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别克微蓝6是上汽通用汽车推出的一款插电式混动车型,纯电行驶里程为60km,满油满电行驶里程为780km,百千米综合油耗为1.4L。动力输出源为一台1.5LL2B型号发动机和三元锂电池的电池包(如图1~图3所示)。本文主要介绍插电式混动别克微蓝6的高压电池包结构特点和系统控制特点。一、高压电池包优点本车高压电池包(或称动力电池包)采用三元软包锂电池,内部有两个模组。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电池包热管理系统低能耗和高效率散热的目的,文章通过流体动力学(CFD)仿真及实验对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乘用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进行优化研究。电池包热管理系统采用液冷散热,流场压力损失设计目标值为27kPa。初始方案中,流场压力损失实测值约为60 kPa,CFD仿真分析表明,液冷系统流场进出口是产生压力损失的主要部件;采用增大进出口管径的方法对液冷系统进行优化,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液冷系统压力损失减小至26 kPa左右;液冷系统流场优化后,对电池包散热特性进行仿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67.6 kW工况下电池包最高温度为53.2℃,低于目标值55℃。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优化后的电池包液冷系统各项指标达到目标状态。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标分析了国内外多款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油箱在车身下方的布置位置,总结出三种典型的油箱布置形式。针对油箱布置在车身后座椅下方(排气管位于油箱前、侧面)和底盘后桥附近(排气管位于油箱下面)两种布置形式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进行了整车高温转鼓试验及夏季高温道路试验,对比分析了车辆运行过程中排气管热辐射对油箱本体及内部油温的影响。此外,针对一款油箱布置在后座椅下方(排气管位于油箱前、侧面)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采用两种不同形式的油箱隔热板布置方案,在大型风洞试验室进行了高温转鼓试验,对比分析了车辆运行过程中排气管热辐射对油箱本体及内部油温的影响。这些研究为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油箱及其隔热板的布置形式提供了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4.
王鑫  富绘雯 《车时代》2014,(11):18-21
10月18日,在“2014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展览会”举办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领导表示,近期部委工作重点将对新能源汽车在推广中出现的一些壁垒进行治理,类似“以插电式混动不是纯电驱动等理由,拒绝插电式混动进入地方补贴目录”这一现象是未来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新闻     
《汽车与配件》2022,(20):14-21
<正>2023年,在上海购买插电混动汽车将不再享有免费绿牌根据上海市最新出台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自2023年1月1日起,对消费者购买或受让插电混动汽车(含增程式)的情况,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数据显示,上海的插电混动汽车销量占全国销量30%以上,上海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接近50%,与燃油车基本平分秋色。受到政策影响,上海市第四季度插混车型的销量极有可能迎来一波涨幅。  相似文献   

6.
<正>电池包的抗振动性能对电池的基本电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本课题基于某PHEV车型电池包的开发过程中,采用了仿真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电池包的抗振动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提高了电池包的振动安全性能。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近几年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汽车,由于其突出的燃油经济性和优良的排放性能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其电池包的抗振动性能直接决定了整车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电动汽车在实际行驶过程中路况比较复杂,因此电池包受到的振动情况是随机的。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公交车能继续享受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已不再属于新能源汽车范畴)以及免征车辆购置税,因此,国内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市场销售情况良好。本文以宇通ZK6125CHEVNPG4公交车为例,详细分析其安装的插电式混联气电混合动力系统。1插电式混联气电混合动力系统的组成宇通ZK6125CHEVNPG4公交车安装的插电式混联气  相似文献   

8.
<正>几年前,"新能源汽车"汽车这个词汇似乎还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可就这短短时间里,各大品牌在这一细分领域中展开了新的厮杀,纯电动、油电混动、插电式混动群雄逐鹿,一度让这个新兴汽车板块极速升温,就好比这八月的酷暑天气般"凉"不下来。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泛采用的均布模组式电池包结构,搭建均布模组热失控扩散试验平台,开展均布电池模组热失控扩散试验,分析均布模组热失控扩散行为特性和热流传递的规律。结合由电池包热失控引起电动汽车火灾事故真实案例和均布模组热失控扩散试验结果验证均布模组式电池包热失控的扩散模式。结果表明:均布模组式动力电池包热失控扩散模式包括模组内热失控扩散和模组间热失控扩散;首先发生热失控的模组1内热失控时间间隔分别为44、34、31 s,而受模组1的影响而发生热失控的模组2内热失控时间间隔明显缩短,分别为17、15、11 s,模组内热失控时间间隔越来越小,电池单体热失控释放的触发相邻电池单体热失控的热量随着热失控的扩展逐渐减小;模组间热失控扩展存在明显的时间间隔,通常达到若干分钟量级;电池单体在热滥用条件下的起始温度可分为热失控触发温度和热失控环境触发温度,模组间的壁面热辐射和空气热传导增大了相邻模组内的热失控扩散速度,壁面热辐射传递的热量最高可达95.18 kJ,空气热传导传递的热量最高为3.58 kJ,模组间热量的主要传递方式为壁面热辐射。为阻隔模组内热失控扩散,应加强模组间热失控扩散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际     
<正>起亚投102亿美元搞新能源FCV 5年内量产起亚汽车近日宣布,将投资102亿美元在未来5年打造更多环保车型,到2020年新能源车将达到11款。11款新能源车将涉及各种动力总成,包括混动、插电式混动、纯电动以及燃料电池。新车规划将由远舰插电式混动版本开始,后续还将推出Niro混动多功能车,其CO2排放目标为90g/km。燃料电池车方面,起亚希望到2020年能够实现量产。2009年起亚已经对燃料电池技术进行公开测试,而下一代的新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车身结构的不同进行了研究,提炼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要点。根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装载的两套动力系统及动力电池多布置于行李箱底部的现状,结合布置空间、拆装方便性、固定点强度、碰撞安全性等要素,分析了车身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测试地点:中国·上海国产合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代表,纯电116km,总续航里程768km,彻底解决了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问题。VELITE 5搭载的EREV增程型电驱技术,曾经连续两次获得沃德十佳发动机奖项燃油车不环保,电动车跑不远,如何解决两者的痛点,鱼和熊掌兼得?插电式混合动力是目前理想的选择,不过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很少,仅有比亚迪、上汽等寥寥几家自主品牌车型。如今,一家合资品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强势出场了,那就是上汽通用的别克VELITE 5。别克VELITE 5纯电模式下可行驶116km,  相似文献   

13.
车坛传真     
<正>1月10日起插电混动汽车不再属于新能源汽车根据发改委发布的消息,2019年1月10日起正式执行《汽车投资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规定,其中对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该文件指出,目前属于新能源车范畴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2019年1月10日起被划为燃油车范畴,届时将只有纯电动的汽车才属于真正的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两种车型的混线生产,首先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次以总装车间的内饰、底盘、最终线为基础,以传统燃油车型的工艺流程为参考,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总装工艺流程进行了简易编排,解决了其因节拍瓶颈而无法集中批量上线问题,最后,对于其在不同阶段的专用设备需求进行了简要说明,这对于实现总装车间的柔性化混线生产,具有较大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时代的发展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机动车成为排放污染物的重要贡献者。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必要性。常见的混合动力汽车可粗略分为两大类:HEV 普通型混合动力汽车;PHEV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前者的代表性车型为:丰田普锐斯、一汽丰田卡罗拉双擎。后者的代表车型为:比亚迪秦、荣威Ei6等国产车型。特殊车型为传祺GA5插电增程式电动车。本文重点介绍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根据不同混动架构,在馈电时对驾驶质感以及能耗的影响做出分析、以及探讨可采取对应结构的改进方法及手段的可行性分析。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馈电驾驶质感以及能耗的改变最终通过P0位置加装BSG电机或者P1位置加装ISG电机(适用于P3结构混合动力车型、代表车型比亚迪秦)、采用能量分流的混动架构(例如一汽丰田卡罗拉双擎)以及双电机增程式架构(例如传祺GS4 GA5新能源前轴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输出动力的任务完全交给大功率的独立电机)等。通过该方式使得在馈电状态时,发动机与传动系脱藕,于最佳经济转速只用于发电。从而使能量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实现馈电油耗低、以及馈电行驶质感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某车型电池包箱体空间较小,电池单体的散热效果受结构限制,在极端工况下极易产生电芯高温热失控问题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在该电池包设计过程中,电芯堆叠热设计就显得极为关键,文章采用Matlab仿真程序,基于戴维南单体电池模型和HPPC测试,完成了某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热生热量仿真分析,对比了25℃与40℃环境温度下电池单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生热性能,为三维电池包热仿真提供必要的输入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一、背景分析从大环境背景来看,汽车毫无疑问已经成为百姓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而我国也已进入汽车产销大国的行列。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背景下,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势必会影响大气环境,因此新能源车辆一定是未来发展趋势,但是纯电动的电动机寿命、蓄电池充电与回收、续航里程、安全等众多因素还在制约其发展步伐。这使得非插电混动和插电混动车辆在燃料车和电动车过渡期间迅速增量。当然燃料车的停止生产还没有提到具体的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中通LCK6105CHEV混联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整车布置、部分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肖岩  何彬 《汽车科技》2012,(4):20-26
在介绍和分析四驱强混系统架构和零部件功能特性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插电式四驱强混汽车的整车控制策略开发方法,包括考虑整车舒适性的减振控制、整车经济性的再生制动控制和整车驱动模式的切换、AMT换挡控制等策略。由Matlab/Simulink搭建整车控制策略模型并生成代码,目前策略已在奇瑞自主开发的整车控制器上得以实现,并完成了在整车仿真平台上的仿真验证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样车上的试验验证,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正比亚迪一直坚持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共同发展,"两条腿、齐步走"的战略定力和技术实力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油耗秒杀燃油车,动力及平顺跟同级燃油车比也有着越级的表现"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混动以油为主的策略,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在绝大部分的工况下纯电驱状态都可以达到80%以上,高热效率发动机可以在最优工况点运行,既拥有电动车提速快、经济性强的优势,同时也规避了电动车车型续航焦虑的弊端。"9月17日,在2021年比亚迪DM-i超级混动驱动系统技术交流会上,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李理光,对这款比亚迪经过13年技术沉淀、投入2000多名工程师参与精心打磨的以电为主、发动机为辅的电混架构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