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月普  关莹  张燕  赵亮  陈强  杨景玲  沈拓 《汽车工程》2023,(4):690-698+707
为了优化纵置混动车型平衡轴齿轮敲击噪声,对比横置车型结构差异,识别出飞轮惯量变大,曲轴模态降低,平衡轴驱动齿圈角加速度变大,导致平衡轴齿轮敲击,而常规单级减振器匹配呈现“此消彼长”规律,无法覆盖发动机全转速段角加速度优化目标,因此开发出双级扭转减振器,降低平衡轴驱动齿圈角加速度,可解决齿轮敲击问题;使用Simpack软件搭建了齿轮敲击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平衡轴齿轮敲击产生和传播机理,进而开发出双消隙平衡轴,通过减小啮合过程中轮齿双侧受力冲击,进一步优化了齿轮敲击噪声。结果表明,综合使用双级减振器和双消隙平衡轴可解决齿轮敲击问题,对平衡轴齿轮设计和敲击问题优化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某双输出轴式手动变速器的敲击噪声实例,阐述了敲击噪声产生的机理,应用试验手段查找变速器敲击噪声产生的原因,并分别验证传动轴刚度、离合器阻尼和双质量飞轮对敲击噪声的影响。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变速器敲击噪声的主要产生原因是发动机转速波动传递到变速器输入轴的数值较大,而采用双质量飞轮能够消除变速器敲击噪声。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某款双电机构型混动车起动异响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过程,对混动车起动异响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起动过程中动力总成本体激励导致的传动系齿轮敲击是产生起动异响的主要原因。控制发动机起动时刻曲轴位置从而减小发动机本体激励,调整系统惯量或者控制发电机在转速爬升过程中施加补偿扭矩,可以改善动力总成的转速波动,达到提升起动工况动力总成声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混动车型高压缩比三缸发动机在点火前双质量飞轮敲击问题,本文通过对发动机燃烧数据分析及双质量飞轮内部离心摆敲击能量分析,进行实物确认,最终提高离心摆内部橡胶吸能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发动机双质量飞轮启动敲击的问题,为匹配离心摆双质量飞轮在高压缩比混动发动机上的引用及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传动系扭振对发动机激励较为敏感,若引起共振,会在车内产生轰鸣声,影响车内声振舒适性。同时,也会增加变速器齿轮敲击的风险。文章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分析某款搭载E-CVT的双模车传动系扭振,即分析双质量飞轮主、次级盘角加速度波动来判断是否存在扭振风险,同时,通过能量法判断变速器齿轮敲击风险的大小,并给出优化建议,以降低变速器齿轮敲击风险。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DCT车型整车NVH测评工况中出现的变速箱齿轮敲击与路面颠簸程度相关性问题,本文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和工程师对齿轮敲击的主客观评价结果数据,应用决策树算法分析了左右驱动轮转速信号,并训练出分类器,用于该车型产生齿轮敲击颠簸路面的判断.同时基于MATLAB GUI研发了颠簸路面辨识的软件平台,用于指导双离合器变...  相似文献   

7.
(上接2006-5期) 5、发动机起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如何跨越共振点的问题,自从双质量飞轮刚开始开发的时候起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来,双质量飞轮通过采用大质量的次级飞轮而将传动链的共振频率转移到怠速转速以下,借此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8.
变速器空档异响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动机飞软角速变化率和变速器齿轮啮合状态两方面,对产生变速器空档异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当幸加飞轮质量或尺寸,减少发动机机附件对发动机角速度的影响、改进变速器齿轮等方法,降低甚至消除这种异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针对某款搭载双质量飞轮的发动机的轮系异响问题的排查过程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预选挡机制下的双离合变速器敲击特性和控制方法,分别在整车和敲击台架上评价变速器的敲击主客观表现和随角加速度变化的敲击灵敏度;其次,根据敲击灵敏度,整车扭振响应和敲击主客观结果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变速器输入轴角加速度的无敲击扭振阈值。在相同整车上分别评价不同扭振和敲击的被动控制措施,包括离合器式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以及离合器微滑摩和离心摆吸振器与扭转减振器的组合方案。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预选挡显著改变双离合变速器的敲击特性,在某一激励幅值时产生敲击突变现象。整车试验结果表明离合器式和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无法满足双离合变速器加速工况无敲击扭振阈值要求,在低转速段产生明显敲击;离合器微滑摩和离心摆吸振器与扭转减振器组合方案的输入轴角加速度幅值满足无敲击扭振阈值要求,消除了双离合变速器动力系统存在预选挡时的加速敲击。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叉车柴油机齿轮室总成在常用工作转速条件下产生异响的实际问题,给出了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谱分析技术与有限元计算模态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异响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台架试验分析,提取了齿轮室总成异响与其激励源响应的时频相关特征,找到了引起异响的原因:齿轮室总成固有频率与柴油机宽带激励频率相吻合,产生了结构共振;通过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识别了不同装配条件下齿轮室总成的固有特性,确定了导致结构系统共振的薄弱环节。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齿轮室总成局部结构刚度,提高其固有频率,能消除齿轮室总成异响。  相似文献   

12.
, 《汽车与配件》2013,(3):46-49
双质量飞轮(DMF)随着车身重量的减轻以及风洞试验后进一步优化的车身,现代车辆的风噪明显减小。由于自然阻尼不充分导致的噪声源的增加使得其他噪声变得明显。流线型的车身设计、极低转速的发动机、五六档变速器以及稀油的使用,也助长了这一现象。而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周期性的燃烧过程导致了传动系的扭转振动,由此带来的变速器振动异响和车身噪声,也会有损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赵忠伟  张晓明 《北京汽车》2021,(4):24-29,33
介绍DCT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双离合器变速箱简化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齿轮敲击产生的机理以及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容易产生齿轮敲击的原因,通过对踩松加速踏板时双离合变速箱齿轮敲击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说明利用标定(发动机扭矩控制、变速箱离合器和换挡控制等)手段改善齿轮敲击激励源和产生过程,提供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解决敲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某4缸柴油机在1000~3800r/min转速范围内产生的敲击异响展开研究。首先对发动机整机进行噪声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异响噪声源进行了阶次分析和小波分析,判断该发动机异响是由于曲轴存在328.1Hz的弯曲模态,在受到曲柄连杆机构运动激励后,产生的结构噪声传递到机体表面,主要由前端罩盖等部件向外辐射引起。接着,对传递路径进行优化,以正时罩盖模态频率为优化目标,将正时罩盖一阶模态频率由330.7Hz提高至449.9Hz。最后,将改制样件安装到发动机进行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敲击异响在250~400Hz频率范围内的声能量平均降低了3.6dB,在1000~3800r/min转速范围内,250~400Hz频段下的噪声总值平均降低了2.4dB,同时满足了整车的主观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5.
故障现象 车辆以80km/h~130km/h的速度行驶时“耸车”。 检查分析 试车验证故障现象。发现该车当以80km/h~130km/h的速度行驶时确实“耸车”.类似于自动变速器阀体损坏时造成的症状.同时还伴有轻微的“铛、铛”异响。对该车的半轴及发动机上容易引起耸车的相关部件进行认真检查,未发现异常;更换自动变速器阀体后试车,故障依旧。再次仔细侦听异响发出部位,发现异响来自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部位。根据异响发出部位。怀疑故障可能是双质量飞轮引起的,于是拆下自动变速器后将双质量飞轮拆下,发现双质量飞轮螺栓孔错位严重(图5),看来故障就是因此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款正在研发阶段的增压发动机在久置后冷起动的工况下发动机敲击异响问题,基于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噪声和振动信号,运用小波变换和角度域分析方法识别敲击噪声产生的原因为张紧器限位卡环敲击液压张紧器壳体;从润滑系统、正时系统动力学特性和密封等方面系统地研究张紧器敲击的机理。据此提出了提高张紧器内弹簧刚度的方案彻底解决该发动机久置起动异响问题。  相似文献   

17.
车型:高尔夫6,发动机号为CLR503840。V/N:LFV2B21K7A×××××××。行驶里程:60000km。故障现象:凉车起步时变速器有异响,当挂入D挡和S挡时异响消失。其他挡位P、R、N挡均有异响。故障诊断:通过现场测试诊断,根据经验分析产生该异响原因:1.飞轮缓冲片产生异响。2.双离合器导致异响。3.双离合器轴承垫片产生异响。4.变速器内部产生异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研究了具有分段线刚度的双质量飞轮在扭转振动过程中的非线性振动特性。首先建立双质量飞轮分段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平均法得到系统响应在周期激励下的一次近似解,以及系统幅频特性函数;然后以实际双质量飞轮参数为例,分析各参数对幅频特性的影响;最后利用AMEsim软件对单级刚度和两级刚度双质量飞轮在不同工况下的减振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法适用于双质量飞轮的非线性振动分析,同时系统幅频特性曲线在分段处具有向高频拐弯的特性,非线性特性可以降低系统共振峰值,仿真结果也表明两级刚度双质量飞轮在点火、熄火工况下第二质量转速波动和角加速度值要比单级刚度小。  相似文献   

19.
汽车起动机也称起动马达,它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附件。发动机每次起动都需要由起动机来带动。汽车起动机驱动保护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在发动机起动时将起动齿轮与发动机的飞轮齿环顺利接合,在发动机起动后及时分离。它由传动叉、起动齿轮及电枢轴等组成。一、起动齿轮与飞轮齿环的理想接合与分离起动机运行可的转速很高(空载转速大于5000转/分),如起动齿轮在高速旋转中与飞轮齿环接合,必然会产生齿轮间的严重撞击。因此起动齿轮与飞轮齿环的理想接合应为“先接合后运转”,也就是要求起动齿  相似文献   

20.
某型号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在动总台架及整车试验过程中发生P1电机输入轴断裂的问题,在排除电机输入轴本身强度问题的基础上,首次发现在P1电机连续短时起动发动机过程中存在双质量飞轮(DMF)的共振并圈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维动力学仿真模型,验证了双质量飞轮的共振并圈现象,发现该现象导致电机输入轴产生的转矩为正常起动过程中转矩的5~6倍。最后提出一种优化起动过程的控制策略,解决了双质量飞轮的共振并圈,进而解决电机输入轴的断裂问题,同时也优化了整车起动过程的NVH性能。这为混合动力系统开发过程中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