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总结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存在的下尿路症状 ,并结合尿流动力学分析各类症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方法 对 3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压力 流率、前列腺压和肌电图进行综合性回顾分析 ,并就慢性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的尿流动力学变化作了比较。结果  40 6 %的患者存在不稳定性膀胱 ,34 4%的患者有逼尿肌反射亢进 ,46 9%的患者有膀胱出口处梗阻 ,另有 6 8 7%的患者存在逼尿肌 外括约肌协同失调 ;而慢性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的尿流动力学差异并无显著性。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下尿路症状可能与前列腺或盆腔内局部因素诱发的不稳定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出口处梗阻和逼尿肌 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有关。认识并解除这些相关因素有助于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缺乏有效治疗,病变以溃疡为主,其受累范围,包括直肠炎(60~95%)、直肠乙状结肠炎(90%)、左半结肠炎(22~66%)、全结肠炎(35%)、升结肠病变延伸并移行性回肠炎(10~20%)。因此,根据病变部位,采用不同治疗措施,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已往我们曾用中草药治疗本病,但因病变位置低,药物不能接触直肠病变区,故其疗效不够满意。近年来,我们将灌肠中草药改制成栓剂,用其治疗直肠炎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发现对慢性前列腺炎、放射性直肠炎也有疗效,使用方便,疗效确实,值得推广。观察对象:共77例,男40例,女37例;住院患者24例,门诊患者53例;77例中溃疡性直肠炎54例,慢性前列腺炎10例;放射性直肠炎13例。  相似文献   

3.
肺结核合并肺脓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病变,在治疗的方法上,尚未能完满解决,谭氏等于1957年在中华结核病学杂志第二号报告8例,用药物肺内注射法治疗,但对慢性过程中的病例,效果不大显著,仍待继续设法,我们给予中药治疗一例,以抗结核药物异菸肼补助,结果疗效满意,报告如下:史××,女性,40岁,住院号9732,于1958年5月18日住院,主诉为咳嗽咯脓痰廿多天,每日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获取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增高患者的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状态。方法112例PSA值增高的患者在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获取前列腺液,并行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计数。用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白细胞与患者年龄、PSA、前列腺体积等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密度加大(平均5.29×106/mL),白细胞总数增高(平均1.58×106)。前列腺液的体积和白细胞总数与前列腺体积呈显著性相关,非前列腺癌患者较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和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结论非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值增高可能与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 1980年12月~1987年10月,我院门诊治疗淋病160例。其中男148例,女12例。年龄在18~64岁,其中20~40岁者137例,占85.67%,已婚136例,未婚24例。由不洁性交引起发病者154例,占90%。由使用公用盆池洗澡及有同性性器管接触史者4例,占2.5%。否认明显诱因者2例。病程中急性期155例,有合并症者5例,2例合并包皮——龟头炎;2例合并尿道海绵体炎;1例合并慢性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6.
通过含药物的微球在骨植入材料表面微孔内团聚方法解决现有骨植入材料表面药物释放技术缺乏通用性、无法控制释放速度的问题.用乳液法合成负载不同含量庆大霉素的壳聚糖微球粉末,并使其铺散于多孔钛层表面后进入孔内.经水润湿后,微球在孔内团聚并被固定于孔内.实验结果表明:水浴振荡试验7 d(100 r/min, 37 ℃)后, 80%~83%的微球仍位于多孔钛层内,微球-多孔钛复合物表现出初期(24 h)快速释放和后期( 24 h)缓慢释放;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48 h后,多孔钛与载庆大霉素微球的复合物产生了抑菌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确定急、慢性吗啡中毒大鼠死后肝、脑组织内吗啡再分布的存在。方法 建立急、慢性吗啡中毒大鼠模型 ,采用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分析 (SPE GC)法进行研究。结果 急性中毒组大鼠死后 96h内 ,脑组织吗啡含量相对稳定 ,肝组织内吗啡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增加 ;慢性成瘾组大鼠死后脑组织吗啡含量在 48h内相对稳定 ,48h后逐渐升高 ,肝组织吗啡含量随死亡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 ,与急性中毒组相同时间相比增长幅度显著差异。结论 急、慢性吗啡中毒大鼠死后肝、脑组织内吗啡进行再分布 ,且生前进入体内的吗啡量影响死后肝、脑组织内吗啡的再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衰患者静脉应用左西孟坦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左西孟坦治疗,同时给予相关知识宣教,正确选择血管,掌握好药物使用的浓度和输注时间,严密观察患者反应,给予心电监护、心理护理、预防不良反应等。结果:用药后本组患者78例胸闷、憋气、腹胀、水肿症状明显好转,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双下肢水肿减轻,尿量明显增加,血NTpro-BNP明显降低,好转出院,另2例病情恶化、死亡。结论:左西孟坦作为一种新上市的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在临床用药前需严格把握适应证,用药期间严密监护、积极防治不良反应,以保证治疗效果及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8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包括生活方面、交流方面、心理方面、出院指导等方面。采用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了解两组患者对病房及医院环境、护理服务技术、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的可及性进行评价,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随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的良好护理措施对治疗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达到了缓解病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经尿道射频治疗前列腺增生80例,总有效率82%。治疗后1月效果趋于稳定,夜尿次数减少,最大尿流率增加,残余尿减少,前列腺体积变化不大。并发症除血尿、膀胱刺激症、尿潴留外,诱发心绞痛2例,局部皮肤灼伤3例,异常悬空感3例。我们体会射频前后服用适量抗菌素和小量激素对预防或减轻治疗后腺体炎症水肿反应有益。合并中叶增生患者,射频后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效果更理想。近期有尿潴留史或最大尿流率小于5ml/s,排尿时间大于60s患者射频后可保留尿管5~7d。射频适应症广,是全新、无创、良效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1.
近五年来我们治了23例慢性白血病,试用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生产的新抗癌药—合—520,对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主的慢性白血病进行了治疗和疗效的观察。经治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大都得到很满意的缓解。与马利兰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  相似文献   

12.
NIDDM并发慢性多脏器病变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Ⅱ型糖尿病并发多脏器病变时,及应用胎胸腺素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APAAP桥联酶标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应用Hanks液制做胸腺素混悬液。随访观察不同时期Ⅱ糖尿病并发慢性多脏器病变患者 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心、肾、脑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龈沟液中MMP-2,9的量与牙周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滤纸条的袋内取样法取40例患者40个牙位治疗前(BT组)、治疗后(AT组)的GCF样本,同时取40例健康人的40个牙位的GCF样本,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其中的MMP2,9的水平。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GCF中MMP2,9的总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后MMP2,9的总量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1),治疗前后GCF中MMP2与MMP9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GCF中MMP2,9的总量在牙周基础治疗后降低,其水平反映牙周组织的破坏和炎症程度,可作为评价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慢性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中的常见病 ,不仅局部胀痛 ,还直接影响生育和性功能。临床治疗多以全身用药且效果不佳。我科自 1 995年 1 1月 -1 998年 1 1月对 1 1 0例慢性附睾炎患者进行皮下环药物注射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5年 1 1月 - 1 998年 1 1月共收治慢性附睾炎患者 1 62例 ,按附睾炎诊断标准确诊后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采用①皮下环注射先锋霉素Ⅴ 1 .0 g(头孢唑啉钠CefazolimumNatricum)、醋酸氢化泼尼松 5mg(强的松龙Prednisoloue)、糜蛋白酶 40 0 0单位…  相似文献   

15.
高氧液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氧液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比色法、血气分析检测 2 0例用高氧液患儿血浆SOD、MDA及血气变化 ,同时以 2 0例未用高氧液患儿作对照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变。结果 用高氧液组PaO2 、SaO2 明显升高 (P <0 .0 1) ,PaCO2 明显下降 (P <0 .0 1) ,同时有pH、HCO3 -、BE下降 ;血浆SOD升高、MDA下降 (P <0 .0 1) ;用高氧液临床症状体征迅速改善 ,有效率 95 % (P <0 .0 5 )。结论 高氧液对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尤其是低氧血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高凝状态及多烯康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不同方法检测48例老年慢性肺心病人,3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液流变学参数,血小板聚集,粘附功能,血栓素TXB2、前列环素6-酮-PGF1α。抗凝血酶Ⅲ活力,及24例老年慢性肺心病经多烯康治疗前后的指标对比研究。结果 老年肺心病与老年健康者比较,上述指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经多烯康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改善(P〈0.05),结论 老  相似文献   

17.
观察稀化粘素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1996年10月-1997年8月我科收治的62例该病患者分两组观察,32例用稀化粘素加呋麻滴鼻液,另30例仅用呋麻滴鼻液。结果 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4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稀化粘素作为天然植物标准提取物用于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在促分泌,促排,帮助恢复粘膜纤毛和组织结构功能方面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大面积脑梗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6年收治的164例大面积脑梗去骨瓣减压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手术时间段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结果患者Spitzer指数提示发病48h内手术患者的预后高于发病48h后的手术患者。当梗死体积大于250cm3时,患者48h内手术的生存率高于发病48h后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脑疝早期患者48h内手术后生存率同48h后手术比较显著提高,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5)。结论发病48h内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接受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10、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水平及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8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血清细胞因子IL-10、IFN-γ的水平;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对治疗前后肝穿组织行常规病理染色。结果治疗前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10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FN-γ水平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10水平略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血清HBV DNA载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清HBV DNA转阴率达72.22%。治疗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明显组(G≥3级)与炎症活动度低组(G≤2级)经治疗后观察,前组IFN-γ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达88.89%,后组达5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V可能改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10水平失衡,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免疫力的恢复,特别是治疗前肝组织炎症明显的患者治疗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20.
用GOULD-46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了尼群地平(NTP)对20例肝硬化鼠门脉压力的影响及用核多功能仪测定了NTP对63例肝硬化患者肝血流的即刻及慢性作用。结果表明:NTP可使肝硬化鼠门脉压力下降13.0%。NTP即刻及慢性作用均可降低肝硬化病人门脉血流,对全身循环影响小,不影响肝脏的有效灌注及肝、肾功能。提示:NTP可望成为一种预防肝硬化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