升汽车及零部件国际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汽车最大市场、最大生产国之一。按照汽车发展总战略,我国还将迈向世界汽车产业强国,而其战略基础则是拥有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中国的各汽车企业,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改进其制造技术与装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冲压、焊接、涂装、装备生产过程中的手工操作、人工送料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江中汽车市场的现代化高标准要求。今天,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的竞争力,汽车制造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系统.  相似文献   

18.
《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刊,是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始终致力于汽车制造新技术的开发(如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四大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轻量化技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技术、加工技术、生产装备、检测技术、数字化模拟技术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汽车文摘》2022,(3):11-11
《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刊,是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始终致力于汽车制造新技术的开发(如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四大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轻量化技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技术、加工技术、生产装备、检测技术、数字化模拟技术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投稿须知     
《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由长春汽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一汽雄厚的技术资源,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始终致力于汽车制造新技术的开发(如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四大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加工技术、生产装备、检测技术、数字化模拟技术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