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造船模式已制约了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先进的造船设施只有在先进的造船模式下才能形成先进的造船生产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是我国跻身于世界造船大国强国的必由之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中船集团公司近年来开展转模增效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就学习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经验、筹建造船基地、实施企业再造、造船信息化等方面,对如何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目标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造船技术》2005,(4):46-46
船舶制造领域包括造船技术的研发、船舶工程的设计和所有的生产活动,是船舶工业中投入和产出最多的场所,是做大做强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目标的主战场。船舶制造技术是把船舶设计信息物化为真实产品的方法,是各型产品达到预期的性能、产量、周期、成本和效率的决定因素。为使造船主战场能更有效地承担扩大造船总量的重任,就必须以缩短造船周期为目标来引导船舶制造技术的全面进步和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造船合同特点的分析,结合履行造船合同中的一些教训事例,阐述了造船合同后评估在船舶企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间产品纳期计划对造船供应商评估过程进行分析,从影响中间产品纳期计划的因素中分析与造船供应商的关系,并与造船供应商类型、层次相结合,构建造船供应商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造船供应商进行预选择;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预选择选出的造船供应商进行决策阶段选择评估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江苏省一批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新造船企业投入建设。据了解,目前江苏造船企业的造船产能400万吨左右,预计这些新的造船企业建成投产后。将使该省的造船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企业统一的职位体系,完善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造船企业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各岗位进行评估。因素评分法特有的要素框架,在岗位众多、分工细化、关系复杂的造船企业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988年至1989年上半年世界造船的产量、订单量、产品结构的统计分析,对造船业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评估,认为造船将有明显的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尽管现时造船新单大幅减少,部分现有造船订单面临取消或推迟交付,不过,伦敦德鲁里海运咨询机构刚发表全球造船市场未来15年发展预期报告中指出,造船业只需承受短暂的苦楚,在船厂生产力缓慢增长下,新船需求长远仍会不断攀升,业界将在2013年后苦尽甘来。  相似文献   

9.
江苏造船企业现状及其民营化进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耀明 《江苏船舶》2004,31(4):32-34
中国船厂为实现造船大国的目标,在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下,对我国现有的造船工业进行重组,扩建并新建了一批大型造船基地。中国造船产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3,但造船企业的整体素质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十分明显。由于造船企业软素质中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管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在被低效率所抵消。  相似文献   

10.
1969~1974年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第一次造船热。作为三大造船指数的新船订货量、手持订单量和造船产量均创历史最高记录。然而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新船需求不振,造船产量在1500万总吨上下徘徊。直至上世纪末,世界新船成变量开始上升,手持订单量不断增多,造船产量随之连年增长。特别是2003年以来,世界新船订单量再次大幅增长,全年造船产量也有望突破历史最高记录。数据分析表明,当前世界造船业正处于罕见的兴旺时期,世界已经出现新的造船热。  相似文献   

11.
《珠江水运》2006,(4):71-71
随着造船业的蓬勃发展,为确保造船质量,缩短造船周期,金辉船厂除了加大对造船硬件设施的投入,还不断对造船工艺进行改良,其中对船肋骨成型加工的工艺改进就是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船舶工业经过20多年改革开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21世纪面临更为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相比,还存在全方位的差距。如何缩小差距,迎头赶上,真正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本文从破立的角度,通过对造船理念、技术、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的论述,确立发展先进的造船生产力必须走不断创新之路的论断。  相似文献   

13.
马强  任威  林建国  宋新刚  李巍 《船舶工程》2014,36(1):118-122
针对目前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缺失的问题,依据中国《清洁生产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T 425-2008),参考机械行业、汽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结合造船行业的自身特点和清洁生产要求,确定了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研究的技术路线。通过广泛调研并经咨询行业专家,首次提出并构架了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某船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绩效水平评估。结果表明:提出的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可以作为船舶企业清洁生产的依据,可以为造船行业清洁生产工作的推进和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关于总装造船企业造船生产管理体制在各企业是不一样的,要求企业根据内部资源情况去建立适合自己的管理体制和生产体制。为提高造船效率,缩短造船周期,朝着总装造船模式方向前进,提出了造船生产体制建立总装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我国造船工法研究在企业流程再造、精度造船、涂装完整性等方面与日、韩船厂的差距,提出了为缩小这些差距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强调积极引进技术、努力自主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和强化产学结合是全面提升中国造船技术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造船业的火爆,源于全球造船市场的兴旺。2003年起,航运币场开始复苏,出现运力供不应求、运价大幅上涨的情况,全球各大船公司也开始大量订造船只。受此行情影响,世界造船市场在2002年底走出低谷,并迅速复苏,2003年至2005年出现了多年难得一遇的火爆行情,其造船产量、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创历史新高。在行业全面复苏背景下。我国造船工业也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7.
造船企业转模的回顾与当今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模是指企业组织造船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造船企业推进转模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今后转模工作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远洋航务》2013,(12):56-56
中国的造船产量在2010到2012年期间创了新高,但是,中国的造船量却在今年有了明显的下降。尽管中国的船厂承受着众所周知的压力,但鲜有船厂在2013年之前关闭。中国的造船产量在201002012年期间创了新高,平均每年达195075修正总吨,远远高于2008年完成的960万修正总吨的两倍。但是,中国的造船量却在今年有了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造船行业的良好大环境下,我国的造船事业正在朝着世界第一的目标努力,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发展造船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造船企业与世界先进造船企业的差距依然很大,船舶行业要发展就必须重视信息化的建设,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造船行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强调以信息化推动我国造船业的现代化,实现造船业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造船哲理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学光 《造船技术》2000,(4):1-6,34
根据当代造船发达国家半个多世纪来的人均船舶产量、船台周期、船舶大型化和职工总数等的变化,探析了世界造船的发展轨迹。从主导技术、工程状态、管理特性、生产技术、船厂结构、生产组织、人员素质和典型设备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传统、现代和未来船舶工业的整体、分希、分道、集成和大规模定制等5种生产模式的特征。以阶进的5个层次和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变化,思考了造船发展的根本原理,提出造船的本质是“结合物体”、造船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