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10,(9):11-11
Nuance通讯公司近日表示,其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在新一代福特SYNCTM车载多媒体通讯娱乐系统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语音命令控制车载音响操作的设计方案,以SoC语音处理芯片UniSpeeCh-SDA80D51为核心组成车载音响语音控制器系统,实现对SL1102C1车载音响的非特定人语音识别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大陆汽车系统近日宣布与微软结成全球战略联盟,计划在大陆汽车系统推出的下一代车载通讯系统中应用微软汽车者软件。双方还与福特汽车公司签署了首份合同.为福特汽车公司今年即将推出的Ford Sync车载通讯系统提供大陆车载通讯系统产品。  相似文献   

4.
问车热线     
<正>942苹果CarPlay系统Q:能介绍一下苹果的CarPlay系统吗?读者:革新派A:您好,CarPlay是苹果公司发布的车载系统,即将用户的iOS设备,以及iOS使用体验,与仪表盘系统无缝结合。苹果公司在2013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公布了其"iOS in the Car"项目,2014年,苹果公司正式发布了更名为CarPlay的车载系统,同时,苹果公司的合作伙伴也在日内瓦汽车展上展出了搭载CarPlay的新车型。CarPlay采用全新设计,目的是成为iPhone和汽车之间的媒介。用户连接iPhone手机之后,可通过Carplay系统访问手机上的联系人、邮件、通知、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发挥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道路运行中的节油减排潜力,需要根据车辆实际使用环境特点对其整车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标定。开发了一种稳定可靠的车辆远程优化标定系统,该系统包含车载控制优化单元(RCOU)、远程通讯网络和控制中心服务器及远程用户软件端等部分。依据车载CAN网络和GPRS通讯技术,并基于CCP协议的远程标定控制软件及通讯协议,制定了远程通信质量控制策略和车载标定安全控制策略。应用于某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的远程优化标定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远程监测和标定优化。  相似文献   

6.
车载语音助手是车内人机交互的一级入口,语音系统在综合场景下的业务处理能力和交互能力极大影响用户体验。阐述一套综合评价模型,对车载语音系统功能进行完全解析、导出竞品实现逻辑和生产中的阶段性评估结果。模型包含一套评估用例数据库,支持103条量化指标计算、15条非量化指标、3个综合指标生成。此外,模型包含全流程的指标分析工具及其它自动化工具。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该模型与人工评估的误差率约为10%,自动化效率提升约70%。  相似文献   

7.
嵌入式信息无线交互城市公交报站控制系统涉及无线信息编、解码通讯,数据融合与信息处理,单片机嵌入式控制,语音生成与处理,车载电源变换等技术支持。实现车辆上、下行运程相关信息的人性化报读,站点与车载装置无线信息交互。  相似文献   

8.
汽车通讯是移动通讯的一个专门领域。车载电话是专门为驾车人设计生产的高端通讯产品,对其安全性、适用性及与其他产品(如车载多媒体系统)的兼容性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车载电话系统不仅仅是一种可以移动的通讯工具,更是一种全方位e化生活的体现。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内通讯和车内办公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厂商已经在其部分车型上将车载电话系统作为了标准配置或选装配置,比如奥迪A6全系列、宝来、帕萨特2.8V6、君威及蒙迪欧等。可以说国内汽车厂商已经开始积极推行车载电话系统了,未来将有更多的主流车型装备车载电话系统。  相似文献   

9.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对车载网络通讯速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车载以太网因其传输速度快、功耗低等优势在汽车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车载以太网在传统以太网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更符合汽车对通讯质量和电磁兼容的要求。为保证车载以太网在汽车中应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需要开展相关测试工作。本文分析了车载以太网物理层、交换机、通讯协议的技术特点以及一致性测试方法,为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开展车载以太网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车联网行业迅速发展,汽车市场上出现因信息安全漏洞而召唤的事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品牌形象也遭受损害。汽车开放系统架构组织定义了全称为车载安全通讯(SecOC)的组件,为车载通讯总线引入了一套通信加密和验证的标准,用来保护车辆内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网络通信,可以说,SecOC是目前为止车载网络上一种有效的信息安全方案。SecOC测试主要针对具备SecOC模块的相关零部件开展功能、性能等测试,以验证相关零部件的SecOC功能是否符合SecOC网络安全设计需求规范要求。论文描述的SecOC自动化测试实施方案,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自动识别通信矩阵的需求变更,测试人员不需要因此更新测试用例以及相关的测试脚本。测试脚本采用Vector公司开发的类C语言CAPL语言编写,由于它在汽车电子开发中运行十分广泛,为后期的测试脚本维护提供的极大的便利。SecOC协议的自动化测试应用后,测试系统运行稳定,测试时间缩短,测试人员可以更关注软件质量,从而大幅度提升了SecOC协议的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1.
漓沙 《汽车与配件》2010,(23):44-44
<正>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车载系统应用的日益增多,车载语音技术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不久前举行的"201 0年Nuance移动论坛"上海站上,专业的语音技术供应商Nuance展示了其最新车载语音技术及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车载测试设备(即PEMS系统)测量的影响因素,通过与全流稀释定容取样系统(即CVS系统)的比对测试,分析发现车载测试设备的满量程测量精度将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同时根据研究情况讨论车载排放测试设备的测量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远程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已成为汽车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各大汽车制造商都正不遗余力地争相开发此类产品。譬如,通用汽车公司正着手改进其Onstar系统,增加一些新功能如语音激活的车载电话和电子邮件服务等,通用汽车公司在今年销售的54种车型中,有32种轿车具备这种功能。这套装置每月使用费为40美元,目前在美国已有100  相似文献   

14.
李敏 《汽车维修》2008,(3):15-16
四、车载网络系统链路故障诊断 当车载网络系统的链路(或通讯线路)出现故障时,如通讯线路的短路、断路以及线路物理性质引起的通讯信号衰减或失真,都会引起多个电控单元无法工作或电控系统错误动作。判断是否为链路故障时,一般采用示波器或汽车专用光纤诊断仪来观察通讯数据信号是否与标准通讯数据信号相符。若网络系统有故障,将会出现一定的故障现象,常见的网络故障现象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一种语音识别与汽车空调控制匹配技术的总体结构框架,包括语音识别后的信号处理及汽车空调系统的响应。在车载环境下,利用语音识别系统对驾驶人员意图进行识别,然后输出给空调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对空调各模式进行自动控制,以达到语音控制的目标并反馈给语音系统。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运动》2012,(12):235-235
由福特汽车与微软公司共同研发的车载多媒体通讯娱乐技术——SYNC系统,为车载智能连接技术树立了行业标杆。近日,福特首席技术执行官蒹研究创新部副总裁PaulMascarenas与微软嵌入式事业部(Windows Embedded)总经理Kevin Dallas在美国GigaOM Roadmap大会上宣布,福特已售出500万辆搭载SYNC系统的汽车,并且双方对于在车载智能连接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车载通讯终端(T-BOX)工作原理和在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时所遇到的RE、BCI和ESD等常见问题;从原理设计、器件选型、PCB布局及结构设计等多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列出了车载通讯终端EMC的设计规则,确保了产品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从车载紧急呼叫系统整车触发特性的关键测试技术出发,分析了车载紧急呼叫系统整车触发特性关键的测试方法。针对车载紧急呼叫系统最为关键的整车触发特性测试复杂的测试环境,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测试技术和测试方法,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由于信号不稳定导致的试验失败的风险。最后通过试验对测试方法进行了论证,验证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由于国内车载紧急呼叫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研究的车载紧急呼叫系统整车触发特性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可以为国内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提供试验验证和指导,可以为国内企业进军欧盟市场和海关联盟等国外市场提供本地化的认证和测试,同时可为中国的强制性标准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Bose公司推出了它首套车载影音娱乐系统--Bose(R) media system,该系统融合了娱乐、导航、通讯和信息于一体,独家科技加上超前的使用界面,减少了驾驶时通讯和娱乐的复杂操作,超越了传统的车载娱乐操作.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04,(52):19-19
现代汽车信息化技术包括GP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和互联网应用。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这种新型的通讯技术理所当然地要进入到汽车领域:早在1998年.歌乐(Clarion)公司就与微软合作.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车载电脑系统“歌乐PC”综合运用了汽车音响、计算机技术、导航技术及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将汽车带入一个将音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