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轮胎是摩托车、汽车的第二生命,离开轮胎,乘骑的安全性、舒适性将无从谈起。新轮胎遇意外出现硬伤便被丢弃实在可惜。为节约资源,轮胎硬伤修复技术应运而生,且操作工序和材料日渐完善。笔者已从事轮胎硬伤修复两月有余,现把学到的东西整理如下,与大家共勉。此方法适合修复各种轮胎。一、哪些轮胎可以修复1、伤口在胎面、胎侧,伤口直径小于6cm。胎侧未到胎口的伤口,伤口直径小于200cm;2、内胎伤口直径小于8cm。二、哪些轮胎不可修复1、轮胎胶质人为或自然老化;2、子午线轮胎胎口出现硬伤,气密性已被破坏;3、子午线轮胎胎面钢丝切断超过三股的;4、轮胎胎口出现钢丝折断的;5、轮胎胎面伤口大于5cm 的;6、轮胎胎侧伤口大于20cm 的;7、内胎伤口数量过多的。  相似文献   

2.
《公路与汽运》2006,(4):22-22
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轮胎的色彩和光泽,翻新轮胎的颜色和光泽都比较黯淡。还可以通过观察胎面和胎侧的搭接部位来鉴别,翻新轮胎的胎面和胎侧之间搭接处不如新胎平整、圆顺。  相似文献   

3.
正邓禄普SP SPORT RUNFLAT获奖理由采用了CTT技术,即采用独特的圆弧渐开曲线的断面设计,使胎侧更加强韧,在充分发挥缺气保用的同时,有效减轻轮胎重量。通过提高胎侧加强层与胎侧橡胶的热传导率,使零气压行驶时可以快速将胎面的热能散发出去。测试报告摘录缺气保用轮胎也叫防爆胎或RFT轮胎,但它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可以防爆,或者轮胎被扎后还可以无所顾忌地行驶;而是指  相似文献   

4.
长假已经结束,部分自驾车旅游发烧友们的爱车经历了或长或短的"征途",可谓是"身心疲惫", 这其中轮胎的磨损较为明显,应引起车友们的关注。轮胎故障结构可以分为五部分,胎面故障、胎唇故障、爆胎故障、胎侧故障及轮部故障。下面就是一些常见故障诊断及分析。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胎面设计对提高车辆的牵引力,改善操作性,耐用性至关重要。同时它对驾驶舒适性,噪音水平和燃油效率也会有直接影响。不管你相不相信,轮胎胎面的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名称,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或许你现在使用的轮胎可能不会有全部这些特征,但无论哪一款轮胎,它的胎面都具备这些构成部分。那它们分别都叫做什么呢?为什么轮胎制造商每年花费上千万美元不断去重新设计和调整它呢?  相似文献   

6.
<正>Q:我想为爱车更换一套新轮胎,应该如何选择呢?A:您好,知道尺寸是选择轮胎的第一步,在胎壁上仔细找找都有类似"185/60 R14"这样的标识。如果不是对操控有特殊要求,那么在需要更换轮胎时,原厂匹配尺寸的轮胎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想从轮胎的升级上对车辆操控性有所帮助,那么可以考虑更换扁平比更低的轮胎,这也是改善车辆外观及操纵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  相似文献   

7.
影响轮胎寿命和性能的因素很多,但胎压和负荷可以称得上是轮胎的2大命门。如果胎压或负荷不合适,不仅会大大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甚至会产生一系列危及人们生命的安全问题。胎压——不容忽视的轮胎命门胎压是轮胎最不容忽视的命门,过高或过低都会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如果胎压过低,不仅胎侧反复屈挠,容易发生爆裂,而且红色部位磨损快,降  相似文献   

8.
轮胎异常磨损的症状 1.胎面两侧磨损;2、胎面中部磨损;3.胎面一侧磨损;4.锯齿状磨损;5.波浪状和椭圆形磨损;6.胎侧环状磨损;7.胎面磨损加剧。 为减少轮胎的异常磨损,要从基础做起,实践证明,按规定标准管、用、养、修轮胎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陈工 《汽车与配件》2003,(44):37-37
轮胎工业专家认为,轮胎选购时应最重视其有效期限,并应根据驾驶情况来选择轮胎的品牌。在轮胎保养方面应注意如下几点: 1、轮胎应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数据充气。气压过低、轮胎接地面积增大,胎侧屈挠点改变,外层压缩,内层伸胀,产生压缩应力,随之胎温升高,从而导致胎体帘线疲劳或折断,胎侧起泡或脱空,造成轮胎报废。气压过高,轮胎帘线过度伸张,胎体弹性降低,刚性增大,单位压力增大,胎冠部接地面积减小,同时磨耗加剧。并且胎面花纹极易裂口,行驶中一旦受到障碍物  相似文献   

10.
轮胎之窗     
一、产地识别 世界著名轮胎制造厂大多是跨国公司,其名牌轿车轮胎并非在本国生产。购用者可在轿车轮胎胎侧靠近胎趾(俗称止口)处英文模印上识别,参见下表。 二、商标识别 商标是现代产品在市场上的通行证和身份证,也是购用者识别轮胎的一种方法。轿车轮胎商标均模铸在胎圈两侧。 三、生产日期识别 掌握所购轿车的轮胎生产日期  相似文献   

11.
刘军  孙峻 《汽车运用》2002,(2):27-27
众所周知,汽车轮胎分为高压胎和低压胎两大类。由于高压胎弹性差、胎壁散热性能不好等原因在现代汽车上已基本不再采用。现代大部分汽车都使用低压胎,而低压胎又分为子午线轮胎和斜交线轮胎两种,这两种轮胎哪种更好,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12.
卫东 《汽车与运动》2017,(2):127-127
德国马牌ComfortContact CC6获奖理由ComfortContact CC6是德国马牌轮胎基于亚太地区的需求及驾驶习惯而量身打造,在变节距的外侧胎肩环纹上标识着"CC6"和一个小音符,音符标记表达出了这款轮胎的市场定位——超静音、超舒适。测试报告摘录ComfortContact CC6,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一款偏向舒适性的轮胎。这款  相似文献   

13.
在轮胎保养中,为使胎面磨损均匀,延长使用寿命,大都要定期换位.那么,在换位时为何子午线轮胎不能交叉换位,而只能在同一侧换位呢?  相似文献   

1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轮胎作为汽车行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件,也就是汽车的四条脚,显然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轮胎也像我们穿的鞋,除了需要根据使用功能来正确选择外,更要懂得如何去爱惜和定期护理。不同类别的轮胎能使汽车进行不同类型的户外活动,例如越野胎能满足Off-Road,翻越泥泞的丛林;性能胎能提高车辆的抓地力和高速行驶性能;绿色轮胎能提高耐磨能力,降低胎噪和油耗,等等。不过对打算换胎的车主而言,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轮胎,究竟又了解多少呢?下面让我们一起从基础结构来补习吧。  相似文献   

15.
影响轮胎寿命和性能的因素很多,但胎压和负荷可以称得上是轮胎的两大命门。如果胎压或负荷不合适,不仅会大大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甚至会产生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安全问题。胎压——不容忽视的轮胎命门胎压是轮胎最不容忽视的命门,过低或过高都会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如果胎压过低,不仅胎侧反复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运动》2014,(6):164-164
<正>获奖理由玛吉斯BRAVO HPM3轮胎适用于那种极偶尔越野,多数都行驶在铺装路面的城市SUV。毕竟这类SUV越来越注重公路性能,相对笨重的H/T和A/T型轮胎远不如像它这样"轻巧的运动旅游鞋"——不为跋山涉水而生,穿着舒适、行走自如才是根本。测试报告摘录"很多人都觉得SUV轮胎比较粗犷,但玛吉斯BRAVO HPM3轮胎却是安静。除此以外是出色的胎壁支撑能力,确保操控性能。双层纤维帘布层和理想的扁平比确保BRAVO  相似文献   

17.
碳纤维材料是一种高强度、轻质量的新兴材料。在汽车领域。特别是高性能车和赛车领域,它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最近固特异又将碳纤维材料运用到轮胎上。这项技术名为ResponsEdge,采用这项技术的新Eagle轮胎将于2006年5月正式上市。通过在轮胎的胎侧加入碳纤维来增强它的硬度,以提  相似文献   

18.
乔华栋 《汽车运用》2014,(11):32-33
车辆爆胎的原因缺气车辆轮胎缺气行驶是爆胎的主要原困。当轮胎胎压低于标准胎压时,随着胎压的下降,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成倍增加,胎温急剧上升。轮胎变软,强度急剧下降,再加上车辆高速行驶,就可能导致爆胎。磨损车辆轮胎的磨损主要分为均匀磨损和不均匀磨损。轮胎在正常情况下磨损为均匀磨损。轮胎均匀磨损至胎侧的磨损指示标记时,不能继续使用,需要更换新胎。若轮胎胎面的磨损量不一致,磨损状况不均衡,这种现象就是轮胎的不均匀磨损。轮胎的不均匀磨损有胎冠中央磨损、胎冠两肩磨损、胎冠内侧或外侧磨损、胎冠锯齿状磨损、胎冠波浪状磨损或碟片状磨损、胎冠局部磨损等几种情况。如果发现轮胎磨损不均匀,说明轮胎的使用存在问题,需及时检修。对车辆轮胎磨损如果发现不及时、保养不到位,当行驶状况达到一定条件时,就会发生爆胎。  相似文献   

19.
轮胎是摩托车的一个易损件,只有正确使用才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要正确使用轮胎就必须要了解轮胎的构造特点。轮胎是由内胎和外胎组成的,外胎承受着很大的摩擦力和承载力,因此,其构造比较复杂。它由很多层组成,有帘布层、钢丝环带层、胎面胶层,它们可有效地保证轮胎有跑的强度和较强的耐磨性。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轮胎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斜交胎,其帘布层是交叉的。另一类是子午胎,又称辐射纹轮胎,其帘布层是与轴线垂直布置的。斜交胎的优点是;适应低速和  相似文献   

20.
轮胎在各种路面上行驶,其磨损是不可避免的,轮胎在正常情况下均匀磨损至胎侧的磨损批示标记,轮胎就不能继续使用了,这属于正常磨损现象。当轮胎出现胎冠中央、两肩、内侧及外侧等不均匀磨损时,则说明轮胎在平时的使用中存在着问题,为了更好地使用轮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经常检查轮胎的磨损状况是非常必要的,从轮胎均匀磨损与不均匀磨损,可以发现轮胎的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问题,并及时查明原因,从而使轮胎在正常的环境下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