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常生活当中,往往有很多影响驾驶安全的习惯。比如:为了能看到较远的距离,夜间行车一直使用远光灯;变更车道或转弯开始时才开启转向灯;左转弯时不观察后方情况;错过转弯时机后强行变更车道;红灯未变时向前移动;信号灯变为黄色时加速通过;无规律地频繁变换车道;在拐弯处轧中央分道线或外侧分道线;跟车距离太近;道路平坦、情况较少时,放松警惕、打瞌睡等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车辆夜间行驶转弯时安全性和传统前照灯灯光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能够提高车辆夜间行驶安全性的智能前照灯控制系统,即汽车自适应前照灯系统。介绍了系统整体的设计,给出了系统主要部分电路图的设计,以及主要程序流程图。根据相关法规和车辆转弯模型,推导出了前照灯转角与车辆转弯半径和车速的关系,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在硬件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正骑行郊游时,很多老鸟在下山时都能以最少的减速完成过弯,这都得益于良好的转弯技巧,让他们高速、平稳地转过一个又一个发卡弯,驰骋蜿蜒的山路。第一课转弯与离心力的处理下面会为你介绍五种转弯方法,也就是处理离心力的五种基本姿势和技巧。学习转弯,主要是学习如何处理离心力:通过创造向心力来消除离心力。转弯时,离心力与转弯半径成反比。换句话说,转弯半径越小,离心力就越大,越容  相似文献   

4.
智能转向照明技术是实现智能化高级前照灯系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智能转向照明技术的出现,使汽车在夜间转弯时的“视觉盲点”现象成为过去。海拉的智能转向照明技术,其核心控制单元是一个策滑率感应器  相似文献   

5.
弯道,按其道路情况可分为平曲弯线道(即平路转弯)、竖曲线弯道(即上下坡转弯)。汽车要安全、平稳地通过弯道,就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合理地选择车辆行驶路线,以保证行驶平稳;二是尽量选择较大的转弯半径,合理的控制好行车速度,使离心力降到最小。 平路转弯 汽车平路行驶时,由于道路阻力小,较易提高行驶速度,在运行速度较高时转弯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急转弯就会产生更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5,(9)
<正>8月17日夜间23时30分,山东籍驾驶员范某驾驶车牌号为鲁Q2W25*的重型货车,沿333省道由西向东右转弯行驶至烟沪线(204国道)723公里100米时,因满载货物,转弯时操作不当,导致货车发生侧翻,在货物散落路面的同时,还与其他车辆相撞,致道路中央隔离带受损。东台五烈交警中队执勤民警接警后迅速展开营救,先是将驾驶员范某从驾驶室救出,发现其并无大碍后又与施救队一道清理货物,帮助驾驶员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范  相似文献   

7.
操作要领 (1)平路转弯.汽车平路行驶时,由于道路阻力小,比较容易提高行驶速度,在运行速度较高时转弯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急转弯会产生更大的离心力,这样不仅会影响汽车的平顺性,严重时会造成翻车事故.因此正确的操作应是根据车速、弯道曲率半径,在进入弯道前放松加速踏板,使汽车平稳降速行驶.若视线不良,弯道曲率半径较小,则要使车辆靠车道的外侧运行,即右转弯时汽车接近道路中心线行驶.  相似文献   

8.
为使硬岩掘进机(TBM)能够在具有转弯的隧道线路施工中顺利掘进,对TBM设备桥无轨行走系统的转弯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转弯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齐次坐标变换方法推导出设备桥行进里程与斜轮偏角的关系方程,并以实际工程为例进行了验证。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行走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斜轮前进时的偏转角度,可以实现设备桥在小曲率隧道转弯的自动控制,有助于提高TBM掘进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问:有些安全事故,发生在车辆转弯时,我想请教你们,能否介绍一下转弯技巧。答:转弯是驾驶员的基本功,受复杂道路、交通情况及行驶阻力的影响,车辆转弯时,往往要求减速。这时驾驶员必须根据动力和转弯时车速的需要,综合路况选择适当的档位安全地通过弯道。以下我给大家提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B777-300ER飞机转弯滑行时侧向荷载的分布规律,基于速度瞬心法对其转弯滑行时的侧向荷载进行计算与分配。计算过程中,将单个六轮小车式起落架简化为一个整体性的轮胎,计算出相应转弯条件下B777-300ER稳态转弯滑行时对沥青道面的总侧向荷载,同时将总侧向荷载有效分配到各个轮胎,考虑不同速度与前轮操作角对飞机各个轮胎侧向荷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滑行速度和前轮操作角均对低速转弯时轮胎的侧向荷载有影响,且随着速度和前轮操作角的增加其影响越来越显著;B777-300ER的最大侧向荷载出现于前轮或主起落架靠近转弯中心的内侧轮胎,应将这两者作为沥青道面极限侧向荷载的重点分析对象,这对于确保滑行道面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层间破坏是机场复合道面转弯区破坏的主要形式,现有研究及规范仅限于复合道面直线区,缺乏转弯区层间力学行为研究及设计建议,而转弯区由于转弯侧推力作用,往往较直线区先破坏,亟待对其层间力学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复合道面转弯区层间黏结接触应力分析模型,依据转弯区受力情况设计复合道面压剪试验,获得相关层间黏结接触参数及层间剪切强度。利用复合道面层间接触有限元模型,分析对比复合道面转弯区与直线区层间应力变化情况,探究转弯速度、加铺层厚度对其影响规律,得到如下结论:转弯区层间水平应力呈非对称分布且大于直线区层间水平应力,水平应力最大值相差54%;转弯区层间竖向应力呈对称分布,最大值与直线区相同但位置向右偏移;随转弯速度的增大,层间水平应力最值增大,不对称性增强,转弯速度从5 kN变化到15 kN时,外侧、内侧机轮最大水平应力分别增加38.33%和15.52%,层间竖向应力最大值几乎不受速度影响;加铺层越厚层间水平应力最大值越小,内外侧轮的水平应力最大值差值越小,加铺层厚度从10 cm增加至20 cm时,最大水平应力减少33%;层间水平应力随道面深度增加而衰减,10 cm深度处已经基本稳定,因此建议机场复合道面转弯区加铺层设计厚度应大于10 cm,层间设计容许剪应力取0.94 MPa。  相似文献   

12.
问:有些安全事故。发生在车辆转弯时,我想请教你们。能否介绍一下转弯技巧。答:转弯是驾驶员的基本功,受复杂道路、交通情况及行驶阻力的影响,车辆转弯时。往往要求减速。这时驾驶员必须根据动力和转弯时车速的需要,综合路况选择适当的档位安全地通过弯道。以下我给大家提供8种特殊道路情况下的车辆转弯要领,我想对车主朋友的安全行车一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飞机滑行转弯对沥青道面作用的侧向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飞机滑行转弯时的动力学方程,研究了飞机在沥青混凝土道面上滑行转弯对道面产生的侧向力。结果表明,影响飞机转弯侧向力的主要因素为转弯速度、前轮操纵角和前轮操纵角速率。侧向力是飞机滑行转弯时引起道面产生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许多司机在转弯时,因缺乏弯道驾驶经验,很容易发生危险。受地形、交通情况及行驶阻力的影响,驾驶员必须根据动力和转弯时车速的需要,结合路况选择适当的挡位进行转弯。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不同路况的特点及转弯技巧。  相似文献   

15.
一忌灯光不全夜间行车对灯光的要求很高,绝对不允许在灯光有故障的情况下凑合出车.尽管如此,车灯在照射范围上仍有很大限度,如经过十字路口、道路转弯或公路调头时,驾驶员就很难和白天一样及早发现道路两侧和弯道另一侧的情况,要是驾驶员对路况不熟悉,夜间就很难做到正确选择路面行驶,也容易错过交叉路口而走错路线,有时甚至驶离正常路线而进入危险地段造成事故.因此夜间行车要十分留意道路情况,遇到叉路口,要弄清楚各路口的延伸方向和方位后再通过,行驶中一旦发现路面异常,应及时停车,以免车辆驶出路基发生车祸.  相似文献   

16.
全新研发的前雾灯在满足国家前雾灯配光性能的前提下,增大了侧向几何发光角度,指标达到欧洲标准;通过组合仪表控制模块的开发,将各信号进行采集,驱动前雾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转弯辅助照明。有效解决了夜间驾车在大弧度弯道或是没有路灯照明的山路上行驶时,弯道内侧的照明和视野盲区对驾驶者和车内乘客存在的安全隐忧。  相似文献   

17.
陈宾 《摩托车》2004,(12):28-28
我骑摩托车已有八年的历史。由于摩托车转弯时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我将驾驶摩托车转弯时的一些经验教训总结出来,供摩友们参考。众所周知,摩托车在转弯时会产生强大的离心力,离心力的大小与车速成正比,因此应将车身及身体的重心同步地向圆心方向倾斜,使之产生向心力,与离心力相互抵销。所以驾驶摩托车转弯时,车速一定不能太快,否则转弯时驾驶员控制不住摩托车,使摩托车沿切线方向“飞出”。另外,驾驶摩托车转弯时切忌握紧离合器,因为此时  相似文献   

18.
案例1 故障现象 斯巴鲁力狮2.0,行驶9.8万km。手自一体电控4速变速器。该车在转弯时,车后轮部位发出沉闷震动的声音,转弯时前后轮不协调,出现严重的转弯制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钟蔓芩  钟克华 《汽车电器》2023,(2):29-30+35
车辆在以较快速度转弯时,因离心力的作用,车辆会向转弯方向外侧倾斜,使乘客产生侧推感,影响转弯时的乘坐体验。本文提出了一种转弯时调整座椅侧向高度差减轻侧推感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获取路面信息与方向盘转动角度信息,利用向心力公式计算出转弯时外侧合适的上升高度或内侧的下降高度,综合考虑转弯处路面的倾斜角度,得到侧向高度差。以此高度差调节座椅左右侧向高度,可减小转弯时用户乘坐的侧推感,提高用户乘坐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脚底功夫 转弯时要提前准备,做好车速调整.万一遇到突发情况,如突然察觉有障碍物时,应立即停止倾斜动作,然后制动,待车速稍慢时,再倾斜车身转弯.简单一点说,就是停止转弯、制动、再转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