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据一览     
2013年5月基本型乘用车主要品牌前15名市场占有率2013年5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2013年5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神龙、吉利、长安福特、东风悦达和一汽丰田,分  相似文献   

2.
国内乘用车市场自4月以来出现销量连续下滑的局面,总算在9月份得到扭转,出现了大幅度的回升。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销售54.8684万辆,环比增长26.3%。同比增长2.3%。轿车和MPV分别为环比增长贡献了21.3%和19.3%的增幅,但同比却分别下滑1.3%和25.1%。SUV继续保持强劲的销量增长势头,环比同比分别增长17.4%和14%。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占据狭义乘用车国内销售前三位。  相似文献   

3.
行业资讯     
2010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福特和一汽丰田。不管是销售的轿车车型,还是车企,合资品牌都在前十位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4.
车坛传真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1,(2):10+12+14
【行业资讯】2010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福特和一汽丰田。不管是销售的轿车车型,还是车企,合资品牌都在前十位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05,(14):9-9
主要乘用车生产厂家3月份前25日的销量数据已新鲜出炉,从柱状图中环比销量数据来看,尽管只有25天的销量,但各厂家3月份市场表现已经走出销售低谷期。从销量同比情况分析,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三家的销量跌势较猛,尤其是上海大众;而广州本田、北京现代、天津一汽、奇瑞、东风有限乘用车公司等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数据一览     
2012年1-8月基本型乘用车主要品牌前15名市场占有率2012年8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2012年8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长安福特、一汽丰田、神龙、吉利和广汽本田,分别销售11.47万辆、10.98万辆、8.79万辆、6.34万辆、5.56万辆、3.90万辆、3.27万辆、3.24万辆、  相似文献   

7.
《汽车杂志》2006,(9):284-285
7月,乘用车市场需求总体出现一定萎缩,销量与上月比下降16.11%,共销售33.26万辆,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降幅比较显著:MPV比上月下降38.74%。交叉型乘用车比上月下降31.64%; 7月,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销量与上月比下降比较明显,而一汽大众继续呈现稳定增长而且销量再度名列首位。7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是: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北京现代、一汽丰田、神龙、广州本田、奇瑞、一汽夏利和吉利; 从轿车品牌市场表现来看,捷达重回销量排名首位,与上月相比伊兰特增长较为明显,而上月排名第一和第三位的桑塔纳和凯越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另外前几个月增势明显的领驭销量也有所下滑;SUV主导品牌途胜,哈弗和瑞虎销量仍保持一定增长,MPV主要品牌别克GL8、奥德塞和瑞风与上月比销量则呈显著下降。[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天津汽车》2010,(1):10-1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12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比亚迪、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奇瑞、东风日产、吉利、一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分别销售8.88万辆、8.42万辆、  相似文献   

9.
《汽车杂志》2006,(6):286-287
4月,乘用车销售46.84万辆,比上月下降3.62%,同比增长39.10%。4月,乘用车市场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在乘用车各品种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依旧活跃,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多功能乘用车(MPV)销量与上月比降幅较为明显,其中SUV下降幅度最大。在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小排量汽车发展的优惠政策之后,小排量车型市场总体需求趋向回升,除QQ外,夏利和自由舰由于价格普遍下调,4月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上海通用和大海大众在新产品旺销及价格下调的带动下,整体表现也较为突出,当月轿车销量再次蝉联冠亚军,与一汽大众、奇瑞、北京现代、一汽夏利、广州本田、神龙、一汽丰田和吉利占据轿车销量前10名位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数据一览     
12年度仅有10家乘用车企业完成了其年初设定的销量目标,日系车企更是全军覆没,各大车企正在艰难的度过"微增长"时代,近日,一些车企2013年销量目标曝光,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三巨头的目标直指150万辆;而自主品牌的预期目标销售与今年相比则涨幅较大,多家车企甚至要实现销量翻番。  相似文献   

11.
降低迎奥运     
由上图可见上半年轿车企业的销售十强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丰田、奇瑞、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广州本田、吉利汽车、长安福特。南北大众整体市场占有率突破20%,霸主的地位依然没有动摇。一汽大众勉强维持住了轿车市场的冠军地位,不过却为此付出了低价处理库存车的惨痛代价。  相似文献   

12.
《轿车情报》2006,(2):145-145
在2005年企业销量排名中,上海通用累计销售325万辆,首次获得第一名,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分列第二、三、四位,广州本田以2900辆的微弱差距排在北京现代之后,列第五位。排在六到十名的分别是天津一汽、安徽奇瑞、东风日产、吉利和神龙。  相似文献   

13.
数据     
《时代汽车》2014,(2):20-20
2013年前十家轿车生产企业销量排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3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长安福特、神龙、吉利、东风悦达和一汽丰田,分别销售137.32万辆、137.18万辆、128.58万辆、78.53万辆、74.68万辆、52.58万辆、49.77万辆、48.66万辆、41.35万辆和41.14万辆,  相似文献   

14.
降价迎奥运     
由上图可见上半年轿车企业的销售十强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丰田、奇瑞、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广州本田、吉利汽车、长安福特。南北大众整体市场占有率突破20%,霸主的地位依然没有动摇。一汽大众勉强维持住了轿车市场的冠军地位,不过却为此付出了低价处理库存车的惨痛代价。上海通用上半年销售表现也不理想,销售量增长减缓,市场占有率下降。一汽丰田、广州本田、北京现代等厂家借助推出的新车型,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5.
《天津汽车》2009,(4):10-10
2009年3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东风日产、比亚迪、奇瑞、广州本田、吉利和长安福特,分别销售5.55万辆、5.34万辆、4.19万辆、3.79万辆、3.22万辆、3.21万辆、3.19万辆、  相似文献   

16.
《天津汽车》2012,(1):10-10
2011年12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北京现代、奇瑞、吉利、一汽丰田和神龙,分别销售9.50万辆、8.20万辆、7.36万辆、6.45万辆、4.87万辆、4.84万辆、4.81万辆、4.52万辆。  相似文献   

17.
《汽车情报》2007,(2):11-12
2006年,轿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奇瑞、北京现代、广州本田、一汽丰田、吉利、神龙和东风日产,分别销售36.54万辆、34.12万辆、34.06万辆、27.24万辆、26.18万辆、22.43万辆、21.04万辆、20.43万辆、20.13万辆和19.89万辆。2006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轿车259.06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7.66%。  相似文献   

18.
《天津汽车》2009,(6):10-10
2009年5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东风日产、比亚迪、奇瑞、吉利、广汽本田和长安福特,分别销售5.79万辆、5.63万辆、5.21万辆、4.66万辆、3.63万辆、3.26万辆、3.01万辆、2.92万辆、2.81万辆和2.74万辆。  相似文献   

19.
《天津汽车》2009,(3):10-10
2009年2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奇瑞、一汽丰田、东风日产、比亚迪、吉利和长安福特,分别销售4.05万辆、3.68万辆、3.22万辆、2.91万辆、2.51万辆、2.49万辆、2.44万辆、2.38万辆、2.10万辆和1.73万辆。  相似文献   

20.
12月份销量排名前10名的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等企业销售轿车29.56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5.34%。2008年销量前10位的一汽一大众和上海大众等企业销售轿车327.89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4.97%,上海通用、奇瑞和长安福特有所下降,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增幅都在两位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