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能源短缺、环境破坏等社会问题的日益突显,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日益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的大背景下,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对汽车的节能降耗、性能提升以及降低制造成本上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某款电动车的副仪表板系统,通过结构设计弱化以及零件集成的方法对该款车型的副仪表板系统进行轻量化优化,优化完成后通过CAE仿真技术来验证本次轻量设计的可行性,并最终实现了该款车型的副仪表板轻量化。  相似文献   

2.
新研制的材料为超低收缩率改性聚丙烯,该材料收缩率可控制在0.4%~0.8%范围内。特殊的配方及加工方法使材料的耐低温冲击性能优异,-40℃下冲击不断,80℃烘烤不变形。该材料可用于制造无间隙、高装配质量的保险杠、仪表板、副仪表板和门板等零件。  相似文献   

3.
车门防撞条新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研制的材料为超低收缩率改性聚丙烯,该材料收缩率可控制在0.4%~0.8%范围内。特殊的配方及加工方法使材料的耐低温冲击性能优异,-40℃下冲击不断,80℃烘烤不变形。该材料可用于制造无间隙、高装配质量的保险杠、仪表板、副仪表板和门板等零件。  相似文献   

4.
新研制的材料为超低收缩率改性聚丙烯,该材料收缩率可控制在0.4%-0.8%范围内。特殊的配方及加工方法使材料的耐低温冲击性能优异,-40℃下冲击不断,80℃烘烤不变形。该材料可用于制造无间隙、高装配质量的保险杠、仪表板、副仪表板和门板等零件。  相似文献   

5.
在"以塑代钢"的轻量化需求的背景下,对金属制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塑料代替设计。依据塑料的成型工艺要求对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整体设计,使其实现一体化的目标。为了满足制造工艺需求及各项性能试验需求,文章基于Moldflow软件和分子扩散理论,建立塑料仪表板横梁的有限元模型,确定材料并分析影响其性能的重要指标熔接痕的强度,在零件设计、模具、工艺等各方面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实际注塑生产零件,通过震动耐久试验和气囊爆破试验,验证了塑料仪表板横梁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汪念  王凡  陶钧 《汽车科技》2020,(2):55-58
基于汽车内饰件设计中的性能要求,需要对副仪表板同时进行模态和头碰CAE分析。一般情况下,一阶模态为Y方向横摆,提高模态需要加强副仪表板连接地板的支架;头碰反加速度往往偏高,需要减弱副仪表板连接地板支架。振动和碰撞安全的优化区域重合,优化方向相反。使用多学科CAE优化的方法,可以实现两个性能协同优化,同时满足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仪表板是汽车内饰中结构最为复杂,零部件数量最多的总称零件,其外观质量和风格决定了用户对整车内饰的评价。本文以某MPV车型仪表板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仪表板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加工工艺。仪表板简介仪表板位于驾驶员正前方,上面一般配有行驶里程表、车速里程表、发动机转速表、燃油表以及警告灯等灯光信号等。仪表板是汽车内饰中结构最为复杂,零部件数量最多的总称零件,其外观质量和风格决定了用户对整车内饰的评价。仪表板组成1.仪表板本体:它是坐舱系统的载体和框架;2.各种电器仪表、开关及音响娱乐系统;3.通风系统:主要由空调机、空调控制器、各种  相似文献   

8.
运用CAE分析,采用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两种结构优化手段,提供了一种全新汽车内饰设计方法。在某车型项目中应用此法有效控制了副仪表板等内饰零件的重量,并减重10%~20%左右。还建立了一项内饰零件通用的减重优化流程,并可将其推广应用到其它内饰零件上,满足了整车经济性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乘用车仪表板是汽车内饰系统中构造最复杂、装配零件最多、最受关注的模块之一。近几年来,各大主机厂对汽车仪表板的低成本、高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模块化设计和得到充分验证的工程结构是主机厂缩短生产周期(快),提高整车装配质量(准),降低总装线投入成本(省)的杀手锏。作者结合10多年汽车设计、制造经验,归纳总结出一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仪表板正向设计思路,为后续仪表板正向开发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立方仓法对车内重点零件进行醛类检测,并利用微箱对问题零件进行溯源分析及整改验证.实验表明,内饰件中仪表板乙醛含量明显偏高,特别是PP材质在高温剪切及氧化反应等过程中,会形成大量乙醛分子.通过研究PP粒料中抗氧化剂含量、挤出温度、后处理时间及散件注塑温度、通风时间等对仪表板乙醛含量的影响,表明当抗氧化剂含量在1%、...  相似文献   

11.
江想莲  张景煌  李含 《汽车科技》2020,(1):51-54,50
汽车副仪表板作为内饰部件之一,既满足强度和功能要求同时也需满足GB11552-2009中的碰撞性能要求,本文主要基于CAE仿真手段对副仪表板的碰撞性能分析和优化,优化后所有碰撞点均满足设计目标值,经试验验证其满足法规要求,这对副仪表板的开发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仪表板系统水管理的概念,指出了仪表板系统进水管理不当可能导致的问题。详细分析了贴膜进水的路径,通过分类对水管理的方法进行详细地分析说明,也对仪表板系统水管理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比。对于合理设计仪表板系统导水、电器零件防水提供了详细的结构优化方案和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3.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日前与江森自控举行了签约仪式,双方宣布将合资建立广州江森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仪表板、副仪表板及其它汽车内饰产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支持汽车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绿色设计研发,以提高汽车产品的环境友好性、可再生利用性为目的,针对主要材料为改性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的两款汽车副仪表板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对比分析,采用GaBi 4软件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物料消耗、能源消耗以及对外排放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CML2001方法评价了生产制造及回收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型汽车副仪表板较B型来说,在生产回收过程中,能耗、环境酸化和温室效应影响较严重,故优化现有的原材料制备工艺与成分含量,改良汽车副仪表板结构设计是减少环境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是一种增材制造的新型工艺方式,它以材料层层堆积的形式加工零部件,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节省了模具费用,适用于小批量复杂零件的生产加工。3D打印在汽车行业主要应用在底盘、总成及内外饰件,如仪表板、护板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打印工装夹具、检具,或用作设计验证、造型评审用件。  相似文献   

16.
平台化共用被认为是控制成本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一般的平台化开发多针对动力总成、底盘、下车体等架构系统,而对于易被消费者感知的如仪表板等内饰系统,则鲜有平台化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一般来源于产品的差异化及成本,内饰系统平台化的难点正在于此。一方面不同车型的内饰系统需要通过差异化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一味的差异化并不利于企业控制成本。本文以仪表板系统为例,探索了一种平衡内饰系统差异化与成本的开发方法,将仪表板系统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阐述各区域的核心功能及关键边界,并将这些边界与平台架构开发中的布置要素进行了关联。从而建立了仪表板各区域与布置要素的关联,得出了在不同车型之间,当布置要素变化时,可以灵活实现不同程度平台化的开发策略,为企业实现差异化与成本的平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了乘用车副仪表板扶手开启状态下加载过程的主要失效模式。结合当前乘用车副仪表板扶手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依据力学原理对失效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确定止位结构发白断裂是扶手开启加载时最常见的失效形式,而止位力臂的长度、止位结构的承载截面积,以及铰链盖板和扶手储物箱所用材料的弯曲断裂强度是影响失效的关键因素。并根据产品不同的设计开发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结构设计指导与规范,对乘用车副仪表板扶手的结构设计开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摘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在汽车仪表板横梁设计开发过程中,材料选择、横梁主副管梁及其他安装支架等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针对车辆在路试时常出现的异响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仪表板横梁的模态,避让发动机怠速工况的固有频率与仪表板横梁模态频率相近产生共振异响,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分析某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模态,并结合公司内部相关标准,得出设计的横梁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后续因异响问题产生横梁的修模费用,旨在为后续同类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市场上常见的副仪表板后翻式扶手总成的设计,包括扶手总成的组成、材料的选择、扶手表皮的设计、包括表皮缝线的设计要求、扶手内外板定位及设计要点,并介绍了扶手在设计过程中需满足的人机要求,可为同类型车型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利用常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一塑料铰链扶手进行关闭及开启时的强度分析,验证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分析结果可知,扶手的设计符合本公司规范要求,避免后续由于零件设计不合理导致的修模费用。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对钢制仪表板横梁骨架总成进行了镁合金替代设计。依据制造工艺将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骨架按挤压件和冲压件分别设计,并确定了镁合金材料及连接工艺;建立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骨架总成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对比分析和碰撞侵入量分析;建立仪表板横梁管材的弯曲仿真模型,模拟管坯的弯曲成形。结果表明镁合金替代设计满足仪表板横梁的轻量化、整体模态、碰撞安全以及可制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