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粉质黏土稳定性不足的特点,着眼于低稳定性粉质黏土路基处理技术的研究,设计了石灰加固粉质黏土的方案,研究粉质黏土的石灰加固技术。对粉质黏土进行了土样试验,包括界限含水率、土样击实和土样颗粒分析试验,并对其冻胀机理和土体成分进行分析;对加固后的土体进行界限含水率、土样击实以及土体颗粒分析试验;综合对比石灰改良前后以及不同石灰掺加比例的改良效果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石灰和砾砂改良红黏土,对改良土进行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自由膨胀率试验等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改良红黏土在无水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效果,最佳掺灰率为6%;砾砂改良红黏土效果较明显,最佳掺砂率为30%。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红黏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灰、水泥,进行室内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自由膨胀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石灰、水泥改良红黏土,效果介于石灰和水泥之间;石灰、水泥各自掺量为5%是最佳掺量,此时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达到1.847g/cm~3,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0.814 MPa;用石灰、水泥改良红黏土要注意防水,否则会引起改良土膨胀,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钢渣黏土的击实特性,文章以防城港某钢铁厂生产的钢渣和某一级公路施工现场的土体为试验原材料,综合钢渣和黏土的工程特性,考虑钢渣相对掺入量、陈化时间、钢渣粒径作为因子,选用4因数3水平的正交表L9(34)进行试验设计,用重型击实仪对设计的9种配比的钢渣黏土进行击实试验,并以常用的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对击实特性的影响因子按影响程度依次为钢渣相对掺入量、钢渣粒径、陈化时间,且钢渣相对掺入量及钢渣粒径对钢渣黏土的击实特性的影响是显著的,而钢渣陈化时间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路用建筑垃圾击实特征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配比的建筑垃圾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得到了每种配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曲线图,结果表明建筑垃圾的配比对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影响明显。另外,通过对击实后的建筑垃圾配合料分上、中、下三层进行筛分,得到每层配合料的筛分曲线图,并且求得各层配合料的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等。通过三层材料的筛分数据对比可知建筑垃圾材料在击实作用下各层的粒径差异,对比建筑垃圾材料击实前与击实后的粒径差异,可以清楚的得到建筑垃圾在受到击实作用后颗粒粒径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是边缘排水系统和透水基层排水系统的主要材料之一,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通常作为集水沟的填料和透水基层材料.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的矿料级配.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空隙率测定试验,确定级配Ⅵ型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的最佳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建筑废料用于改良湿陷性黄土地基。为了研究改良地基土的相关力学分布规律。先进行压实特性试验,将一定天然含水量为12%的湿陷性黄土与建筑废弃物拌合,通过对比不同掺量不同击实次数的湿密度随击实次数的变化情况,确定最佳击实次数为45次。在最佳击实次数条件下,制备高为152mm、直径为116mm的标准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综合对比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二个力学参数,最终确定最优配合比为15%。  相似文献   

8.
抗疏力固化土的室内击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抗疏力固化土室内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抗疏力固化材料的不同掺量对抗疏力固化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影响,及其对抗疏力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遵秦高速公路隧道花岗岩弃渣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其在基层应用的可行性等问题,分析了隧道花岗岩弃渣碎石的级配组成、压碎值、针片状含量等物理性能,并通过重型击实试验确定隧道花岗岩弃渣水泥稳定基层(以下简称“水泥稳定弃渣”)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通过测试强度、回弹模量、抗冻性能以及干、温缩特性等路用性能,并与水泥稳定片麻岩、石灰岩进行对比,优化水泥稳定弃渣的各项配合比。结果表明:隧道花岗岩弃渣碎石的级配良好,水泥稳定弃渣的劈裂强度和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0.45 MPa和5.13 Ma,集料种类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28 d试件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为97%~98%,具有良好的抗冻性:隧道花岗岩弃渣的温缩性能优于水泥稳定片麻岩、石灰岩;当水泥稳定弃渣最佳水泥用量为4%、最大干密度为2.334 g/cm3、最佳含水量为4.8%时,满足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龙孚温拌剂和Sasobit温拌剂制备温拌改性沥青,将其应用于AC-16C沥青混合料,通过室内击实试验评价该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温拌剂掺量与最佳成型温度.结果 表明: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能够节能减排,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意义.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温拌沥青混合料在目标空隙率下的最佳成型温度和最佳温拌剂掺量,对温拌剂在...  相似文献   

11.
为模拟沥青混合料AC-25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压实特性,试验采用工程常用的矿料级配,评价了不同成型方式、击实温度及击实次数下沥青混合料AC-25的体积参数,结果表明:(1)相对于马歇尔击实法,旋转压实法更有利于沥青混合料AC-25的压实,其毛体积相对密度增加2.2%;(2)马歇尔击实法下,沥青混合料AC-25的毛体积相对密度随着击实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又稍微减小,在150℃左右时达到最大;(3)马歇尔击实法下,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加毛体积相对密度逐渐增大,超过75次之后密度增大的幅度较小,继续增加压实功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某二级公路改扩建为依托,研究在一定剂量的水泥粉煤灰作用下,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与碎石进行掺配,设计5组配合比,分别进行原材料试验、击实试验与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不同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掺量在底基层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掺量的逐渐增多,原材的压碎值达到34.7%,混合料最大干密度降低,最佳含水率升高,7d无侧限抗压强度低至2.3MPa,因此不推荐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直接应用于底基层实际工程中。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与碎石进行一定比例的掺配可以达到实际工程的应用指标,且可以大大降低施工原材料成本,对能源的可持续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红黏土液限高、塑性指数高的特点、收缩变形大、含水率高,文章采用不同掺量的石灰对红黏土进行改良,并设计界限含水率试验、击实试验及加州承载比(CBR)试验,分析石灰改良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土体液限和塑性指数逐渐减小,塑限逐渐增加,当石灰掺量达到7%时,液限从55.3%下降到48.2%,塑限从29%增加到33.9%,塑性指数从26.3下降到14.3;最大干密度随着石灰掺量增加逐渐减小,承载比随着石灰掺量增加大幅度增加,石灰掺量达到7%时,最大干密度和承载比分别为1.65和34%,最终确定石灰的最佳掺量为7%。  相似文献   

14.
击实试验模拟施工现场夯实原理,通过标准化击实仪和规范化操作对土料施加荷载使之压实,并在此过程中确定施工所需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实际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鉴于此,对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可为公路工程击实试验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文章先通过级配理论确定最合理的集料掺配比例,并通过调节水泥用量及水掺量,分别采用重型击实法和振动击实法进行试件的成型。通过对不同成型方式下的基层进行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分析表明,振动击实设计方法确定的配合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6.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隧道工程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解决隧道弃渣的安置问题,同时为了节省投资和保护环境,将隧道弃渣进行改性用做高等级公路基层和底基层。在隧道弃渣的基本物理特性试验基础上对集料进行水泥改良,分析了内掺不同水泥含量弃渣的击实性能、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以及弯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弃渣内掺3%,4%,5%,6%水泥改良后,强度随水泥含量的增加而增高,水泥掺量为4%时隧道弃渣能够满足高等级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比例下石灰粉煤灰的击实性、力学特性、压实特性和水稳特性等工程性质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粉煤灰具有质轻、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易于压实等优良的工程特性,非常适合在公路构造物台背回填中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宁德宁武高速公路A7合同段工程.通过击实、CBR试验和现场试验段施工方法,对石灰改良土的路用性能能及施工工艺进行研究,试验得出了合理石灰剂量、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等室内控制指标,并提出合理机具组合、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施工参数,结论可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水泥粉煤灰路面基层材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粉煤灰路面基层是一种兼有水泥和二灰稳定粒料优点的路面基层材料。文章通过对水泥粉煤灰基层混合料的击实试验,进行粉煤灰掺量的优化分析,探讨了水泥粉煤灰路面基层材料的性能特征和强度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介绍了土样第一次和第二次击实的结果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