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轿车情报》2007,(7):148-148
随营中国经济迅猛的发展,汽车市场迅速的扩大,汽车AV市场也随之不断增长。对汽车导航系统的认知和兴趣也在逐年提高,需求量正在持续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配件》2006,(50):12-12
东盟——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汽车工业繁荣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主要有五个汽车市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其中印尼、泰国正成为多用途汽车与小型货车的制造中心.而东盟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国和消费国马来西亚,其汽车工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耕耘.现除拥有Perodua、Proton这两个全国汽车制造厂外.一些国外公司也看中了这块市场.纷纷前来设厂.如丰田。本田、日产、起亚等等。马来西亚无疑将是本区域最理想的私家车制造中心,同时.它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销售国.而且每年的销售比例都在上升。  相似文献   

3.
1国内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一是汽车市场不断成长,有利于汽车美容养护用品行业的发展。我国汽车潜在市场相当巨大。1998年,我国百人汽车保有量为1.06辆,而美国百人汽车保有量为56.5辆、日本为32.7辆、巴西为4.2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百人汽车保有量必然会不断增加,即使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潜在市场也很巨大,这是我国汽车养护用品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国汽车服务市场的前景也日益备受瞩目。其中汽车维修与保养市场更是最大的受益者.有关的最新数据资料表明,全国的汽车维修商有30万家,而全国的汽车保修设备及工具厂商才1千多家—中国汽车保修设备及工具需求和供应环节显示出明显的不平衡态势。这恰恰证明了汽保市场的强大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5.
《中华汽摩配》2005,(9):43-44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每年平均以25%的速度快速增长,其发展速度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汽车消费需求的增长,带动了汽车产量的增长,同时也促进了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专业分工深化的必然趋势所致。汽车防盗器市场正是汽车用品市场在汽车消费需求和汽车产量快速增长的前提下迅速崛起的。目前我国汽车消费占全球汽车消费的7.5%,已成为世界第三汽车消费国。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的低迷令人担忧。然而.最令人担忧的还属汽车库存的急尉增长.这不仅对汽车制造商是个压力.也让被压库的经销商感觉沉重。“库存”一直是牵动着汽车产业链最敏感的字眼。  相似文献   

7.
出口与出路在国际汽车市场上.除了传统的货车.一直以来很少能看到中国制造或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身影。中国制造的汽车几乎悉数销于国内.自主品牌的国外生产基地也屈指可数。相比之下.德国、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出口比重很高.根据CSM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后.来自印度的本土汽车企业塔塔汽车公司也有希望能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切得一块蛋糕。8月20日.塔塔汽车公司与华展汽车签署了一项谅解备望录.拟将塔塔汽车引进中国生产。预计在2005年3月底.塔塔将会得出最后的结果.以决定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还是通过华晨进行进口销售。  相似文献   

9.
《中华汽摩配》2005,(3):14-16
一.2004年汽车市场发生新的变化以后。中期预测也将发生改变 2002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井喷”之后,许多机构对中国汽车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如2010年将超过1000万辆,2020年将接近2000万辆。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长速度陡降,从2003年的36%下降到16%左右。许多人认为这个变化是短期的现象,很快就会过去.中国汽车市场还会以较高的速度扩张。但是如果我们分析2004年汽车市场变化的原因,就会看出中国汽车市场在增长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知道,近5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业以平均24.5%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今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将突破500万辆,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900多万辆,与之配套的汽车后市场也必将成为一个庞大的“黄金”市场。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配件》2005,(26):8-8
“中国-东盟贸易协议”的生效.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个利好消息。东盟地区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年增长二位数的市场。当地汽车除民族品牌车(如马来西亚的Proton)之外.大都为日、韩合资车的天下。目前国内的自主品牌汽车,如吉利、奇瑞等也开始向当地渗透,开厂或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12.
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由潜在变为现实,在市场的拉动下,汽车生产大幅度增长。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形势喜人。根据汽车工业协会与国家统计局核实的数字,2001年生产汽车234.2万辆,比2000年的206.8万辆增长13.2%,2001年销售汽车237.1万辆,比2000年的207.8增长了14.1%,2002年,生产汽车325.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8.9%,销售汽车324.975辆,同比增长37%。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2005年销售新车574.82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随着国内新车销售量及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市场对“有保障”的二手车的需求也明显增长。目前,我国的二手车市场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手车市场作为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了2486万辆.由此形成了一个680亿元人民币的汽车配件售后市场.并且这个市场正随着汽车销售的增长而日渐增长。据预测.我国汽车售后市场到2010年将达1900亿元的巨额规模,将在亚洲位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15.
《汽车杂志》2004,(1):188-189
相信经常阅读汽车杂志的车迷朋友对“超导”(*注)这两个字并不陌生.1992年初超导发明问世.在台湾成功行销十年后.1999年初超导切入祖国大陆汽车性能提升市场(俗称汽车改装).这个举动在当时被台湾同业讥讽为“不切实际的疯子!”.也有同业质疑“尽是些世界淘汰的车种.还改什么改!?”  相似文献   

16.
在经历了2004年的汽车政策年。2005年的汽车调整年.汽车工业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05年,我国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国产汽车575.82万辆,加上全年进口汽车16万辆左右的销量.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相似文献   

17.
车市低迷,汽车市场、汽车人事、汽车企业变局多,可能本是平常事,但某些传媒一放大,成为汽车重大新闻,颇为引人入胜.其中不乏缺少理智的成分。  相似文献   

18.
《时代汽车》2007,(2):33-33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最新发表的市场调查统计显示.2006年,日本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增长幅度较大.而韩国汽车的销量则在下降.  相似文献   

19.
吴勇 《汽车情报》2006,(3):12-14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家庭轿车的逐步普及,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给汽车售后服务业带来了极大的商机和丰厚的利润。如果把整车销售作为汽车市场的“车前市场”,那么维修保养、配件供应、汽车美容、汽车改装等服务都可以称为是汽车后市场。在美国,汽车售后服务业是有名的黄金产业,美国汽车售后服务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999年美国汽车售后市场的规模为2582亿美元,从业总人数约370万人,经营场所约49.5万个,汽车维修业的利润达到27%。据统计,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汽车与配件》2007,(42):8-8
作为一项产业.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作为一种消费,汽车在国民生活中的牵连越来越细枝末节。这一切,如果放在“市场“的概念里.呈现出的就是越来越繁荣和越来越成熟。当然.新的课题也随之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