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动应力试验的转向架构架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地铁车辆转向架的构架进行了在线动应力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了实测的应力—时间历程,根据疲劳危险点的选取原则选出几个疲劳危险测点对其进行评估,然后运用雨流法对疲劳危险测点的应力—时间历程进行循环计数后编制出二维应力谱,最后结合存活率为95%的16Mn钢试样疲劳P-S-N曲线,应用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该地铁转向架构架进行了疲劳寿命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新型高速客车构架的疲劳寿命数值仿真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中采用了一种预测结构构件疲劳寿命的新方法-疲劳寿命数值分析方法。在计算机虚拟的现实环境下,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有限元法(FEM)和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MBSDS)为基础,对新型高速客车构架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用MBSDS计算作用在转向架构架上的随机动载荷,再用有限元法给出动载荷下转向架构架上详细的动应力分布。根据这些动应力,应用MSC/FATIGUE软件,分析预测构架的疲劳寿命。根据疲劳为数值仿分析的结果可知,新型高速客车构架有足够的疲劳强度,而根据放大载荷谱而得到疲劳寿命分布图。可直观的判断出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寿命薄弱位置,可以快速比较新型转向架不同设计方案的疲劳性能的优劣,可以在设计阶段判断零部件的疲劳寿命薄弱位置,可以通过修改设计预先避免不合理的寿命分布。因此,疲劳数值仿真方法能够减少产品的试验样机数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疲劳数值仿真方法必将在我国高速列车的研制和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探索方案设计阶段评估高速货车关键零部件的疲劳寿命的方法.以新设计的高速货车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在方案设计完成后,依据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建立构架为柔性体的柔刚耦合动力学模型.运用典型工况的动力学仿真,获得构架上动应力的分布和危险节点的动应力时间历程.依据线性疲劳损伤准则,按照全寿命周期的运用工况,评估新设计的构架的疲劳寿命.这样,在设计阶段就能发现方案的缺陷,减少开发成本和时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多次发生弹性振动问题,弹性振动对构架疲劳寿命的影响已引起高度关注。现对国内某型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动应力进行测试并对数据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得到了构架上发生弹性振动测点的动应力特点;在建立构架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构架自由振动频率,结果表明构架实际线路运用中弹性振动频率与其某阶固有频率一致;对测试数据采用去除振动主频率的方法,得到去除弹性振动后测点的动应力时间历程及分布特性,结合雨流计数法、S-N曲线并应用Miner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得到发生弹性振动和去除弹性振动情况下构架上不同部位测点的等效应力幅值及疲劳寿命,进而获得构架弹性振动对疲劳寿命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弹性振动后,构架局部位置疲劳寿命将大幅下降,可降至原设计寿命的1/3。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铁路货车三大件转向架交叉支撑技术的作用原理和技术关键,并应用动力学仿真软件研究了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与交叉支撑装置特性参数的关系,应用疲劳理论和试验研究手段对交叉支撑装置的可靠性和结构进行了研究改进,完善了提速、重载货车转向架的结构及参数,提高了交叉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和交叉支撑转向架的可靠性.应用转向架参数测试台对交叉支撑转向架进行了系统的参数测试,并通过线路动力学试验验证了装用交叉支撑转向架的货车可满足我国铁道车辆动力学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交叉杆结构的副构架武径向转向架的导向机理和性能特点,重点研究了交叉杆结构参数对车辆动力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交叉杆结构的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仿真模型,计算比较了结构尺寸不同的交叉杆结构转向架间稳定性与曲线通过性能的区别.给出了一个能使车辆动力学性能最好的交叉杆结构尺寸的优化取值区间.  相似文献   

7.
以装用无摇枕结构转向架的车辆为例,建立了将车体和构架分别考虑成弹性体或者刚性体的4种动力学分析模型,进行了多个速度级下的动力学分析、构架的动应力响应分析和疲劳损伤分析,给出了对比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车辆动力学建模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法的车体结构疲劳寿命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多体动力学仿真和有限元法相互结合进行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方法,并以机车车体结构为例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利用SIMPACK的多体仿真技术获得车体结构的动载荷历程;在ANSYS中利用准静态应力/应变分析法计算结构危险节点应力影响因子;根据模态分析技术确定车体结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以及危险点位置。最后,基于动应力历程以及Palmigren-Miner损伤理论,利用FE-FATIGUE软件的基于应力的结构安全因子分析法对车体结构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其中包括应力应变的循环计数、损伤预测和最终寿命估计。  相似文献   

9.
基于刚柔耦合仿真的转K6转向架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普遍采用的转K6转向架的疲劳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即经济又能比较准确的预测货车转向架摇枕和侧架疲劳寿命的方法。首先进行准静态应力对比,然后建立转K6转向架刚柔耦合模型,以C80敞车为例,美国5级轨道不平顺作为激扰,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经过动应力恢复,利用B+级钢的试验S-N曲线,对铸造摇枕和侧架进行整体疲劳损伤计算,并预测转K6转向架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转K2型、转K6型转向架用扣板与杆体间无焊接结构交叉杆的研制过程、主要结构、受力分析和疲劳寿命评估、试验验证及试验方法探讨,并简要说明了其运用考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