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齿轮齿条是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工作过程中力和力矩承载的关键部件,其刚度条件是转向器设计的重要基准。针对轮齿齿条式转向器的力学性能,文章运用Catia建立了齿轮齿条三维实体模型,随后利用HyperMesh进行网格划分,最后导入Abaqus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齿轮的最大应力189.2MPa,齿条的最大应力为86.59MPa,齿轮和齿条的应力均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在转向器某些参数给定的条件下,利用齿轮法线法,由齿轮齿面数学方程导出了满足给定变速比特性与普通螺旋圆柱齿轮相关轭的齿条齿面数学模型。此模型不仅是齿条齿面几何参数,而且还是变速比齿轮齿条传动副的齿面压力角、重合度、齿面滑移率、齿面曲率、齿条螺旋角等重要参数的计算依据。它为该型转向器齿轮齿条传动副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该型转向器的齿条齿面专用加工机床、刀具、模具及检测设备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此模型曾用于变速比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齿轮齿条传动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其结果,齿条齿面主要几何参数均与变速比齿条样品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某一汽车的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驾驶员紧握转向盘的情况下,把车辆前轮在冲击载荷下产生的偏转角作为输入,转向器动力缸左、右腔油压、转向阀进油油压与转向盘转矩作为输出,研究在前轮转角输入下转向器油压的变化与路感反馈。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进而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在我国汽车转向器生产中尚是一支新军,但正以迅猛的姿态茁壮成长。本文主要就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发展,国内外生产现状以及结构等作简要的介绍。一、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发展简况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最早出现于1902年,当时由于其本身结构不够完善,整车布置的限制以及道路条件差等因素,导致路面反冲激烈,噪音较大以及转向性能较差等缺陷,使  相似文献   

5.
一、齿条齿轮式转向器仅仅几年前齿条齿轮式转向器(简称齿条转向器)多数还只用在赛车上,原因是重量轻、动作直接、体积小和安装容易。这种转向器也可改装以实现动力转向。由于以上特点,现在已被认为是汽车上最简单的转向器,并扩大使用在多数小型的轿车上。例如我国与西德大众汽车公司协作生产的“桑塔  相似文献   

6.
唐天元  贾巨民 《汽车工程》1991,13(2):116-12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广泛应用于轿车、微型和轻型汽车,而传动采用变速比则能兼顾汽车转向轻便性与操纵灵敏性的要求。本文把共轭曲面原理用于变速比齿轮齿条传动的啮合分析,在已知齿轮齿面方程和速比曲线的情况下,推导出了齿条齿面的求解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为这种转向器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在国内外的生产、使用概况,并提出了近年来对这种转向器的研究方向。文中简要地介绍了它的结构,详细地叙述了转向器的设计,推导出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列出齿轮齿条的几何参数及其计算公式,以及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公式。还介绍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第一台“现代化”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在1885年首次被应用在西德的“本茨”汽车上,并曾被应用于1905年的美国“凯迪拉克”汽车和以后的许多其它汽车上。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问世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其结构与性能也已不断获得完善与提高。迄今为止,汽车上所应用的手动转向系不外乎有两大类即齿轮齿条式转向系与摇臂式转向系——一种由转向摇臂作为其最终输出元件的转向器如循环球式转向器、球面蜗  相似文献   

9.
依维柯“S”系列轻型汽车采用了齿轮齿条式机械转向器或齿轮齿条型液压助力转向器。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两侧.为了保护运动齿条裸露表面不受外界侵蚀,装有可伸缩的防尘套。这两只防尘套,一是防止大气中灰尘沾附在光洁的齿条上,二是避免泥浆水分直接溅泼在齿条上,三是防止碎石对齿条的撞击,四是保护齿条上高级白色润滑脂的正常工作。因此,防尘套的橡胶材质不仅要有来回伸缩的耐疲劳性.而且还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依维柯S系列汽车转向系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它主要由方向盘、转向柱、转向器、传动齿条和转向轮等部  相似文献   

11.
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EPS标定是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而转向器齿条力是EPS标定的一个重要参数依据。由于齿轮、齿条的结构形式导致直接测试齿条力难以实现,因此将齿条力测试转化为转向横拉杆力测试。通过电阻应变计(应变片)和力传感器两种不同方式在同一试验车辆上对转向横拉杆的受力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转向横拉杆的受力及转向横拉杆与齿条轴线的空间夹角关系,计算出各工况下的最大齿条力。结果表明:以上两种方法具有合理性,并都适用于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齿条力测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华利厢式微型货车转向系的分析,确定了作用在转向器齿轮上的扭矩和齿条上的横拉力,并对该齿轮、齿条进行了强度的设计计算,还与日本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汽车转向的轻便性和机动性,本文概要地论述了一种效率高、性能良好的新式转向器——变速比循环球转向器的设计原理。重点说明转向器中变速比扇形齿轮和齿条的啮合原理,包括变速原理,变速齿轮的选择,滚动节线的建立,齿形的确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剑锋 《长安科技》1999,5(2):36-37,41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运动学原理,推导了运动学参数的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一、转向系的结构与技术参数(一)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桑塔纳2000型轿车的动力转向是在原机械式齿轮齿条转向器基础上增加了储油罐、液压泵、控制阀及动力缸。转向器和动力缸、控制阀组合成一体,  相似文献   

16.
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变速比传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巨民  张蕾 《汽车技术》1995,(12):12-15
对汽车转向系杆系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采用定速比传动的缺点及采用变速比传动的必要性。讨论了手动及动力转向器变速比曲线的选择原则及方法。剖析了国外为夏利轿车转向器设计的速比曲线,给出了其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Matlab编程,在满足理想关系式且外轮转角小于内轮转角的前提下,求出内外轮转角、主销偏移距、最小转弯半径,算出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转向器的传动比、原地转向阻力、作用在转向节上的阻力。运用TOPSIS法进行评价,在主要考虑汽车转向轻便性与转向灵敏性的大条件下,同时兼顾转弯机动性的情况,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转向器的传动比、最小转弯半径的权重按0.45、0.45、0.1的比例选取,最后通过具体案例确定齿轮齿条转向器角传动比、最小转弯半径、主销偏移距、外轮转角、内轮转角、转向盘最大转动圈数、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为齿轮齿条转向器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接2016年第9期)(1)电子控制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的组成及结构如图20所示,电子控制液压式四轮转向系主要由转向盘、转向油泵、前动力转向器、后轮转向传动轴、车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后轮转向系组成。①前轮转向器和后轮转向传动轴前轮转向器(图21)为齿轮齿条式,将齿条加长,与固定在后轮转向传动轴上的小齿轮啮合。当转动转向盘使齿条水平移动时,齿条一方面控制前轮转向动力缸工作,推动前轮转向,同时将转向盘转动的方向、快慢和转动的角度传给后轮转向传动轴,驱动该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BJ-130型汽车转向器为例,分析齿条齿扇式循环球转向器螺杆螺母付滚道中的受力状况,阐明滚道与齿条相对位置对受力状况的影响以及合理选择滚道与滚球接触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统建立了面向结构的转向系统模型,包括转向齿条动力学和转向横拉杆以及转向立柱的弹性特性、转向减振器阻尼力、转向干摩擦、液压助力特性等。所建模型具有完备的动力学自由度,能准确地反映路面激励对转向轮运动状态地影响。并将该模型嵌入到整车动力学模型中,对两种典型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仿真结果与道路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