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了对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文章在大量试验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和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为核心的电池组温度监控系统,可以实现电池组温度的实时监测与采集,采集得到的数据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利用LabVIEW图形界面可以实时显示温度的变化过程。试验证明此系统工作迅速可靠,能够较好完成电池管理系统温度参数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正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原理上有较大的区别,新能源汽车由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组成,而传统汽车只有低压系统。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系统包括充电系统、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系统(动力电池组)、动力系统和其他高压元件。因此,高压系统里500V以上和上百安培的电流都是对汽车高压部件运行、维护及维修安全的一种考验。因此,高压互锁是新能源汽车电气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趋势以及电池管理系统在其中的重要性。随着环保需求的提升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未来交通的主流。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的平稳、安全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任务导向模式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战和创新思路。通过设计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培养他们的协作和交流能力,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汽车实时监控系统由国家标准GB/T32960—2016定义,是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水平,推进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要手段。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分支,在现行国标GB/T32960—2016框架下对其数据采集的要求与实际工程应用有较大偏离。为了更好地反映燃料电池汽车尤其是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状态,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实时监控系统在燃料电池汽车上的相关实施方法,以推动国家有关标准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电控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三大关键技术之一,相对于电池和电机技术成熟度更低,对外进口依赖度更高,因此对实现自主研发生产的要求更为迫切。文章以电控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专家访谈以及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从技术、产品(产业链)、市场和资金投入四个维度来分析我国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现状。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教育技能大赛设备提供商新能源、智能网联、商用车教学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陕西天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交通运输类实验实训设备的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课程与教学资源、教学软件开发和师资培养,高(职)校实践基地建设,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试点等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拥有"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纯电动车空调的展示平台、能量回收系统实训台、纯电动车降温装置、汽车防盗系统、教学用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模型、纯电动汽车电池组温控系统"等专利证书。拥有"新能源汽车教学仿真系统、汽车构造与维修教学交互式系统、整车电器教学互动平台、汽车维修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现代学徒制数字化教学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池管理系统中被动均衡和主动均衡的效果比较,阐明主动均衡可以大大减小电池组中单体电池一致性的差异,从而提高电池组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电池管理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管理系统,是新能源汽车能源供应和传输的主要部件, 为汽车提供了可靠的动力来源。从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现状及意义出发,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探究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以期为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及其均衡模块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单体电池性能的不一致性造成的不利影响,设计了电池管理系统及其均衡模块.该系统采用单片机,对电池组参数进行实时精确采集并分析处理,再通过控制电路实现电池组的均衡充放电.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使电池进行均衡充放电,而且能对电池的不一致性进行有效补偿,使各个电池都发挥出最优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准确估测荷电状态(SOC)和电池均衡管理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也是优化系统能量管理,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关键,对电池的储能至关重要。详细介绍主要SOC的估测方法和电池均衡管理方法,并对其优劣性进行分析与阐述,通过文献综述与对比分析为电池组在使用时提出理论依据与维护措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便捷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文章在大量数据采集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数据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为核心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可对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组各项参数同时进行采集,并应用CAN总线实现了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的通信,最后通过串口与LabVIEW接口通信,实现数据的读取,试验表明,此系统能准确地采集各个电压信号,工作迅速可靠,为电池管理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能源储备的减少,新能源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电池状态SOC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对新能源汽车电池SOC的研究现状、主要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同时,针对当前存在的挑战和研究热点,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陈佚  朱成  刘頔 《时代汽车》2021,(8):83-84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得到各界的关注。而电池组是目前决定新能源汽车性能和续航能力的重要部分,因此提升动力电池的性能和确保电池组的工作可靠性、安全性是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键研究课题。从目前的技术来看,冷却系统又是决定了动力电池性能的关键技术,所以本文通过对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作用以及四种冷却技术特点出发进行分析,探究冷却技术对动力电池的性能影响,从而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研究提供一点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也逐渐增大。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中最重要的零部件,它的寿命和使用效率决定了汽车使用性能。其中对电池寿命影响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它的工作温度,为了使电池始终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电池的热管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技术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XC164CS单片机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Infineon公司16位高性能单片机XC164CS为控制核心、针对混合动力汽车镍氢动力电池组的电池管理系统.分别对构成电池管理系统的微控单元模块、检测模块、驱动模块及通讯模块进行了说明,从硬件设计角度进行了分析.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动力电池组充、放电智能化控制,能够实时检测电池组的电压、电流、温度等信号,并能根据这些信号通过SOC算法估算电池组剩余电量.  相似文献   

16.
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其是促进新能源汽车安全行使的重要保障。文章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故障,并针对故障提出解决和维护的有效方法,实现汽车的高效使用。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电池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池组在电动汽车上应用存在的安全和价格问题。价格和电池组的寿命有关,而寿命由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决定,单体电池一致性同样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充放一致性,因此解决电池管理系统成了电池组使用的重中之重。文中同时提出了电池组安全性设计五开关。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电动汽车电池系统轻量化设计要求,提高锂离子电池组能量密度,对电动汽车电池 组热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有效散热和通风等方式,可提高电池组性能,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分析了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结构与电池单体热特性,通过调整电池组结构,评估电池组整体温 度场,以期为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对车辆的续航里程、稳定性和驾驶体验有较大影响.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历来重视汽车电池的研发和电池技术水平的提升工作,且取得了一定成绩.根据文献可知,新能源汽车电池中的"超级电池"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自我休眠等功能,能够降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时间,解决了车辆的续航问题.阐述并分析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电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动态,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度有效的热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电池组的工作温度范围,对于保证电池组的电性能、均一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技术环节。选择某纯电动轿车用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为对象,利用Icepak软件对其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分析。仿真分析与实测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Icepak能够有效模拟电池组的温度场及流场,可以作为一种温度试验仿真技术用于电池组的热管理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