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入口区是影响立交整体运行的关键点段,为了减轻入口合流区的拥挤、提高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整体效率、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在交通需求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要采用一些交通管理控制措施。根据互通式立交匝道入口区域的特点,本文对高速公路网可靠性作用较大的互通立交匝道和主线的管理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入口合流区的几何和交通特性,对匝道和主线分别提出了不同管理控制策略,即:高速公路匝道入口控制策略和主线车道运行约束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区道路、交通和行车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远高于基本路段,是制约高速公路运行安全和通行效率的瓶颈路段。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研究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离实际应用仍有一定差距,有必要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总结与展望。为此,针对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体框架搭建,将其具体分为人因工程理论、交通冲突理论、运行速度协调理论三大理论,事故统计法和层次分析法两大方法,并对其进行综合评述。研究结果表明:人因工程理论适用于主线和匝道的安全性评价,能更准确排查行车安全隐患点、段,但应考虑车辆类型和合理的试验样本量,提高评测指标的稳定性;交通冲突理论适用于主线上存在明显交通冲突区域的安全性评价,但未考虑道路条件对安全性的影响,且应进一步完善交通冲突评价指标体系、划分阈值以及分、合流形式的研究;运行速度协调理论较为成熟,已应用于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安全性评价,但主线和匝道的运行速度段落划分和预测模型精度均有待进一步提高;事故统计法的结论客观可靠,但事故数据统计和共享难度大,层次分析法可确定安全性评价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影响因素,但评价结果主观性较强,2种方法的适用性均存在较大限制。未来研究应针对主线和匝道两大区域系统展开,评价对象应包括分流影响区、合流影响区和衔接过渡区三大路段,建议聚焦人因工程开展深入研究,以最小的代价创建符合人机功效学的互通立交安全运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王秋燕  符锌砂 《中外公路》2011,31(2):268-272
基于对一般互通式立交安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复合式互通立交的特性,将影响复合式互通立交安全的因素进行层次划分,拟定了与复合式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相应的不同单指标安全等级的界限,通过层级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建立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对安全等级进行三级综合评判,通过对影响因素评判结果的线性加权求和来评定复合...  相似文献   

4.
为识别喇叭形互通式立交事故多发位置,分析喇叭形互通式立交事故成因,以便为喇叭形互通式立交设计及事故黑点处置提供借鉴,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浙江省已运营的喇叭形互通式立交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施工图及事故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喇叭形互通式立交事故主要集中在互通出入口、A式喇叭形互通半直连式左转出口匝道S型曲线后半段、B式喇叭形互通环形出口匝道圆曲线前半段以及收费站内广场。该结果以期为喇叭形互通式立交安全设计指标的选取和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隋吉军  周彬 《东北公路》1999,22(3):6-8,62
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车辆的集散口,而车辆在集散过程中的分流、合流与加减速又必须通过变速车道来完成。为使互通立交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设计中应对变速车道形式的选择、长度的确定、纵断面设计与主线的配合进行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吕纪云  陈瑾  章坤鹏 《中外公路》2019,39(2):294-297
针对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和现有互通式立交与隧道出入口之间净距过小的现状,在分析车辆运行轨迹的基础上,构建了互通式立交与隧道出入口之间的净距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明适应距离、读取标志距离、换道距离、安全距离等因素,提出了隧道出入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最小净距的推荐值与极限值。结合净距分析与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小净距路段下隧道出入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的安全保障措施,并针对变异式互通工程实例做了BIM模型检验,以期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出入口匝道安全性问题,减少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事故率,从道路因素、车辆因素及其他因素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应用该评价模型对仁赤高速公路K15+225 m出口匝道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的安全改善措施。另外,应用该模型还对仁赤高速公路全线12个出入口匝道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8%以上的出入口匝道处于临界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8.
互通立交连接不同高速公路,是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车辆在互通立交路段交织、加减速、转变方向,冲突点较多,交通运行复杂。隧道出入口因为驾驶人适应光线的原因,也是事故风险较大的地方。本文以宁芜高速公路马鞍山方向上黄梅山隧道出口处即为马鞍山东枢纽出口的高风险路段进行了评估,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安全完善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某典型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路段为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运行速度和交通事故的分布规律,根据互通式立交合流区和分流区的运行速度特征及驾驶行为,分析事故高发区域的事故发生机理,得出互通式立交路段交通事故特征和事故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0.
互通式立交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环节,立交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全线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和运营安全。文章结合大广高速互通立交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设计方案优选的实例,介绍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供工程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平  吕志敏 《公路》2013,(6):59-62
目前高速公路几何线形设计理念已逐渐过渡到以运行速度为指导的理念,但对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范围内匝道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协调性研究仍相对较少。通过对匝道范围内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关系进行分析,以榆佳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平纵面线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车辆在实际运行速度下匝道线形设计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袁国柱  吴沛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18-20,24,M0005
以津汉联络线高速互通立交项目为例,从匝道平纵线形、变速车道长度、分合流点视距、主线运行速度协调性等方面进行技术安全分析,从而检验互通立交方案的各项指标和运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多目标决策选型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多目标决策理论提出立交选型目标最优分析模型,实现立交选型优化;以层次分析法对立选型建立指标体系,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该文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车辆运行特性,对变速车道设计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车辆进、出公路主线的运行过程计算出变速车道的合理长度,提出了目前中国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变速车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出口匝道设计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如何做好互通立交变速车道设计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经济及物流交通的迅猛发展,符合高速公路通行规定的超宽、超长货车越来越多,导致已建互通式立交单车道匝道圆曲线路段因路面加宽不足而出现较多交通事故,但相关规范对匝道养护车辆停靠的需求考虑较少。为了保证匝道养护车辆停靠及养护人员作业安全,有些省单车道匝道宽度取值采用了考虑超车之需的规定值,但由于采用单车道出入口,也造成匝道设计存在交通安全隐患。通过对匝道圆曲线路段路面加宽及横断面组成的研究,提出了上述路段路面加宽满足公路养护需要及货车列车车型通行条件的设计方案,并对已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圆曲线路段单车道匝道加宽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对新建互通式立交单车道匝道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值提出了建议。认为互通式立交单车道匝道长度总体较短,可考虑统一采用10.5 m宽度及相应的匝道宽度组成。通过对已按超车之需规定建成的互通式立交交通现状调查及安全性分析,认为采用超车之需规定在双车道匝道变为单车道匝道的过程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且受匝道终点为单车道的限制,通行能力提高有限。建议新建互通式立交尽量不考虑超车之需的设计方案,并对既有互通式立交提出了改善连接单出入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原理,根据立交方案评价中具有模糊性和灰色性并存的特点,提出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起来形成模糊综合量化评价方法并应用于水盘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方案评价,结果证明,采用模糊综合量化评价方法对于公路立交评价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近年来互通立交的设计经验,阐述了十字交叉枢纽立交的方案设计方法,并结合广西区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与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交叉的官成枢纽互通立交设计实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方案比选及各方案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设计阶段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通立交区域内复杂的行车条件造成驾驶人更大的生理、心理负荷,带来了比正常路段更多的安全问题,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工作是道路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立交间距、主线和匝道运行速度协调性、变速车道长度和视距等评价内容,对设计阶段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易被忽视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互通式立交几何线形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通式立体交叉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上的车辆实现交通转换的重要设施。互通立交作为一个空间建筑物,其几何线形设计包含平面、纵面和横面三个子面的线形设计,线形元素的连续、自然、顺适和相互协调才能构造出互通立交的整体空间效果,更好地发挥互通立交的基本功能和延伸功能。从互通立交的平面、纵面和横面的几何线形元素出发,探讨互通立交的几何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国内外对互通式立交的安全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立交线形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微观交通仿真软件CORSIM的安全性评价方法。不同于回归分析方法,仿真分析方法以精确的几何建模以及对交通量和交通组成的考虑,显示了其独特优势。借助某高速公路的互通式立交安全性评价,提出了仿真分析法的分析过程,并提出了以速度变化率和桩号-速度变化率图来评价立交的安全性。通过结果分析,论证了基于交通仿真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