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洞法暗挖地铁车站中洞最优施工步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洞法暗挖地铁车站的中洞一般采用CRD法施工,由于中洞分块多,其施工步序也有很多种,但不同的施工步序导致的地面沉降和初期支护的内力也不尽相同,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分析中洞法几种主要不同施工步序,比较分析地面沉降和初期支护内力的差异,确定中洞法最优施工步序,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步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洞法在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江陵 《铁道勘察》2005,31(2):57-59
以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单层断面结构的中洞施工为例,介绍交叉中隔壁法和洞柱法的施工过程,对交叉中隔壁法和洞桩法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安全防护、沉降控制、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洞法暗挖地铁车站全工序地表沉降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暗挖工程的地表施工沉降值,是信息化施工的关键数据,也是判断施工安全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地表沉降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比较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中洞法暗挖地铁车站的各主要工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给出了对地表沉降影响最大的关键工序,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从理论和实践上给出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铁浅埋暗挖群洞施工中受力转换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浅埋暗挖群洞施工法中的受力转换工序是浅埋暗挖群洞施工法关系工程安全、质量的重要环节。结合工程实例 ,对施工中的受力转换进行分析 ,采取措施增加结构的整体性 ,既保证了施工安全 ,又科学地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5.
暗挖地铁车站中洞法施工地面沉降控制的关键工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沐良 《铁道勘察》2006,32(1):82-84
以北京地铁5号线磁器口车站工程为例,利用施工力学理论,对中洞法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地面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中洞法施工地面沉降控制的关键工序,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陡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为了预测北京地铁五号线磁器口车站中洞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评价各部开挖过程的土体稳定性,在开工前需对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研究方法: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计算磁器口车站中洞开挖过程,采用合理的计算参数和“生死”单元法对其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中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计算结果;对分析显示的土体薄弱部分进行及时加固,确保开挖过程中土体处于稳定状态。 研究结果:通过对监测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的比较,证明了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的合理性以及计算结果的正确合理性。 研究结论:理论计算地表沉降曲线与施工实测曲线趋势和数值基本一致;数值模拟结果用于定性分析土体稳定性非常有用,要做到定量分析难度很大;数值模拟时必须对关键参数(如变形模量等)及其敏感性加以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铁5号线磁器口车站中洞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北京地铁5号线磁器口车站浅埋暗挖隧道中洞法施工技术,对地表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对于三拱两柱暗挖车站的施工,该方法对控制地表沉降是可行的.如何确保初期支护安全形成,如何采用长大管棚技术,如何有效解决残余水对地下工程影响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8.
根据沈阳地铁二号线崇山路站的施工及设计情况,对PBA+洞桩(柱)法施工的双柱三跨式的暗挖地铁车站中间小导洞施工两种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并做了较为细致的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地铁10号线金台夕照站工程洞桩法"整体逆作"施工为依托,介绍车站主体结构的总体施工步序和中洞洞桩法"整体逆作"施工技术。中洞"逆作"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地下运输的难度,有利于现场施工组织;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快速施工,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北京地铁6号线朝阳门站导洞暗挖施工的群洞效应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案,从地表竖向变形、管线竖向变形、地层沉降竖向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先施工上导洞方案与先施工下导洞方案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施工上导洞方案更为合理,并根据研究结果对采用先施工上导洞方案时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