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为摩狂     
说起摩托车,或者说起摩托车与自己的关系,有不少的摩迷朋友喜欢将它比作自己的妻子或是情人,甚至是兄弟、儿子.虽然这些朋友的比喻不乏他们的理由,但在我看来,这些比喻并不合适.……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2012,(6):5
中国摩托车维修协会是在北京《摩托车》杂志社的监督管理下自发成立的民间行业组织,是由原北京《摩托车》杂志下设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以及热爱摩托车和摩托车维修从业人员自愿加入组成的非营利性群众性组织。中国摩托车维修协会是一个大家庭,摩托车维修人员、爱好摩托车维修的使用者、摩托车配件企业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自己的朋友和知己。  相似文献   

3.
热爱摩托车的朋友都知道,摩托车的电瓶不但要补充蒸馏水,还要定期补充电能.尤其是频繁电启动而又短距离骑行的摩托车,定期补充电能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情况,本人特地打造了一款补电器,安装在自己的摩托车库里,它最大的优点是使用极其简单,你只需将鳄鱼夹夹住电瓶,剩下的事情它全包了,节约了你很多宝贵的时间,现推荐给广大摩友.  相似文献   

4.
致读者     
《摩托车》2003,(4)
亲爱的读者朋友: 本期杂志对摩托车行业特别关注的产品认证方面的规定及信息,作了及时而较详细的报道。同时还刊登了天津港田集团就与日本雅马哈公司商标侵权纠纷案件的道歉声明,这是一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大问题。相信这些报道一定会引起摩托车生产企业、销售单位、广大摩托车用户及摩托车行业的所有朋友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2012,(3X):5-5
<正>中国摩托车维修协会是在北京《摩托车》杂志社的监督管理下自发成立的民间行业组织,是由原北京《摩托车》杂志下设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以及热爱摩托车和摩托车维修从业人员自愿加入组成的非营利性群众性组织。中国摩托车维修协会是一个大家庭,摩托车维修人员、爱好摩托车维修的使用者、摩托车配件企业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自己的朋友和知己。  相似文献   

6.
在字典中,风云两个字的一种含义是"比喻正处于对局势影响最为关键的人或事"在中国摩托车界发展的路上,就一直有风云人物在引领着行业的发展他们的出身并不显赫,却已经拥有了出众的成就还有一种含义是"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之所以叫"风云路",是因为这些人在取得成就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我们想让你知道,无论做什么,成为风云人物其实并不难只要你为自己的梦想多做那么一点儿  相似文献   

7.
陈杰 《摩托车》2005,(5):20-22
本人今年35岁了,是一名铁路工程师,属普通的工薪阶层,玩摩托车有近10年的历史,订阅《摩托车》杂志也有很多年了,一直想把自己的玩车经历写下来,可经常被这样那样的事纠缠。最近,我总算能静下心来,把自己玩车的历史和体会变成文字,与广大的车迷朋友一起探讨,并结交全国的车迷朋友,希望能多和几个像我这样的爱车族的朋友联系交流一番,尽享摩托车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相似文献   

8.
朋友常说我是"为车而生,为车而活"的人,可见车之对于我是多么重要.我喜欢各种摩托车,骑过无数种摩托车,但唯独不喜欢弯梁车.  相似文献   

9.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在今天的纪念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领导与嘉宾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从各个角度回顾了中国摩托车行业30年来的发展历程,盛赞了中国摩托车行业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真情演绎了中国摩托车历史的最强音!这些演讲振聋发聩,激越人心,对所有听众朋友来讲都是一个莫大的精神鼓舞,同时又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爱车的朋友都希望自己的摩托车能活力永存、马力十足,而维护保养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已骑了五六年车,对于摩托车的养护有些心得,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1.
自从我给《摩托车信息》投稿以来,至今已有三年多了,三年来被采用的稿件有10余篇,酸甜尽在不言中。为了使更多的朋友能成为《摩托车信息》作者队伍中的一员,把《摩托车信息》办成广大摩托车爱好者的“精品世界”出一份力,在此谈谈自己从事这类稿件写作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一、不少师傅对摩托车维修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深的理论造诣,想把这些好经验、好方法写成文章,却又觉得很困难。这就要勤于学习,推敲相关杂志报刊的优秀文章,不仅要从中学习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07,(3):22-23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上名符其实的摩托车王国,日本人均摩托车的保有量在世界也是排在前列的,而且市场上摩托车的品种也是世界上最多的,一般在180~300种左右,足以让你眼花缭乱。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是如何考虑选购摩托车的呢。精明的日本人在买车时考虑得失是比较全面的,他们购买摩托车的两个基本要求是,便宜和有价值,要物有所值,即首先重视性价比,然后再考虑其它方面,他们总结出购买摩托车的十个要素,这十要素对我们购买摩托车的朋友来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把这十个要素写出来,供购车的朋友们参考。这十要素就是:1.价格和承受能力;2.用途决定车型;3.适合自己的驾驶技能;4.结构和装备;5.颜色;6.生产厂及品牌;7.最高车速与性能;8.办驾驶执照的难易;9.车重和自己的体格;10.在什么地方购买。以上十点,要根据自身情况及环境综合来考虑,才能确定购买车辆。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这十个要素。  相似文献   

13.
杨德林 《摩托车》2006,(2):54-54
我是来自辽宁省抚顺市的一名选手,已经连续参加过三届由《摩托车》杂志社主办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并分别在第四届,第五届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和荣誉证书。这些都应归功于《摩托车》杂志和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各位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14.
对于摩托车,我不知道众多的车迷们是怎样想的,反正我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尽管我现在无福去消受那些高档大排(我想总有一天会有),自己也不会那种翅胎、翘尾的高超技术,但我知道车也有生命,每个驾驭它的人都必须去爱护她。有很多朋友把摩托车比作是自己的"小妾",我想这并不为过,对于一个真正爱车的人来说,都想拥有一辆没任何问题的爱车,而我在浏览国内各大摩托车网站时,看到众多的朋友有钱却拿不到好车,车坏了又找不到好的师傅,即使找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执着     
《摩托车信息》2007,(2):I0001-I0001
有人曾经把中国摩托车业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比喻为春秋战国时期。不容置疑,这个比喻是比较生动形象也比较恰如其分的。回过头来再仔细分析一下,我们还可发现,那个发展时期充满了辩证法的两面性;或者可以把它看成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由于中国摩托车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巨大利益的驱使,一大批摩托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中国摩托  相似文献   

16.
成长的动力     
我是在1994年开始接触摩托车专业期刊的.那时我正在努力学习摩托车的维修技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在朋友那里发现了很多摩托车期刊,其中有<摩托车信息>、<摩托车>、 <摩托车技术>等,当我随手拿起一本翻阅,便立刻被里面丰富的内容深深吸引,发觉它正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大概是9年前的一次偶然,我在一开摩托车维修店的朋友处看到了《摩托车信息》,除了广告是彩色,那黑白印刷的文字和图片散发出淡淡的油墨香味。被里边的内容深深吸引,我就把它借回家,读完了大部分文章。从此,我几乎每期必读。我自己都有点奇怪,我既不是摩托车发烧友,更不是摩托车经销商,甚至连一辆摩托车都买不起,那时一辆国产150太子车要上万块呀!  相似文献   

18.
李豫前 《摩托车》2005,(2):57-57
由于许多朋友新购买了摩托车后没有及时到公安车管部门去上户办理牌照,导致使用过程中的诸多不便。现将我所知道的一些必备小常识告诉大家。 一、购买须知 新购买摩托车时,一定要仔细检查销售商是否有正规销售摩托车的资格及手续,能否提供发票、合格证,是否有完善的售后服务。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摩托车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9.
军车三剑客     
每个人对摩托车的喜爱各有不同,有的喜欢美式巡航车,有的喜欢越野车,有的喜欢趴赛,而我身边的三位朋友却对古典老式军车情有独钟,这似乎在我们这个摩托车圈子里显得有点另类,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对军车那种粗犷之美抱有难舍的情结,他们通过对军车不同的理解,打造着适合自己的战车.  相似文献   

20.
王赟 《摩托车》2004,(9):22-23
某日,我去书店买摄影杂志,无意间看到了《摩托车》,顿时脑中一个闪念:对呀,汽车买不起,咱可以买摩托车呀。摩托车机动灵活,有些车去不了的地方摩托车也可以去成,且摩托车维护、停放都十分简单方便,嘿!这念头一旦产生,就一发而不可收。我拿着新买的《摩托车》杂志兴冲冲地回家,我迅速地投入到了购车的行动当中。对摄影我是内行,但对摩托车我却是个十足的外行了,我从一个爱好摩托车的朋友那里借来了他所有的《摩托车》杂志,开始细细地研究,看不明白就打电话问朋友,并且把逛街去摄影器材店的习惯改为去摩托车行看车,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原来摩托车上还有这么多门道,有其自己的全国车迷俱乐部,有其独特的摩托车文化,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化油器的浮子,什么是怠速,什么是气门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