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进行综合评价。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定量估价,并结合某港口航道VTS方案,提出评价交管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对交管方案作可行性分析,作为决策的依据,同时也可检验我国现已建成的各VTS系统的适应程度及其效果大小。由于该方法考虑了影响VTS的多方面因素,并综合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因此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VTS在某港口、航道中的适应程度,评价VTS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发现VTS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和谐交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交通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促进交通与人的和谐、促进交通与经济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和谐交通建设提供努力方向。确定评价指标的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谐交通体系评价指标包括交通公平、交通法治、交通效率、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交通文化等6项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船舶效能管理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定量估价,并结合某港口航道VTS方案,提出评价交管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关于对综合交通效应系统动力模型的探讨乔乐中,李宁综合交通效应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是为了解决交通投资比(投入)与国民经济整个国民收入(产出)的关系问题而进行的一项研究。即在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条件下,用多大的交通投资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对交通的需求(使交... 相似文献
6.
应用灰色系统评价方法对港口开发项目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理论相结合应用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建立了项目评价的熵权灰色系统评价方法,并把该方法应用于港口开发项目的评价中,实证分析显示,该方法是1种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8.
自动识别系统(AIS)性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动识别系统(AIS)将为船舶交通服务提供新的船舶动态监测与识别手段。文章以通信协议为脉络,全面地比较评估了最具代表性的两种AIS系统在信道利用率、差错控制性能、吞吐率以及监测容量等方面的优劣,进而提出改进AIS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汽车的数量则以更加迅猛的速度攀升。这就导致了交通的拥挤和道路使用不合理现象的加剧。因此,需要应用有效的方法对交通建设进行综合评价,以便获得改进。本文以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体系为中心,运用ELECTRE-Ⅱ方法,对城市交通道路通行进行评价。较之前人的方法,ELECTKE-Ⅱ更为简洁客观;并且在ELECTRE-Ⅰ的基础上对各方案进行了排序。 相似文献
10.
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目前,环渤海港口群中,形成了天津、大连、青岛三足鼎立的局势。三港都力争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供应链管理时代,港口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本文从港口物流功能的角度,对天津、大连、青岛三大港口物流系统分析比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物流系统竞争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国内外港口能源消耗量统计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港口特点和企业能源消耗统计现状,首次选用典型调查方法,按照新制定的统计原则,取得典型企业能耗数据;通过加权平均方法,获得典型企业能源单耗指标;再利用港口统计制度中的分货类港口吞吐量数据,得出港口能耗总量.该方法既能与原有统计制度相衔接,又能够满足当前国家、行业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对港口能源统计的需求,将为掌握港口行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及制定节能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2.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舰船推进系统生命力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讨论了舰船推进系统在常用武器攻击下的模糊评估模型,并以某型舰艇的推进系统为例,通过综合模糊评估,得出整个推进系统的生命力指标.评估结果说明,根据加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把模糊性很强的舰船生命力指标量化,为推进系统设计方案选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工具建立数学模型,对潜艇噪声控制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潜艇的降噪影响各因素的综合效果有所了解,从而对潜艇的降噪效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7.
18.
19.
Over the preceding decade, the World Bank committed about US$7.5bn in loans for urban transport projects in its client countries, involving total project costs of nearly US$13bn. Projects are designed by the client city/national governments and the World Bank in an interactive, give-and-take process. As is common in development finance, urban transport projects entail an investment program and a set of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initiatives. A majority of Bank-funded operations in this period focused on public transport modes. A clear and overarching strategic thrust is evident, favoring private delivery of services with a strong public role through city-specific regulatory agencies.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projects involved efforts to introduce private operators and competition into an all-public set-up, or tighten up weakly regulated, “informal” public transport markets. A notable feature of many projects in the latter context is the use of investments in bus rapid transit infrastructure to reach multiple goals: improve transport services, maintain affordability for low-income passengers, attract new passengers, reduc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leverage complementary reforms of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The Bank’s program in China, unique in its local context of a dynamic urban society moving away from a near-universal reliance on bicycles, initially did not focus on public transport but on urban roads and traffic management. Towards the end of the last decade, the motorization process and the outlook of decision makers entering a more mature stage, projects in China started to converge towards what the rest of the Bank’s program was doing – searching for a more sustainable path to urban transport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造船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将本质安全理念引入造船企业,根据本质安全相关理论,结合造船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设定造船企业本质安全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构建造船企业本质安全综合评价模型。以某船厂为例,对其本质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企业实际情况基本符合。将本质安全理论引入造船企业安全管理评价是对现有造船企业的安全评价技术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继承和创新,为本质安全型造船企业的创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