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针对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建设问题,基于通过能力分析、运量预测、过闸规划船型等前期成果,通过经验公式和排队论方法分别对枢纽上下游待闸锚地所需泊位数进行分析测算,同时研究分析两坝间待闸锚地容量需求。三峡坝上、葛洲坝坝下锚地需满足96艘船舶待闸,两坝间上下行待闸锚地均需满足28艘船舶待闸。结合三峡枢纽河段锚地设置现状、未来通航交通组织需求,研究提出了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方案,旨在为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提供方案参考,更好满足船舶待闸需求,发挥枢纽航运效益。  相似文献   

2.
过坝运输保持通畅,三峡断面运量继续增长。2005年三峡船闸运行8300余闸次。通过船舶64000余艘次,货运量达到4392万吨。葛洲坝船闸运行近17000闸次,通过船舶68000余艘次,货物3541万吨,货运量创造了葛洲坝船闸新记录。两坝过闸船舶数量有较大下降,船舶大型化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当前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能满足船舶过闸需求,船舶频繁在锚地积压停泊,待闸锚地安全管理形势严峻,本文结合安全本质化理论和安全防范理论,研究提出从人、物、环境与管理四个方面保障船舶待闸锚地安全的管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义军 《水运管理》2012,34(3):12-14
针对三峡船闸运行以来,过闸货运量快速增长,过闸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的问题,建立三峡船闸通过量与过闸船舶吃水控制标准关系数学模型,并以2010年过闸船舶数据为基础,测算不同吃水控制标准条件下的船闸通过量,提出利用三峡河段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合理挖掘船舶吃水深度潜力,充分发挥过闸船舶的装载能力,进而有效提高三峡船闸通过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三峡坝区河段主航道位于长江中游和上游交汇处,为水路运输要道,是长江干线航道中关键的一段。通过对平善坝现有锚地的分析以及两坝间未来船型及运量的预测,提出锚地改造优化方案,以适应坝区枢纽过坝运量的快速增长和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改造后的锚地增强了平善坝锚泊能力,减少了两坝间锚泊的安全隐患,保障了船闸的高效运行,进一步提高了过闸效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三峡危险品船舶待闸锚地现状.指出其不能适应船舶停泊需要的原因为提高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保障三峡大坝和船舶安全,提出建设多元化待闸锚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三峡枢纽区域货运组织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随着长江上游货运量的扩大,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问题已逐步显现.在分析三峡枢纽区域货物运输供需关系的基础上,引入闽值的概念,通过三峡船闸优化调度,合理进行过闸船舶运输组织,以提高三峡枢纽区域通过能力,同时提出采用水陆联运的组织方式实施货物分流,以缓解船舶的待闸问题.  相似文献   

8.
三峡水库蓄水通航以来,通过三峡坝区货运量持续增长,通过能力已趋于饱和,而且船舶大型化发展迅速,目前通过船舶大约一半吃水大于原设计标准。科学合理地挖掘船闸的富余水深,增加过闸船舶吃水、提高船闸的通过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船测试验证的方法,对三峡船闸的运行方式和过闸船舶、船舶吃水控制标准计算方法、船舶过闸实船试验、过闸船舶吃水控制标准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蓄水通航以来,通过三峡坝区货运量持续增长,通过能力已趋于饱和,而且船舶大型化发展迅速,目前通过船舶大约一半吃水大于原设计标准。科学合理地挖掘船闸的富余水深,增加过闸船舶吃水、提高船闸的通过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船测试验证的方法,对三峡船闸的运行方式和过闸船舶、船舶吃水控制标准计算方法、船舶过闸实船试验、过闸船舶吃水控制标准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三峡和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不能满足船舶过闸需求,乐天溪锚地作为两坝船闸高效运行的缓冲通航配套设施,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乐天溪锚地安全运行实际,总结归纳行之有效的安全运行管理对策,分析运行状态,提出提升运行质效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三峡水利枢纽的建成,长江中上游水域的通航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过闸货运需求迅速增长,但近年来三峡河段大风天气的频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三峡河段过闸船舶的通航安全,如何保障船舶安全过坝是船方、社会和国家对三峡通航的安全需求。本文主要对三峡河段大风天气下船舶过闸风险进行分析,基于大风天气下船舶过闸安全风险提出船舶过闸差异化管控方案,进一步提高三峡河段船舶通航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2.
骆世钟 《水运工程》2005,(10):64-66,69
危险品待闸锚地多元化,是过闸危险品多样化和零星分散抵闸的运行规律,是提高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保障三峡大坝和船舶安全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3.
受恶劣天气、汛期大流量、船闸停航检修等因素影响,三峡坝上大量船舶积压,待闸锚地锚位数量严重不足。利用排队论相关理论,建立待闸锚地排队模型,并结合过闸船舶的统计资料对现有锚地规模进行分析评价,可为三峡待闸锚地的建设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三峡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是解决三峡—葛洲坝枢纽船舶拥堵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从实施货物翻坝转运、优化船闸设施和水库调度等方面模拟计算施工期葛洲坝船闸货运通过量,探讨缓解施工期船舶过闸压力的可行性通航保障方案。实测结果表明:通过实施翻坝转运能降低约5.2%的船舶过闸需求;通过优化设置葛洲坝一号闸上游靠船设施和优化枯水期及洪水期三峡库区下泄流量,能够增加三峡—葛洲坝枢纽约5%的货运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5.
穆森  吕小龙 《水运工程》2021,(3):145-150
船闸通过能力是平陆运河开发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货运量和过闸船型预测结果,分析影响船闸通过能力的因素;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船舶进闸的排队仿真模型,得出一次过闸平均吨位、一次过闸船舶数及闸室利用率3个关键参数,据此分析并比较合理尺度下大、小船闸分工运行和双线船闸随机运行两种模式的船闸通过能力;并在大、小船闸分工运行模式下,对小闸通过能力与船舶载货量进行闭合调整。结果表明,平陆运河须同时建设双线船闸,当1000吨级船舶艘次比较大时,大、小船闸分工运行模式的船闸通过能力更大,且远期部分1000吨级船舶须从大闸通过才能使小闸通过能力满足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三峡河段已建锚地现状调查,结合三峡过坝运输量及船型发展趋势分析,提出了三峡坝上及两坝间航运配套锚地容量需求和特殊水域优选锚泊方式,藉此为三峡工程后续航运配套锚地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江三峡枢纽通过能力提升的过坝运输需求预测问题,研究长江上游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的发展变化关系,构建基于长江上游区域产业结构测度的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预测模型,预计2020、2030、2040和2050年长江三峡枢纽货运量分别约为1. 61、2. 54、3. 10和3. 17亿t。研究表明:采用基于区域产业结构测度的方法预测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发现长江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约在2040年左右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该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三峡船舶待闸锚地安全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锚地是为通过三峡船闸船舶等待过闸提供锚泊的专用基地,是三峡通航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三峡通航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船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通航效率的重要基础,是充分发挥三峡工程通航效益的重要体现。锚地的安全、和谐在三峡通航安全管理中有着重要地位。提供安全、高效、和谐、便捷的锚地服务,是建立锚地安全文化的需要,更是通航管理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三峡近坝河段船舶待闸锚地运行管理直接影响三峡枢纽通航建筑物高效运行。本文结合待闸锚地设置与管理现状,呈现待闸锚地管理的关键环节,并研究提出各关键环节的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三峡枢纽的建成,上游库区航道明显改善,过闸货运量快速增多,船闸通过能力和过闸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峡通航成为制约长江航运进一步发展的节点。从船闸快速检修技术、船闸运行组织、升船机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技术研究方案,以进一步提高三峡、葛洲坝船闸、升船机通过能力,开创三峡通航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