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今,赛车座椅要符合舒适、安全、高强度、轻量化的要求,人机工程学因素往往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法,因此,遵循人机工程学原理是设计优秀赛车座椅、占有市场的先决条件。但是在传统方法中,往往使用一定的实体样品进行试验来探究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实际质量。在当今环境下该方法缺乏竞争力,经济投入较大且实验结果繁多,分析复杂,费时费力。文章应用人机工程学对赛车座椅进行设计,应用UG软件进行座椅建模,应用ANSYS软件优化调整以得出赛用座椅的较优方案来快速验证设计方案,缩小实体试验中产品材料和造型参数的范围,达到节省产品研发时间和降低试验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仅作为代步工具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驾驶者对于汽车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设计开发过程中,人机工程学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对汽车驾驶室座椅的设计提出了建议,供汽车设计师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的发展和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座椅舒适性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座椅舒适性主要包括静态舒适性、动态舒适性(又称振动舒适性)以及操作舒适性三方面内容。本文就座椅的静态舒适性展开研究,以人机工程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人机工程学与汽车座椅舒适性的关系,以接近人机工程学要求来保证汽车座椅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客车相关法规和人机工程学,对大客车驾驶区进行布置和乘客区座椅进行不同方案的布置设计,并对各种座椅布置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还对客车的地板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要求,选择相应的座椅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人机工程学对驾驶室设计的要求,着重分析了H点高度、方向盘、座椅靠背角对驾驶舒适性的影响。提出了轿车驾驶室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并用实际车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汽车驾驶座椅舒适性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了驾驶疲劳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从座椅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两方面论述了汽车驾驶用座椅舒适性的人机工程设计的要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叉车座椅设计的问题,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从驾驶员生理特性和作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其舒适性的原因,再从坐姿舒适性、振动舒适性、操作舒适性方面提出叉车座椅的设计方法,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8.
张程 《汽车文摘》2023,(4):35-39
随着消费者购买第2辆汽车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对汽车驾乘舒适性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对座椅的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汽车座椅系统设计没有全面考虑用户的休息情景,造成后期乘坐体验舒适性差。通过前期传统座椅布置设计分析,制定零重力座椅人机布置要求,校核零重力座椅布置优化设计参数,总结了座椅设计开发优化方法。通过改善零重力座椅的人机参数,增添更多座椅使用模式,确保驾乘人员乘坐舒适并成功应用于整车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9.
人机工程学在轿车车身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车身的主动与被动安全两个方面,分别概述了人机工程学在轿车车身结构、车灯、方向盘、座椅、视野和制动稳定性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提高汽车正面、侧面、后面碰撞保护能力以及车顶耐撞强度的一些方法,介绍了世界各大著名汽车公司的最新相关产品。最后,预测了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安全车身结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该文提出了现代叉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分析了叉车的人机系统的组成.并分析了影响叉车作业的人的因素,最后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
客车座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体工程学分析,探讨了客车座椅的外形曲线、体压分布和几何参数等问题,提出了客车座椅的设计必须和人体工程紧密结合,依据人体的基本尺寸、生理特性和心理反映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2.
人机工程学理论是叉车主动安全性设计的基础,叉车的主动安全性设计应以驾驶员为核心。设计叉车操纵、显示装置、驾驶视野、座椅位置、护顶架等时,应对人体测量数据、人的视觉特性、人体生物力学特性等进行研究,以提高叉车在使用中的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工程机械的先进结构,依据人机工程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着重以总体布置、驾驶室和司机座椅、操纵机构和信息显示装置几方面做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铃木IONIS燃料电池车的外部车身造型充分体现燃料电池的洁净性,在车身外部映射出燃料电池由氢与空气进行反应而生成水的生动形象。其内部布置宽敞,线控电子调节的驾驶员座椅大大拓宽车内空间,按照人机工程学原理而设计的仪表板实现了清晰而易于操作的驾驶室模块设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乘坐舒适性是汽车座椅的重要性能,它包括静态舒适性和动态舒适性。设计座椅的位置,满足以驾驶员为中心的人机关系和坐姿要求是座椅设计的前提。提出了座椅位置及其调节范围设计的有效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CAD系统,可以帮助厂商明确座椅位置设计的要求,并获得一系列信息,为汽车生产商和座椅供应商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对话工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汽车内饰的造型创意设计,进而从人机工程学角度研究对汽车造型的影响,总结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汽车基础学科,它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出发,研究人和车使用环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并使人机系统工作效能达到最佳。而在汽车内饰造型设计中应用人机工程学,就是以人为中心和美学的完美融合,创造一个舒适的、方便可靠的乘坐环境和驾驶环境。文章就汽车内饰造型设计和人机工程学的关系和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汽车的代步功能,越来越多地追求驾驶的操纵性与舒适性,人机工程学理论在汽车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文章主要阐述了人机工程学概念以及人机工程学理论在汽车信号灯设计、仪表盘设计、方向盘设计、汽车座椅设计、操纵装置设计及安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驾驶员座椅位置更加符合目标人体,本文提出一种方法,该方法依据目标人体的关节尺寸,制定相应的舒适坐姿,确定专属H点,从而确定符合目标人体的座椅位置。依据定制化的驾驶员H点位置,可以有效的评估目标人体的人机性能,进而合理的设计车身结构以及车内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9.
根据军车逃生窗盖的结构特点,研究扭杆臂、转动角,扭杆力矩、逃生窗重力矩关系,建立逃生窗翻转模型,并进行匹配性设计;确定扭杆最终设计参数。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最大操作力计算,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提供了一种扭杆翻转的设计思路,以获得舒适逃生窗盖翻转操作。  相似文献   

20.
汽车驾驶座椅舒适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华珍 《上海汽车》1997,(12):19-21,25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汽车驾驶座椅的舒适性要求,提出了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学要求,可为汽车驾驶座椅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