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舰船交流区域配电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舰船配电网络结构是关系舰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的舰船配电网络结构已不能满足舰船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本文介绍了舰船配电网络结构的技术发展水平,指出了现有配电网络结构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研究现有的舰船配电网络结构和相关文献,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舰船交流配电网络结构.介绍了配电网络结构可靠性指标,并将提出的配电网络结构与不同的舰船交流配电网络结构进行了负荷点故障率和系统可靠性指标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配电网络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是未来舰船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韩旗 《船电技术》2011,31(2):33-36
舰船配电网络结构是关系舰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现有舰船配电网络结构已不能满足未来舰船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本文介绍了目前舰船配电网络结构,指出了现有配电网络结构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总结分析了区域配电的特点,提出区域配电将是未来舰船配电网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船载自动化设备的装机量猛增,在提高船舶功能性、自动化水平的同时对船舶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电力推进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柴油机驱动技术有环保、功率稳定等优点,在舰船动力系统的应用逐渐广泛,也促进了舰船电力系统的发展。现代大型舰船的电力系统电压等级越来越高,输电网络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导致舰船电力系统的故障率上升,甚至引发严重的事故。因此,研究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和自适应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充分结合大型舰船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保护原理的综合电力系统,并对该系统的配电网络保护和变压器保护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舰船技术的发展,舰船电力系统容量不断提升,对舰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舰船的环形区域配电系统很好地解决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本文介绍舰船配电系统常用的几种方式,着重分析了环形配电方式及其优点;讨论舰船区域配电系统及其构成的模块,并给出舰船区域配电系统的结构图,总结了舰船区域配电系统建立的目标;提出2层现场总线的监控系统和3层现场总线的监控系统,并分析2种监控系统应用场景。这对我国舰船区域配电监控系统可靠性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直流配电系统是舰船综合电力系统中的一种新兴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水平。然而,如何在舰船综合电力系统中有效应用直流配电系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研究直流配电系统在舰船综合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并对综合电力系统的机电设备进行建模,为直流配电系统在舰船综合电力系统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的角度出发,对舰船电力系统的配置和设计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电站的数量和配置、配电中心的安排和布置、电缆的选择和使用等,解决了选型设计、性能指标、试验验收等一系列问题,对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舰船电力系统的配电网络包括直流配电网络和交流配电网络,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调制,配电网络可以为船舶电力系统用电负载提供高质量的电能,维持船舶的高效运行。因此,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方向是建立一个舰船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可靠性比较测试系统,通过对配电网络运行可靠性指标的监测、分析和处理,对配电网络的运行质量进行评估。重点介绍配电网可靠性比较测试系统的整体结构组成,并设计了通信以及数据采集模块。  相似文献   

8.
高磊  吴学智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4):145-147,160
综合电力系统是舰船动力系统发展的趋势。新型区域配电系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综合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将电力线通信(PLC)技术应用于直流区域配电基础上的舰船综合电力环境,实现已有电力线信号传输技术移植于舰船综合电力环境,是组建舰船高速电力线数据传输网络的关键。通过对舰船综合电力电缆的直流线路特性分析,给出电力线特性阻抗高频信号衰减算法。  相似文献   

9.
周樑  吴浩伟  姜波  陈涛 《船电技术》2012,32(7):35-38
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配电自动化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但舰船电力系统的配电智能化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常用的三种微处理器的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后,本文开发了一种以DSP+FPGA为控制核心的舰船监控单元,对该单元的硬件系统及软件进行了详细论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单元具有实时性高、可靠性好、通信接口丰富的特点,在舰船电力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综合电力系统是舰船的关键组成部分,为舰载用电设备提供高质量、稳定、安全的电源。随着舰船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舰载用电设备的装机量越来越大,导致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日益复杂,系统的故障检测和维护变得困难。配电网络主要起到电力系统电源分配、调度和管理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大型舰船电力系统的工作性能,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设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本文在传统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总线技术和潮流计算,研究了舰船电力系统网络重构和优化等问题,显著改善了舰船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和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船舶配电网络运行的监测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提出了配电监测电量参数监测采集和处理系统的研制理念与设计方法。本文在充分研究船舶配电系统的要求和特点后,开发了以TI公司的TMS320VC5402型DSP芯片为计算和控制核心的电量参数采集和处理系统,有效地改善了船舶配电系统运行数据的收集和监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舰船电力系统的限流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电力系统关系着舰船的生命力,而随着舰船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加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使用限流保护技术已成为舰船电力系统保护的必然趋势。也就是说,限流保护技术对舰船可靠性工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概述限流保护技术的重要性和现状,并重点分析几种短路限流装置的特点和运用情况。此外,介绍国内外的最新限流装置技术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可以预见短路限流装置的研制必然取得长足的发展,并最终广泛应用于舰船电力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小型电力推进系统谐波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谐波抑制装置的设计;利用MATLAB,采用分层结构和模块化设计实现了该系统和谐波抑制装置的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仿真模型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开展气垫船动力系统仿真是研究气垫船动力系统动态性能的重要手段.建立了某型全垫升气垫船推进、垫升系统及船体的数学模型,采用系统仿真的方法,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的仿真模型.通过选择典型工况和参数设定值对仿真模型和程序进行校核和调试,并以此仿真模型对几种典型工况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结果可为该型船动力系统的设计、试验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船舶配电监测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船舶配电网络运行的监测手段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构建了船舶配电监测系统的结构形式,提出了配电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了说明。该系统采用集中数据管理,分层、分布式监测控制,采集全船配电网络的电量参数数据,通过CAN总线向系统终端传输,从而实现对全船配电网络实时集中监测和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为了提高船舶安全性能,船舶双电站设计是一种趋势。船舶双电站主要由船舶前后电站及集中的功率管理系统组成,能够实现对船舶电网的智能控制,本文主要是对船舶双电站的组成、控制原理、通讯实现等内容进行研究,为后续船舶双电站的设计提供一个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电力推进船舶电力系统中的谐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罗成汉  陈辉 《船舶工程》2007,29(1):69-72
综述和探讨了电力推进船舶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问题,内容包括谐波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三种不同类型推进变频器输入电流的谐波特点,以及电力系统的谐波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青 《船舶工程》2011,33(6):45-48
对船舶中压配电板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船舶中压配电板在电气设计、机械设计和环境试验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小型化、智能化、高可靠性是船舶中压配电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吴骏  赵凡琪 《船舶》2013,(6):69-72
随着海军舰船的舰载设备Et趋复杂以及负载容量越来越大,导致电力系统配电层次Et益增加,双电站也更广泛地用于舰船以及要求具备安全返港能力的客船上。文中介绍双电站之间的跨接开关、主配电板的母联开关与配电系统各层次开关间保护整定值的合理分配以及各层开关的匹配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先简要介绍直流电力推进系统的传统接地方式,结合对陆地民用电网的接地方式的比较分析,对船舶交流电力推进系统的接地方式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分析其合理性及有效性。通过相关试验研究,验证了试验用接地方式基本合理、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