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动变速器换挡机构的建模和结构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车型平台在更换变速器过程中的换挡机构参数设计问题,利用ADAMS/View建立了自动变速器换挡操纵机构平面运动学模型,并将变速器换挡臂长度和初始位置以及变速器端换挡推拉索的球铰点坐标等关键结构变量参数化,取换挡操纵机构设计更改时换挡手柄行程变动最小作为目标进行优化.与原平台设计相比,优化后的方案仅改变N、D两个换挡手柄挡位就能满足与新变速器换挡的匹配要求,并在实际车辆上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建立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系统仿真模型,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开发了换挡控制器。应用仿真软件对装有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进行了整车动态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具有和传统自动变速器相近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动力由行星齿轮输出端通过一对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传递到输出轴,控制制动器换挡。基于SIMPACK软件平台,建立变速器的仿真模型,依据仿真模型对车辆的起动、换挡动态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变速器起动时扭矩增长可控,换挡过程动力不中断。  相似文献   

4.
军用重型牵引车在野战下使用条件恶劣.变速器负载大、挡位多、选换挡操纵复杂,大大增加了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对车辆行驶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如果采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对传统的重型车手动变速器通过电控改进,在车辆基本不改变原车结构和各总成零部件的前提下,将配备手动变速器车辆的离合器操纵总成和换挡操纵等零部件替换为必要的控制和执行机构,  相似文献   

5.
<正>前言当评估重型商用车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性能时,了解其性能和表现至关重要。换挡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驾驶感受、加速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整体驾驶舒适性。因此,开发一种准确的评估方法来衡量重型商用车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性能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种评价方法,旨在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框架来评估重型商用车手动变速器的静态换挡性能和动态换挡性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装备多挡变速器的纯电动汽车可以降低车辆对于电机性能的要求,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多挡化渐渐成为一种趋势;因此为实现纯电动汽车自动变速器快速、平稳、可靠地换挡,本文对纯电动汽车变速器换挡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对当前市场上常用的两种换挡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和对比,并在实车上进行测试和验证,列出了当前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凭借传动效率高、换挡速度快、驾驶体验好、使用油耗低等诸多优点,双离合变速器发展势头迅猛,搭载双离合变速器的车辆越来越多。随着车辆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的增加,双离合变速器售后维修市场潜力巨大。常见的双离合变速器故障有换挡异响、换挡冲击、无法换挡等,其主要原因为双离合器故障和机电控制单元故障。  相似文献   

8.
<正>一、测试目的变速器换挡性能主要指标有换挡频率、换挡成功率、不同挡位的换挡时间和换挡时机等,AMT(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性能指标参照驾驶员熟练操作手动挡变速器的换挡性能,所以,测试手动挡变速器换挡性能在AMT的开发过程中对于AMT换挡性能的改进、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测试手动挡变速器的换挡性能目的就是将AMT的换挡性能提高到手动换挡性能的水平。本次试验是在福田重卡上对手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作图法,基于车辆的整车参数、发动机特性参数、变速箱参数,对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换挡曲线进行了设计;并根据驾驶经验对换挡曲线进行优化。通过仿真计算表明,动力性换挡曲线使车辆具有较好的加速性能;在整车循环工况下,经济性换挡曲线使车辆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1.串行数据和换挡模式开关(图1)换挡模式开关:允许驾驶员选择2种不同的换挡模式,运动模式和经济换挡模式。在变速器控制模块(TCM)中对运动模式编程后,提高了变速器管路压力并扩展了换挡点,增强了车辆操控性能。在经济模式下,变速器控制模块使用标准编程,允许正常管路压力和换挡。运动模式开关是位于或接近电子PRNDL总  相似文献   

11.
针对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在油门踏板快速松开时的意外换挡问题,通过采集车速、油门和制动信号并结合2参数换挡规律,找到了该车辆意外换挡的原因.对该车TCU换挡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建立整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以实车采集到的油门、制动信号作为模型的输入量进行了仿真试验,并通过实车试验对优化后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策略...  相似文献   

12.
《车时代》2007,(1):118-119
DSG变速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具有革命性的变速器系统,大众新代DSG变速器采用了双离合器和6前速的传统齿轮变速器作为动力的传送部件主要与高扭矩的发动机配合使用。DSG变速器旨在满足消费者对驾驶运动感和车辆节油的双重要求,为那些酷爱手动变速器的驾驶者们提供了最佳选择。DSG带来低油耗的同时车辆性能方面没有任何损失同样具有出色的加速性和最高时速,并且与传统自动变速器一样可以实现顺畅换挡.不影响牵引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轿车自动变速器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宁 《汽车工程》2003,25(1):34-38
自动变速器作为现代汽车传动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总成,对车辆诸多性能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轿车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无疑反映了当今该项技术的潮流,自动变速器技术正朝着结构多挡化、性能高效化、换挡智能化和舒适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轿车换挡规律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TU3.2电控发动机的稳态特性、变速器设计参数和富康轿车整车参数,设计了该车动力性换挡规律和经济性换挡规律,在转鼓试验台上进行了ECE15工况下的换挡规律优化试验,并对换挡规律台架优化试验方法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经济性换挡规律使得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得到改善;动力性换挡规律具有良好的动力性,换挡前后加速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故障现象,主要表现为车辆在起步时,由停车挡(P)或空挡(N)挂入前进挡(D)或倒挡(R)时,车辆出现较严重的振动;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自动变速器升挡瞬间车辆有较明显的冲击感。造成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的主要原因有发动机怠速过高,主油路压力过高,换挡执行元件严重磨损,阀体及蓄压器有故障,换挡电磁阀有故障,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有故障,自动变速器油液不足或品质不良等。下面结合案例探讨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装备6挡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制定了传统两参数综合换挡规律,并分析了在该换挡规律控制下,车辆行驶在城市拥挤道路、紧急制动、加速超车、弯道和坡道等特殊工况时出现不合理换挡现象的原因。为减少不合理的换挡,综合考虑行驶环境和驾驶员意图,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传统两参数换挡规律的在线修正换挡规律。最后通过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对比了传统换挡规律和在线修正换挡规律在上述特殊工况下的控制效果,验证了在线修正换挡规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手动变速器汽车在使用时换挡频繁,换挡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驾驶员对车型的评价.本文从静态换挡、动态换挡等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对手动变速器换挡性能评价的方法,并提供了目标参考值.  相似文献   

18.
<正>1部分采用09E(6HP26)、09L(6HP19)自动变速器的奥迪轿车换挡舒适性差的技术通报1.1涉及车辆采用09L(6HP26)和09E(6HP19)自动变速器的奥迪A4、A6和A8轿车。1.2故障现象换挡舒适性差,如换挡生硬等。1.3故障原因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自动变速器内的离合器性能会发  相似文献   

19.
对于全自动泊车系统搭载的线控换挡执行机构,由于制造、装配误差会导致线控换挡执行机构装配于变速器后的R、N、D位置可能会与实际情况有偏差,从而影响变速器性能,所以从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线控换挡执行机构下线学习算法,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算法模型,并开发了线控换挡执行机构控制器软硬件。通过仿真分析与实际台架测试表明,该下线挡位位置自学习算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到精确的R、N、D挡位位置,不仅满足了车辆下线对时间的严格要求,还满足了变速器换挡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拥堵工况下车辆自动变速器频繁换挡的问题,选取车辆平均车速、平均节气门开度和采样时间内制动踏板作动次数为评价因子,建立T-S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拥堵工况辨识,提出基于拥堵工况辨识的车辆自动变速器分层修正控制策略;将车辆自动变速控制分为上层辨识决策层与下层换挡执行层,上层采用T-S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拥堵工况辨识与换挡修正决策;下层接收上层修正控制指令执行换挡修正。仿真与实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TS模糊神经网络可准确识别拥堵工况,基于拥堵工况辨识的车辆自动变速分层修正控制策略可有效避免拥堵工况时频繁换挡,减少换挡执行部件和制动系统的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