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能源消耗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等多重挑战,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具备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资源基础、技术积累和市场空间,现需要大力推动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动力强劲、安全可靠、经济节能等优势,但目前我国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也面临着燃料电池堆、空压机、车载储氢系统等技术较落后的现象需大力政策扶持并加快发展,文章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基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近几年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发展。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存在的碰撞安全性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碰撞安全标准,给出了解决氢燃料电池汽车碰撞安全性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面对能源与环境问题,国家与地方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主流的汽车生产企业基本上都已经启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工作。然而,受限于我国加氢站建设周期长,成本高,流程复杂等问题,使得全国的加氢站数量十分稀少,许多汽车生产企业研发出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着加氢的巨大挑战,一些偏远地方的汽车生产企业甚至到了无氢可加的境地。为了缓解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氢问题,拓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简易加氢站的设计方法,期望该方法可为加氢困难的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借鉴,加速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排放,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化学性质,在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进程中,氢泄漏安全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围绕受限空间内燃料电池汽车氢泄漏这一主题,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将氢泄漏安全保障问题拆解为燃料电池车辆、场景设置及应对氢泄漏措施3个方面的约束,系统探讨了燃料电池汽车在受限空间内的氢泄漏安全保障问题.该研究有助于受限空间内燃料电池汽车氢泄漏安全问题的解决,并可为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安全相关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2021年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车型结构、竞争格局、技术参数等方面,对我国2021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进行了全面回顾,并从政策驱动、产品技术升级以及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2022年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  相似文献   

6.
正六、我国迫切需要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一)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上有关章节段落已论及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甚为曲折之路,近年国际诸多国家(地区)都在不断强化该领域技术研发和示范运用之时,而在我国却被弱化,究其个中缘由,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对此的认识不到位、未真正明了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和非常的紧迫性、必要性很有关系。因此,端正认识,创新理论,是拨正我国新能源汽车事业航向的当务之急,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在被称为"亚洲汽车风向标"的东京车展上,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最大的焦点,本田、丰田、奔驰等车企都展示了其在氢燃料汽车方面的成果,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呈现方兴未艾之势。无独有偶,其他车企也在加快氢燃料研发速度,如宝马在积极研发新型氢燃料电池技术,希望通过压缩氢燃料技术尽可能增加1次加氢的续驶里程;同时,研究超低温环境下压缩氢燃料的技术,以提升燃料储量。燃料电池是新能源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化石燃料日益短缺、传统电力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氢燃料电池要环保得多。氢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的元素,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燃料电池汽车氢存储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影响燃料电池汽车氢安全的因素,并结合国外的相关资料,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道路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评估。同时,对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道路安全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无噪音、零污染、续驶里程长、动力性高、燃料加注时间短等特点,将成为未来的终极环保汽车。文章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政府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战略规划,对世界著名汽车公司研发、示范与商业化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状况进行了综述,就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发展瓶颈和商业化推广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氢燃料电池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截至2月中旬,今年新招标和中标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在一个半月内达690辆,占2020年全年公开招标数量的78.59%,比2020年全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总数一半还多。业内人士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将在2021年迎来产销量大幅增加。事实上,氢燃料电池车辆终端应用发展速度不慢,但氢源问题解决及供应体系建立速度仍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定位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近年来终端用户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接受度虽有一定增加,但由于燃料电池在成本、技术等方面尚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条件,因此现阶段对终端用户的科普引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新能源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原理、技术特点等,在对其进行环境和产业分析后,对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析,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2.
<正>在2019年"两会"议案中,汽车行业的代表们就我国汽车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积极建议。其中,对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及率较高,引发热议。2018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售1527辆,同比增长20%,且全部是商用车,低于同期新能源汽车70%的增长率。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围绕发展氢燃料产业指出,氢燃料作为一种零排  相似文献   

13.
氢能被认为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短缺、环境劣化等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最近,我国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规划.无疑,它将进一步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但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进程?又该从哪儿入手来大幅降低其综合成本,以加速其市场化普及率?...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在华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令沉寂许久的氢燃料汽车又重新成为汽车产业越来越关注的技术方向。不过,虽然氢燃料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问题众多,我国推广氢燃料汽车之路任重道远。优势显而易见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支异军,氢燃料电池汽车号称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是续航。例如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在华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令沉寂许久的氢燃料汽车又重新成为汽车产业越来越关注的技术方向。虽然氢燃料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问题众多,我国推广氢燃料汽车之路任重道远。优势显而易见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支异军,氢燃料电池汽车号称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是续驶,例如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配备了三个同型号的储氢罐,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能源电池汽车的研究方向之一,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尽管面临一系列制约条件,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汽车仍然得到长足发展。文章主要对当前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建议,并对未来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的时候,燃料电池汽车还是非常前沿而且小众的事物,而近几年,在产业界、科技界政府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也被列为国家扶持的对象。燃料电池与动力电池最大的区别在于,燃料电池是开放体系,氢和氧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电堆里面,所以它的  相似文献   

18.
郭丽梅 《商用汽车》2023,(3):125-127
<正>1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现状概述受政策、技术、成本和商业模式等多因素影响,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商用车领域得到了优先发展,而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则发展缓慢。截至2023年3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共计销售14 106辆,其中氢燃料电池商用车13 800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306辆,各细分车型的年度销量走势详见图1(注:本文数据基于终端销量进行统计,下同)。  相似文献   

19.
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燃料电池汽车具有能量效率高、零排放等优点,已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而燃料电池汽车续驶里程是影响其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的燃料电池汽车续驶里程测试方法,测量前需要先对储氢瓶进行加氢、降温、补氢等操作。考虑到用户在实际使用时可能不会进行补氢操作,本文通过测试与结果分析,讨论了补氢操作对燃料电池汽车续驶里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替代能源的研究。在汽车界,有关燃料电池车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通用、丰田、福特、宝马等各大汽车巨头都不惜投人巨资进行相关研究。美国、日本等国家也提出了有关汽车清洁能源的计划。我国科技部在“十五”国家863计划中,特别设立了燃料电池汽车重大专项研究。新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也指出,“国家支持研究开发醇燃料、天然气、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尽管由同济大学研制的我国首辆燃料电池汽车——“超越二号”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我国在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依然落后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本文将介绍日本在燃料电池研究方面的部分措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