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8月18日,由上航局投资、振华重工建造的两艘6 500 m~3耙吸挖泥船"航浚6008"轮、"航浚6009"轮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航浚6008"轮、"航浚6009"轮最大挖深30 m,舱容量6 500 m~3。两船均采用双机双桨驱动、单泥泵单耙管配置、溢流筒配备新型环保装置,具有无限航区航行能力,同时配备了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疏  相似文献   

2.
以耙吸挖泥船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为提高挖泥船疏浚效率而实现自动寻优的方法.在介绍挖泥船疏浚自动寻优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和实现自动寻优的技术原理、特点、方法和流程,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效果.航浚"1003"轮、"4011"轮和"4012"轮的实船应用表明,该技术方案使耙吸挖泥船的施工实现了集成化和智能化,疏浚效率平均提高22%.  相似文献   

3.
《机电设备》2022,39(1):后插1-后插2
2022年1月2日,在服役50余年后,我国设计建造的首艘万吨耙吸挖泥船"劲松"号(后更名为"航浚4001"轮)光荣退役了.在50年的征程中,"劲松"号参与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港口航道工程,是一条"功勋船舶",他见证了大型疏浚装备国产化的崛起之路,也为我国疏浚业的发展鞠躬尽瘁.  相似文献   

4.
以新一代高自动化耙吸挖泥船航浚6009轮为对象,介绍自动化疏浚控制系统在实际施工中的作业原理。针对连云港港30万t级航道二期工程2.1标段工程特点进行典型施工,记录并整理分析施工数据,优化了施工边界控制条件,通过对比“一键式”自动挖泥与人工操耙挖泥的施工效果,认为自动化疏浚控制系统能降低船舶能耗,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掌握自航耙吸挖泥船的长江口北槽区域的疏浚效率、挖泥能力、燃料消耗等情况,为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疏浚工程合理安排施工力量、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依据。1999年6月对即将投入一期疏浚工程的“航浚4007”轮与“航浚6002”轮进行施工现场测定。现对测定项目、测定结果、成果分析和结论作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广州分社执行检验的72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滨港浚8"号在黄埔文冲船厂举行了出坞仪式。该船是我国首艘配备脱硫装置(EGCS)的绿色环保型挖泥船。船舶总长111.25米,型宽24.50米,由荷兰IHC公司提供基本设计,并根据滨州港的土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最佳优化设计,匹配全套专业疏浚设备,保证了极高的疏浚效率。  相似文献   

7.
上海航道局为适应国内外疏浚市场的需要,提高企业设备能力,将一艘万吨级散装旧货轮成功改造成为12 000 m3自航耙吸挖泥船一新海象,现已作为长江口疏浚的主力施工船,发挥着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周丙浩 《水运工程》2021,(4):158-162
高效疏浚是疏浚施工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研究的热点。基于智能疏浚模式的控制原理,对智能疏浚模式下"航浚6008"轮的滨州港工程施工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产能与控制模型,并对该耙吸挖泥船在滨州港工程的产能做进一步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生产率受流量、浆体相对密度与泥泵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疏浚过程中,智能疏浚模式主要依靠活动罩控制器与泥泵控制器的相互配合,当实际泥浆流速高于(最佳)设定值时,在其他边界条件不变时,活动罩自动控制器将活动罩下压,使耙头生产率与泥泵汽蚀控制相匹配;检测到泥泵汽蚀时,泥泵控制器通过降低泥泵转速而降低泥浆流速,以达到最佳混合物流速。  相似文献   

9.
《机电设备》2022,(1):I0007-I0008
2022年1月2日,在服役50余年后,我国设计建造的首艘万吨耙吸挖泥船“劲松”号(后更名为“航浚4001”轮)光荣退役了。在50年的征程中,“劲松”号参与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港口航道工程,是一条“功勋船舶”,他见证了大型疏浚装备国产化的崛起之路,也为我国疏浚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开辟“国轮国造”疏浚船的先驱走南闯北立下赫赫战绩文章来源:Seawaymaritime I 2022年1月2日,在服役50余年后,我国设计建造的首艘万吨耙吸挖泥船“劲松”号(后更名为“航浚4001”轮)光荣退役了。在50年的征程中,“劲松”号参与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港口航道工程,是一条“功勋船舶”,他见证了大型疏浚装备国产化的崛起之路,也为我国疏浚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我国设计建造的首艘万吨耙吸挖泥船“劲松”号“劲松”号始建于1968年,名字脱胎于毛泽东1961年所作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12日,亚洲首艘全电力驱动自航耙吸挖泥船"长鲸7"从广州港中船黄埔文冲船厂出海,于11月13日展开首轮试挖作业,正式进入性能检测阶段。"长鲸7"由长江航道局主持开发,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完成,主要用于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疏浚保畅任务,并可服务于长江口及沿海港口疏浚、维护吹填等工作。"以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长鲸7'可以说是亚洲第一艘全电力驱动自航耙吸挖泥船""长鲸7"监造组副组长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并联合设计,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绞刀功率达6600kw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轮在江苏启东顺利下水。该船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标志着我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港湾建设》2004,(3):J001-J001
2004年4月22日,中港集团2002年度A类重点技术开发课题“耙吸挖泥船计算机辅助疏浚决策系统”顺利通过了总公司在辽宁省丹东市“航浚1003”轮组织召开的施工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13.
正2月22日,舱容12,000m3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江口02"号在道达海洋重工(集团)启东基地顺利下水。12,000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是道达集团与荷兰著名工程船建造公司IHC联手为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建造的首个特种船项目,也是道达承建的国内第一艘最先进,技术含量最高的特种工程船,属于耙吸式挖泥船中的高端产品。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上海航道局与中交机电局、荷兰Royal IHC公司签订总承包和设计合同,投资建造两艘6 500 m3自航耙吸挖泥船。两艘船长108.7 m、型宽24.5 m、型深7.6 m,是带有双机双桨、双导管、单甲板,设有艏楼甲板、球鼻艏的自航耙吸挖泥船,适用于深海取砂、建设沿海港口、深水航道疏浚和吹填工程,并兼做海洋维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航道局佳木斯航道分局有"龙浚10"号和"龙浚17"号两艘大型绞吸式挖泥船,每年这两艘挖泥船都承担着繁重的挖泥疏浚任务.绞吸式挖泥船的泥泵壳和泥泵衬板是磨蚀最严重的过流部件,因此泥泵壳和衬板的磨蚀修复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如何提高泥泵壳和衬板的抗磨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采用高铬铸铁衬块组合镶衬的办法来修复磨损的泥泵壳和衬板,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24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与长江航道局正式签订一艘13800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建造合同。当天,黄埔文冲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长江下游12.5 m深水航道维护疏浚6 000 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也实现入坞铺龙骨。  相似文献   

17.
《船舶工程》2011,(6):13
11月20日,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亚洲舱容最大、挖深最深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途轮在珠海试航成功。通途轮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该船总长165.7m、型宽30m、型深15m、舱容20467m3、最大挖深达90m,总装机功率22320kW,主要设备采用变频驱动,泥泵最大功率可达6000kW。该船可实现自主疏浚、动态定位、动态轨迹跟踪,具有无限航区适航能力,可在世界各地承担港口、航道疏浚、填海造地、深海取沙及海岸维护等工程。  相似文献   

18.
《船舶》2017,28(4)
7月5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长江航道局设计的第三艘2000m3/h自航吸盘挖泥船"吸盘4"在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举行了交接仪式,标志着该船顺利建成交付船东使用. "吸盘4"主要用于长江中游航道的应急维护疏浚任务,该船作业区域可覆盖长江A、B、C三级航区(含三峡库区).该船配备了宽度为10m的吸盘装置,最大挖深可达16m;配备了1台功率为2800kW的泥泵以及2台功率为500kW的高压冲水泵.该船可采用抛锚绞进及自航推进两种疏浚作业方式,可通过尾排管排泥上岸或通过边抛管进行边喷抛泥.吸盘挖泥船具有吃水浅、一次挖宽大、泥泵吸入浓度高、调遣方便、采用自航推进作业和边抛排泥方式时不碍航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长江航道突击抢通和维护疏浚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挖泥船,是一种很神奇的疏浚装备。被誉为"造岛神器"的"天鲲"号挖泥船,不仅融合了中国疏浚史上最高新技术,也是国内首艘从设计到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如今,她已经被中国列入禁止出口清单。然而在设计建造这些大国重器背后鲜为人知的是,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9月8日,由中国船级社(CCS)广州分社检验的60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11"轮,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地交船仪式。"长鲸11"轮是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第2艘6000方深水航道维护疏浚耙吸式挖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长江航道武汉工程局负责管理营运。该船总长122米,型宽24.80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