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整治建筑物工程,位于长江口南港北槽段水域,工程主要由分流鱼嘴、潜堤3.2公里、南导堤20公里、北导堤12.72公里和总长9.17公里的6座丁坝等组成。一期工程结束后,长江口通航水深可达8.5m,便于集装箱船舶进港,促进上海国际经济、贸易、商业大都市的建设,带动  相似文献   

2.
建设中的长江口深水航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确定在长江口北槽采用双导堤、丁坝结合疏浚的工程措施,分期将原依靠疏浚维护的7m航道增深至12.5m。一期工程整治建设物采用了袋装砂堤心斜坡堤和半圆体混合堤等新型结构,开发了专用软体排铺设船和抛石整平船等新型作业船舶,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实施了严格的动态管理,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3.
<正>12月29日,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南槽一期工程位于长江口南槽航道上段,上游顺接长江口深水航道分流鱼嘴南线堤,堤身沿江亚南沙南缘向下,总长约16 km,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沿江亚南沙南缘向下游建设1条护滩堤,以及护底、堤身范围的灯桩基础(不含灯桩)。工程主要采用半圆形混合堤、袋装砂斜坡堤、抛石斜坡堤3种堤身结构形式,工程合同总额约为10. 2亿元。  相似文献   

4.
李涛 《珠江水运》2023,(4):55-57
2019年1月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开工实施,将通过实施整治建筑物控制河势,并疏浚建设6.0m水深航道,其后每年随淤随挖,长期实施维护疏浚。长江口2019-2021年航道维护A标工程中,在南槽6.0m基建疏浚开始之前仍由该工程的承建单位负责南槽航道5.5m的维护任务,为响应国家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要求,综合南槽区域环境、疏浚土源特性,鉴于南槽航道疏浚土泥沙特性满足航道整治建筑物筑堤袋装砂充填料的要求,因此,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南槽航道整治一期工程,长江口南槽航道维护过程中采取了新的施工工艺,通过耙吸船抽砂装驳,进行整治建筑物工程中袋装砂斜坡堤段的筑堤材料的充填使用。  相似文献   

5.
半圆体堤身结构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整治建筑物一期工程实践及有关模型试验,对半圆体结构进行优化、比选,提出了充砂半圆体混合堤新型结构型式,使之适用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中,同时使工程造价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河段护滩限流工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是长江口深水航道上延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南北港分汊口河势控制的关键工程。根据现场水沙测验和地形监测资料,从治理工程实施前后汊道分流比、河床冲淤变化、航道条件以及工程结构稳定性等因素入手,初步分析了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效果显著,南北港分汊口河段局部河势向不利方向发展的态势基本得到遏制,宝山南、北水道航道条件明显改善,整治建筑物结构安全稳定,总体达到了预期的治理目标,有利地保障了10.5 m深水航道稳定运行,同时也为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南、北导堤一期及二期工程部分标段半圆型沉箱导堤结构的一系列试验研究成果。有关研究成果为设计方案的优化和结构计算提供了依据,并成功地应用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3月29日,随着长江口南槽航道96座导助航标志调整和设置工作的结束,该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的第一阶段航海保障工程圆满收官,这是继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后,按照长江口"一主两辅一支"航道体系的总体规划实施的又一重大航道整治工程。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预测和减淤措施问题,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根本性问题.对于影响深水航道回淤的二个主要因素(长江口特别是北槽的长期演变趋势,以及航道所在水域的地形及水、沙运动情况)应及时加以分析和控制.在确保总体河势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正确预测航道的回淤量及其分布,是工程建设方案论证和制定疏浚维护方案的重要依据.通过一期治理工程的实践,在8.5m航道的成槽及维护方面积累了经验,航道的减淤措施也可基本概括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整治建筑物稳定北槽的河势,调整并稳定流场和地形,并挡沙入北槽;二是正确确定航槽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航道通航标准和施工工艺,提高维护疏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作为“十三五”期全国重点水运工程项目,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于2020年6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利用南槽6 m航道基建性疏浚工程现场资料分析表明,工程实施过程中南槽6 m航道基建性疏浚取得预期效果,主要呈现5个特点:1)疏浚施工方案合理可行,基建期疏浚工程量与设计预期基本相当;2)新航槽尺度如期实现疏浚贯通,沿程成槽效果有所差异;3)疏浚施工过程管控规范,克服作业水域通航密度高等多项施工难点;4)疏浚土处置合规且部分用于整治建筑物袋装砂充填料,弥补短时用砂不足;5)南槽5.5 m临时航道及时疏通,确保施工期船舶通航安全。同时展望南槽6 m航道运行维护管理要点和后续进一步开发治理设想。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预测和减淤措施问题,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根本性问题。对于影响深水航道回淤的二个主要因素(长江口特别是北槽的长期演变趋势,以及航道所在水域的地形及水、沙运动情况)应及时加以分析和控制。在确保总体河势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正确预测航道的回淤量及其分布,是工程建设方案论证和制定疏浚维护方案的重要依据。通过一期治理工程的实践,在8.5m航道的成槽及维护方面积累了经验,航道的减淤措施也可基本概括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整治建筑物稳定北槽的河势,调整并稳定流场和地形,并挡沙入北槽;二是正确确定航槽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航道通航标准和施工工艺,提高维护疏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5):392-392
据报道,南通海事局近日向江苏省长江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施工单位发放了通州沙整治工程的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标志着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施工正式开始。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河段上起南通天生港区华能电厂5万t级煤码头,下至太仓荡茜闸,与长江口深水航道向上延伸至太仓航道工程上游端衔接,河段全长约56km。  相似文献   

13.
《水道港口》2006,27(6):367-367
交通部于2006年11月22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了长江口深水航道南北港分流口河段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潜堤工程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据悉,南北港分流口河段是长江口的第二级分汉,对长江口整体河势及宝山水道的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交通部提出的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的基础上2010年实现-12.5m深水航道延伸至太仓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唐晓峰 《水运工程》2013,(4):187-191
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潜堤工程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不利河势变化影响,其整治建筑物局部余排外侧冲刷持续发展,影响了结构的安全稳定.为确保治理效果而实施了本次防护工程.在总结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现场水流条件分析及典型施工,在船机设备、软体排加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改进,首次在长江口水深30m以上的深水区成功实施了砂袋抛填及软体排铺设,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北导堤袋装砂堤心斜坡堤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6.
陈中  刘璐 《水运工程》2018,(3):99-105
利用实测水下地形资料,结合数学模型研究成果,分析南槽江亚南沙演变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江亚南沙沙头窜沟发育,江亚南沙下沙体整体向下游淤涨,5 m沙尾下延成为南槽5.5 m航道维护困难段,同时江亚北槽冲深发展,主要是由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南导堤封堵原九段沙窜沟以及南槽主槽与江亚北槽之间存在的水位差,南槽河床持续发展的结果。随着江亚南沙头部窜沟、江亚北槽的发展、贯通,南槽河段将形成新的分流支汊,对南槽整体河势、航道治理不利。  相似文献   

17.
《水道港口》2007,28(2):149-149
长江口三期工程科研项目“长江口航道三期工程航道冲淤及减淤方案研究”、“长江口北槽12.5m航道通过能力研究”、“长江口三期工程河床演变分析研究”和“长江口航道信息平台开发”等4个专题的工作大纲在2007年3月份已通过了交通部专家审查。据悉,长江口航道冲淤及减淤方案研究通过对流场、泥沙场变化对深水航道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有关解决方案,对保障三期工程顺利实施将起到积极作用。对长江口北槽12.5m深水航道通过能力进行研究,将为科学评估三期航道治理工程实施后长江口深水航道的通过能力,充分利用航道资源以及长江口航道发展规划及航道的科学管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良奎 《水运工程》2000,(12):18-20
介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北导堤袋装砂堤心斜坡堤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9.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已形成了我国独创的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全套先进技术。一、二期工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在长江口总体河势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可选择北槽先期进行工程治理的论断;提出了稳定分流口、利用落潮输沙、采用中水位整治及宽间距双导堤加长堤坝群结合疏浚的总体治理方案。整治建筑物大量采用了新型结构;水上施工全部采用了首创的大型专用作业船,并相应开发了成套施工新工艺。  相似文献   

20.
长江口一期治理工程局部地形冲淤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敏  阮伟 《水运工程》1999,(10):40-47
主要论述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从事预研和跟踪监测局部冲淤的研究机制及决策程序;长江口一期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局部地形冲淤的分析与控制;动态预控治理效果的决策过程,使实施整治工程时的河床冲淤调整向最有利航槽水深增加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