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和谐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把握社区的本质与基本特征,明确和谐社区的内涵与标准,发挥社区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经过近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南通市和谐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距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的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文章在“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理顺社区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社区成员共建机制有效整合社区资源推动社区进步;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实现政社分离和社区建设社会化;制定出台社区建设地方性法规,加快社区发展法制化建设;调动社区中介组织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中介组织发展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社区建设提供重要的组织保证”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市和谐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我国现阶段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性别的人员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的明显差异,因此国家要从加大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制定相关政策等方面来推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杨露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31(10):120-121
从系统论的整体思维观出发,明确社会进步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社会进步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通过搜集统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关于农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社会进步影响的各项指标数据,量化分析了各评价指标受农村公路建设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得与失、进与退大量并存的矛盾现象 ,着重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而又辩证的社会进步观 ,明确指出社会进步的实质在于社会主体本质力量的完善 ,它通过社会主体的能动活动来体现和实现。这种能动活动是主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过程 ,因而也是一个付出代价的过程。社会进步要付出代价作为一个普通现象 ,存在于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方面。对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代价问题 ,我们既要作道德评价 ,更要作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6.
监控系统建设目标及功能监控系统建设的目标 监控系统的目标就是连续监视道路状况、交通流状态,根据气候、环境、交通流、出入口车辆、道路使用、异常事件、路网等的动态变化,对高速公路上正在行驶人员提供道路交通状况信息,发出禁行、限速、劝诱、路径诱导等指令.避免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现交通事故及交通异常立即通知路政、养护、交警、医院等部门及时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7.
公路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将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公路工程项目的修建势必消耗资源、改变地形地貌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建设和运营过程还可能产生各种污染,这些综合因素严重地影响着沿线的自然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畅通的交通运输网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决定了必须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高效管理.建立全面覆盖、不出纰漏、封闭高效的管理系统,提高日常管理、安全监管和应急反应能力,形成综合交通运输高效联动、监管到位的高水平管理格局。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社会民生与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一个古老的理念,它是社会公平价值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通过对东西方古典哲学家教育公平理念的追溯,对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教育公平思想的分析,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的论述,探讨教育公平理念在时代长河的演进历程,并结合时代特性探讨教育公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建筑发展过程中,形态软化趋向日显突出。通过对近年各具代表性的生态建筑形态特征的表述和分析,指出其形态创作的内涵有着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利益关系的调适和社会信任的增进。这两个条件的实现需要依赖于信用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信用作为信用政府的根本,对于这两个基本条件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信用的维护和增进是建立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论“南通现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现象”是南通群体性公民高尚道德素质的体现,是南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体现.“南通现象”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的现实活标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对南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起着关键契机和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确处理好职业道德建设与航道管理各项工作的关系,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于促进航道事业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高校德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困惑重重,德育内容与现实脱节,大学生的道德知行分离现象严重,一些不和谐现象发人深思。“礼”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特征和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礼”不仅仅是用来交际的手段,更是一种成于内而形于外的文化积淀。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将是明天国家的中坚,他们的行为举止不仅反应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将对社会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礼育将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准确定位,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在人文关怀中孕育,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和谐德育”理念的提出,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建设本质的要求。文章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解读和谐德育,剖析其中蕴含的辩证法因子和内在规律性,进而对当下高校和谐德育建设提出对策,努力用全新的德育理念培育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从集体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涵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而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两方面来论述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进而对怎样进行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我国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对履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价值观的反思,其目的在于防止过分关注效率而冲击社会公平的可能性。和谐理念凸显了"社会公平、代表性、回应性、公众参与、社会责任感"等价值取向,彰显了未来我国政府执政的民主与宪政蕴涵。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的政府职能应更加侧重健全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与程序,扩大公民参与权;落实行政问责制,实现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对公民服务需求的回应性;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促进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等。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大学建设,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多样性;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崇尚学术理念、服务社会理念、持续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理念、引领社会理念;坚持人的协调发展,提升全面发展的认识能力,弘扬团结合作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