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直接铺管法是一种新型的非开挖管道施工技术,结合了微型隧道掘进技术和定向钻管道回拖技术。采用直接铺管法可以最大程度的简化工序,实现一次性成孔并完成管道铺设。直接铺管施工需要的设备有推管机和掘进机,其原理是利用和顶管施工相同的隧道掘进机进行孔洞开挖,掘进机尾部与管道焊接连接,随着孔洞不断向前开挖,管道被后方的推管机持续地推入地层,隧道开挖与管道安装同时完成。该工法适用于管径为762~1422 mm的管道穿越施工。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冯鹏程  刘继国  舒恒  宋明 《公路》2024,(1):409-415
因受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的限制,超大直径小半径曲线连续盾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带来的剧烈围岩扰动可能致使地面发生较大的隆沉现象。主要原因与隧道开挖面难以保持平衡稳定息息有关,因此,研究隧道开挖面的稳定性对确保超大直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的施工安全十分必要。依托武汉两湖隧道超大直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标准工况下隧道掘进产生的地层变形,总结开挖面支护压力的变化对隧洞周围围岩的影响规律,计算得其最小极限支护压力为47.34 kPa。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熊谷组于2018年4月10日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与JIMT公司联合开发了一项山岭隧道完全机械化技术——"新KM21TM"。该工法可实现1台TBM在大埋深、大覆土、各种围岩条件下的完全机械化隧道施工,是一种保持以最优掘进结构和支护进行施工的新型工法。1开发背景由于山岭隧道施工相当依赖人工作业,存在作业人员不足和易发生开挖面事故等潜在问题,因此对于机械化施工需求迫  相似文献   

4.
不同地质介质交界的复杂地质状况对于隧道工程的开挖建设带来很大困难,土石交界地层是这种地质情况的典型代表。针对该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开挖问题,以某浅埋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展开了不同掘进方向和不同土石界面倾角下的隧道开挖反应数值模拟,对比了不同掘进方向下的隧道开挖反应特征,分析了土石界面倾角对隧道开挖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掘进方向下,在土石界面倾角较小时隧道围岩竖向变形规律差别较大,在土石界面倾角较大时其围岩竖向变形规律相近;随着土石界面倾角的增大,当隧道由黄土地层向破碎岩体掘进时,其拱顶变形量减小;当隧道由破碎岩体向黄土地层掘进时,隧道拱顶变形量随着掌子面的远离先增大后减小规律减弱并消失。  相似文献   

5.
胡艳峰  钱伟丰  黄明  路遥 《公路工程》2022,(2):39-48+82
在填海造陆地层开展盾构法隧道施工时经常遇到大纵坡掘进的情况,此时开挖面的极限支护压力与水平掘进条件有所不同,同时,考虑到土仓中被动土压力情况,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的计算会更为复杂,因此亟需对滨海地层盾构纵坡掘进被动极限支护压力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以厦门地铁3号线双沪站-空港经济区站穿越滨海吹填砂地层为背景,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建立了盾构纵坡掘进过程中开挖面被动稳定性分析的二维运动学破坏机制,该机制考虑了盾构隧道的纵向坡度,以及支护压力沿开挖面高度呈梯形分布对开挖面被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随纵向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将当前理论解与现有的上限解和数值解进行对比,发现当前理论比现有理论的计算精度分别提高了8%和26%,表明该理论方法在计算纵坡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如何加快大断面隧道的施工进度,开挖起作关键性的控制作用。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选择合理的循环进尺和合理的掘进速度,提高爆破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盾构开挖面支护压力计算属于隧道工程稳定性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现阶段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水平隧道开挖面的失稳机理,未能充分考虑盾构机纵向倾角的影响。选取仰坡、水平和俯坡3种掘进工况,基于前期模型试验结果与极限平衡理论,构建了密砂地层盾构隧道纵坡开挖面三维理论模型,结合Terzaghi松动土压力理论推导出开挖面主动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5.0构建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密砂地层不同纵坡条件下的开挖面失稳模式及支护压力的变化特点,结合模型试验结果,综合确定理论模型核心参数(对数螺旋线高度系数和滑裂面倾角)的选取方法。通过开展与其他理论方法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由俯角倾斜渐变至仰角倾斜的过程中,开挖面失稳区域逐渐扩大,且相应极限支护压力呈近似两阶段线性增加,支护压力的增加幅度在隧道由水平渐变至仰角倾斜期间显著提升;开挖面支护压力随隧道直径的增加同步增大,且在仰坡条件下,隧道直径对支护压力的影响更为显著。该研究成果对于盾构纵坡掘进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蒙文砚高速公路铳卡隧道左洞断层破碎带粉砂质泥岩条件下隧道贯通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隧道采用单向掘进挖掘法、配合超前小导管支护注浆工法进行围岩加固、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方法、破碎锤代替钻爆开挖及围岩监控量测等施工技术,确保在粉砂质泥岩条件下隧道贯通的安全性、经济性,为今后同条件下隧道贯通技术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隧道在施工掘进期间,水涌、突泥或坍塌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使施工受阻甚至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是隧道掘进的安全隐患。以汕昆高速公路中河池至百色段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巴翁隧道为例,运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对该隧道线路进行了勘查,结合线路地质调查和地层岩性资料划分了岩性分界线以及圈定了各类隐伏不良地质体,并对该隧道开挖可能的潜在隐患给予了科学评论和治理建议,钻探验证了勘察结果的可靠性。CSAMT法可指导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的优化设计并对开挖过程中的可能的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提前处理,是隧道线路前期勘察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位于我国西部的某公路隧道处于软弱地质围岩中,为了研究该公路隧道最优的开挖方法,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MIDAS/GTS模拟隔壁法、环形留核心土法和台阶法3种不同的开挖方式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进行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开挖方法不仅对隧道围岩卸荷的顺序存在较大差异,而且不同开挖方法对应的应力集中程度、应力应变大小及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通过分析3种开挖方式的应力和位移云图,详细对比了各开挖方式对应的各特征点X方向和Z方向应力值和位移值,综合考虑该公路隧道的围岩地质条件、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及施工安全,确定该隧道最优的开挖方式为台阶法开挖。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下方带状地下空间是轨道交通、地下道路、综合管廊及地下物流等市政设施的主要敷设载体。为了提高此类带状地下空间的高效、集约化利用,以国内某新区的开发建设为例,将地下道路、综合管廊、地下物流等设施进行集约化共建方案研究,并通过对共构体的横断面、平面接口、纵断面及关键节点进行详细设计,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地下市政设施的共建技术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隧道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遴选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陕云 《隧道建设》2006,26(6):7-11
针对目前隧道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1)“长隧短打”应有所限制; 2)隧道分部施工应全面考量,讲求科学; 3)要客观定义、正确运用新奥法和矿山法等三个观点,并从理论到实践上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对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者更新观念,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法,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为城市地下道路运营管控和安全提升提供了更多的智慧化工具,新技术和新手段可以更好地赋能智慧城市地下道路的建设。通过分析常规地下道路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现状和技术架构存在的问题,探索性的提出一套新一代城市地下道路综合管控平台架构,旨在有效地推动地下道路运营安全和通行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uropean cromatica project, which aims to improve public transport safety, we have developed a computer vision application for detecting persons or objects falling onto the tracks or non-authorized persons intruding into tunnels when trains are running. The study includes the creation of a demonstrator. Currently, most metro systems have no video coverage of sensitive zones such as platform/track interfaces, tracks and tunnel entrances. When such coverage has been installed, use of the images merely involves the operator observing sensitive zones on an occasional basis, in particular when informed about an incident by other means. In contrast, we propose a completely automatic system based on permanent video monitoring of platform/track interfaces, tracks and tunnel entrances. A first algorithm, built into a processing board in a pc, processes video images in order to detect movement in prohibited zones. Then other algorithms localize this movement and measure the size of the object. The decision whether or not to alert the operator is then taken. The first results from the demonstrator, which has been installed at the Paris Metro station Havre-Caumartin, are very encouraging.  相似文献   

15.
就非开挖牵引管施工技术在吴江经济开发区排水管道铺设工程中的应用,对非开挖牵引管工程施工 准备、施工工艺及对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对地下市政管线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往的地下市政管线敷设方式灵活性、安全可靠性、优越性等都受到了严峻挑战,地下市政管线的综合管沟是解决地下市政管线问题的发展方向。该文结合国内外综合管沟建设的实例,探讨了综合管沟的结构形式、设计内容和原则、优越性和技术经济性等,并展望了国内综合管沟建设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城市道路地下管线设计的综合协调程序、各种管线的特点和排布原则以及管线的间距和交叉等提出建议,以期与广大同仁互相交流设计经验,共同提高管综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8.
吴琼  潘晓东  杨辉  陈聪 《中南公路工程》2013,(5):99-102,118
隧道内是公路交通事故多发区,由隧道内封闭单调的行车环境引起的侧墙负面效应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设计合理的隧道侧墙图案可有效缓解这一效应.通过利用3DMAX等软件模拟长隧道驾驶环境,采用评价清单的方式,从视认性和闪现率的角度对隧道内侧墙图案的色彩、图案尺寸及间距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际工程验证,提出了适用于高速公路隧道内的侧墙图案应用设计,可改善隧道内的视觉环境,提高其行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BIM虚拟技术在铁路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矿山法隧道施工中的进度和技术管理现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可视化技术,研究面向工程结构化对象的施工BIM模型创建方法,包括结构化的构件命名规则和建模精度要求,同时探索施工技术方案的3D模型可视化设计的方法及优势。利用BIM虚拟仿真技术,研究施工方案的4D模型虚拟施工推演及优化的方法和流程。最后,建立基于BIM软件的自动核算阶段工程量的方法和流程。依托项目进行具体的技术和方案示范,结果表明,BIM虚拟技术有益于提高隧道施工进度和技术管理水平,提供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决策的可视化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BIM技术在隧道工程的应用,提高隧道BIM模型创建效率,依据参数化理论对隧道构件帽檐斜切式洞门参数化建模进行研究。帽檐斜切式洞门由不规则直纹曲面构成,无法通过简单的形体创建与布尔运算完成建模,设计及建模过程耗费大量精力。为提高设计效率,通过研究帽檐斜切式洞门结构物其自身独特的结构特点以及在隧道设计与施工过程的特点,利用MicroStation的开发工具MVBA进行二次开发,研究创建洞门的参数化方法,开发出能够高效创建帽檐斜切式洞门模型的程序。该程序在设计过程动态预览模型,能够提高设计效率,且支持动态精确放置,自动统计工程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