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暗室静区反射电平计算中的波束修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暗室静区反射电平计算时常采用点源发射模型模拟天线的特性,它适用于低频段或方向性差的天线。但在微波频段,由于天线有较强的方向性而不宜采用点源发射模型。采用菲涅尔一基尔霍夫绕射理论导出了适用微波频段的发射模型。通过分析讨论指出,在暗室的静区反射电平计算时,采用该模型较之点源发射模型而言将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2.
微波暗室静区反射电平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暗室静区性能的仿真计算通常采用几何光学法,而这种方法对于高频场计算准确性较高,当微波暗室应用于较低频率时,再利用这种方法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文章在探讨两种微波暗室静区性能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在微波暗室仿真计算时,对于高频段采用几何光学法,低频则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两种分析方法相互补充,能够较好的满足微波暗室静区指标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高性能微波暗室技术设计中,由于静区指标较高,采用一般的几何光学技术不能进行准确计算,因此需采用几何绕射理论技术。文中对该技术在暗室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在以前分析计算吸波材料的反射率与入射角的关系时常采用线性插值法,这会引入较大的设计误差,为此运用电磁波传播理论推导出了反射率与入射角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新的函数关系可以消除设计误差。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微波暗室设计中的技术考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性能微波暗室技术设计中,由于静区指标较高,采用一般的几何光学技术不能进行准确计算,因此需采用几何绕射理论技术。本文对该技术在暗室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在以前分析计算吸波材料的反射率与入射角的关系时,常采用性线插值法,这会引入较大的设计误差。本文运用电磁场理论推导出了反射率与入射角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新的函数关系可以消除设计误差。  相似文献   

5.
电磁兼容性船模预测在电波暗室内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磁缩尺模型理论,介绍电磁兼容性船模预测的理论和条件;推导了天线端感应电压、天线耦合度与缩尺比之间的关系;采用电波暗室作为船模预测的试验场地,进行天线方向图、天线耦合度(或隔离度)、近区场强等参数测试.由理论计算和大量试验分析得出:此方法用来确定舰船通信天线优化布置,了解电磁环境分布是正确可行的.采用虚拟仪器软件平台开发的船模自动测试系统,可实现在电波暗室内开展船模电磁兼容预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雷达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论述了电流流速仪的设计原理,这种电波流速义是采用雷达多普勒技术,向水面发射微波,运动的水面将一部分微波反射到雷达天线,分析反射波,便可测量出水的流速。  相似文献   

7.
闫晓伟 《舰船电子工程》2013,33(1):76-78,103
超低频电磁波从海水传入大气时,在海面处发生反射和透射,穿透海面的能量集中在界面附近,以侧面波沿两种介质分界面传播的。通过对比海面附近单位水平电偶极子在水平距离100km和5000km及100m深度的海水中产生的电磁场和美国一个超长波台的数据,由计算结果知采用中场水下发射天线对100m深度的水下设备进行通信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在近场上,同样采用的发射电流,仅需很短的天线,可以大大降低超低频发射系统的成本,而且目标隐蔽,生存能力强和灵活机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于数字化设备发射、抗扰度测试的暗室和半暗室基于时域技术的建模、表征以及测量。针对暗室和半暗室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的建模与表征。在提供的FDTD模型中,讨论了不考虑吸波材料空间分布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差分计算法,将频率相关的电容率与磁导率集成到时域;还讨论了铁氧体片吸收器上的缝隙、开孔对吸波材料与暗室工作性能的影响。对于不同尺寸的暗室,给出了FDTD模型结果与测试结果的比较。最后,讨论并以实例阐明了怎样用时域方法表征暗室、预测性能、诊断吸波材料与暗室的问题。采用时域与频域方法,描述了如何仅对吸波结构座进行很小改动而获得暗室性能显著提高的方法,另外也说明了在采用性能不太好的吸波材料时暗室内会出现不太理想的场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9.
舰空导弹发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舰空导弹使用研究为主线,对与作战使用紧密相关的瞄准和发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为舰空导弹作战使用研究提供总体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仿真计算奠定基础。本文内容包括发射装置对目标的跟踪模型,发射参数的计算模型,导弹离轨姿态的确定模型以及射击瞄准的实现模型。  相似文献   

10.
王慧晶  林哲 《船舶力学》2011,15(4):389-393
文章采用损伤力学方法对Dugdale塑性区模型进行修正,研究损伤分布对裂尖塑性区的影响。修正的塑性区模型与Dugdale模型、Irwin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又通过该模型,研究声发射总计数N与应力强度因子K及塑性区半径ry之间的关系,与实验结果一致。说明可采用宏观变量ry来描述声发射活动中的微观损伤变化,有利于从多角度揭示产生声发射源的机理,适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温超导带材在水下超低频(30-300Hz)天线中的应用。首先提出了YBCO高温超导带材制做的水下发射天线模型;然后采用超导线圈以减小磁场环接收天线热噪声(ENF),提高接收灵敏度。最后结合52Hz,102Hz,202Hz频段超导带材的交流损耗、超导磁场环天线ENF等测试结果,得出高温超导带材的应用可提升水下超低频天线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2.
发射内弹道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世平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A01):130-133
对以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装置为动力源的导弹冷弹射过程进行了分析,对冷却水汽化机理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状态的冷却水,提出了不同汽化方式组合的冷却水汽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弹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推导出各个阶段的汽化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发射内弹道基本方程组。计算模型改进后,发射内弹道的计算精度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CST微波工作室分析船用太阳能电池天线对船舶VHF通信频段的影响,结论表明在船用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时分析船用太阳能电磁电池兼容问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上发射船性能优化体系的不健全,建立火箭竖起时的弯矩模型,以方形系数、船长和船宽为优化变量,设计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海上发射船性能优化模型。首先,从影响发射船性能的因素出发,提出以火箭承受弯矩、发射船稳性、阻力和造价为评价指标,通过判定矩阵确定各性能指标的权重,并对各个指标单独进行分析计算。最后,计算母型船和96个样本点的综合评分。优化后的船型相比母型船,弯矩评分提高了19.87%,稳性评分提高了2.99%,阻力评分提高了23.19%,造价评分降低了8.35%。本文研究对海上发射船性能优化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并矢格林函数的应用之一是利用已知的电流分布或者电场分布,直接求出电磁波辐射场.采用了戴振铎提出的新的矢量算符,利用已知源和镜像源在自由空间中的并矢格林函数,相加求出导电平面半空间的并矢格林函数,并在直角坐标系下对并矢矢量运算做了详尽的推演.结合矢量运算蕴含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可行的求解场强的方法,给出了软件计算流程图,并针对半波对称振子天线计算出了导电平面上的场强分布.利用这一结果可以进一步分析电波暗室的静区特性.  相似文献   

16.
极低频发射天线场地等效电阻率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均匀半空间有限长导线源辐射场强的理论分析,表明极低频发射天线场地等效电阻率主要由天线两端接地点的位置决定。文章对MT法测量的视电阻率数据的处理和天线等效电阻率计算方法上提出了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如何应用矩量法,来仿真计算甚低频发射T形天线的辐射特性。根据线天线理论建立1:1的计算模型,应用矩量法求得天线上的输入阻抗和方向图特性。分析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的天线性能指标较吻合。因此,为甚低频T形天线的工程分析和设计介绍了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考虑损伤效应,研究材料疲劳过程损伤特征及相对应的声发射活动性.导出的疲劳损伤演化方程具有与声发射活动相似的Paris公式形式,发展了研究裂纹声发射活动的损伤力学方法.又通过分析损伤对塑性区尺寸的影响,提出塑性区损伤修正模型.采用该修正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并以声发射参数为损伤变量提出声发射活动中的损伤发展规律.经试验数据分析,文中提出的塑性区修正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声发射活动规律,损伤发展规律符合试验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海上火箭热发射工况下,以海上发射平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以及三维势流理论,进行火箭尾流冲击载荷以及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平台时域运动响应研究。对比分析了2种海况下海上发射期间发射平台的垂荡、横摇、纵摇以及艏摇4个方向的运动,通过分析计算,海况一比海况二更有利于火箭和海上发射平台的双向安全且应避免发射平台横浪时进行海上热发射。此外,提出了1种海上发射工况下尾流冲击的简易计算方法并得到了单拉瓦尔管燃气尾流冲击的压强时历曲线,为后续发射平台的结构性能以及运动性能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工程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所设计的一种封闭式射频集成桅杆,首先测试桅杆内部两个天线一发一收状态下接收天线射频端口的信号电平,从而判断是否会受到发射天线的电磁干扰。与传统的单纯观察设备的后端显示部分来进行干扰判断不同,射频信号测试与电子设备的后端信号处理能力无关,通过定量评估耦合能量的大小,进而可以总结通用的封闭桅杆的电磁干扰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封闭桅杆内同层、同面且上下布置的两副板阵天线间存在谐波干扰现象。然后,通过对天线特性、复合带通滤波层板特性、测试数据和桅杆内的电磁干扰路径进行大量、详细的理论分析来判断干扰来源。最终发现,电磁干扰很大程度上是由封闭桅杆内部发射天线的谐波通过天线边缘单元的直接辐射及内壁反射从而耦合到接收天线所造成,这是由于桅杆的封闭特性导致天线发射的带外能量无法射出,从而造成内部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最后,针对此现象提出电磁干扰的一些控制措施,例如天线间敷设吸波材料、天线分层布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