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鹏 《集装箱化》1998,(4):25-26
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商人正通过计算机的使用来增强自身国际贸易的竞争能力。许多观察家相信.羽翼丰满的电子贸易即将成为现实。目前,国际商贸界正在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由于EDI系统具有传递速度快和营运效率高的特点,航运业也期望以此能获得更大利益,特别是在提单领域。  相似文献   

2.
张丹  周军 《中国水运》2004,2(4):12-13
介绍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的发展背景和基本概念,分析了EDI的应用现状及EDI的有关标准,介绍EDI在我国及国际集装箱运输中的应用,展望了集装箱码头EDI在运输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陈辉煌  袁群 《水运管理》2002,(12):33-35
一、EDI信息技术在运输业的应用现状 运输业是最早使用EDI的行业之一,在国外的交通运输领域中,EDI的应用发展迅猛,为此,不少航运公司已明确提出靠岸港口应具备EDI条件的要求。目前,国际运输系统的EDI正朝着全球联网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施欣 《中国航海》2004,(3):58-60,63
结合港航EDI信息增值系统的开发,对信息增值系统开发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港航EDI信息增值系统的开发技术框架和工具选择设想。  相似文献   

5.
国际上,发达国家自60年代末期开始探索EDI的应用.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与通迅手段的发达.EDI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迅猛发展。为了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竞相采取措施,推动EDI的开发与应用.这里也包括了一些行政措施。  相似文献   

6.
许光勇 《集装箱化》2001,(1):19-22,32
EDI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电子化贸易工具,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化管理相结合的产物. EDI的主要意义在于:(1)节省时间和金钱,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2)改善对客户的服务.巩固了EDI贸易伙伴之间的市场和分销关系,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快了对客户需求的反应.(3)消除纸面作业和重复劳动.(4)扩展了客户群.许多大的制造商和零售商都要求他们的供应商采用EDI.当他们评估选择一种新的产品或一家新的供应商时,其EDI的应用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港口科技》2010,(1):48-48
2009年12月15日,日照港EDI中心正式建成启用。EDI作为电子数据交换传输系统,是提升港口集装箱现代化运营水平的必要保障。日照港EDI中心2009年5月开始筹建,建成启用后正式实现了集装箱EDI电子报文的数据传递,为客户单位、港口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电子数据交换平台。  相似文献   

8.
EDI是介于贸易伙伴之间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数据网和电信网.按照标准格式化的数据进行直接交换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即EDI用户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格式编制电,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将结构化的信息(例如订单、发票、提货单、海关申报单、进出口许可证等日常往来的“经济信息”),按照协议将标准化件通过通信网络传送。报接收方按国际统一规定的语法规则,对报进行处理,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和支持作业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完成综合的自动处理,可以看出,通信网络支撑环境是EDI应用的基础,计算机应用是EDI的条件,标准化是EDI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随着EDI(电子数据交换)的普遍应用,与EDI相关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人们关注EDI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数字签名的安全与认证的同时,人们发现,在传统方式下普遍使用的提及并入在电子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本文旨在通过对提及并入问题的探讨来完善EDI条件下的法律构架,以期对我国发展EDI事业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现今了海事信息化的特点和指出海事信息化存在的不足出发,探讨了XML与EDI结合的技术。并详细讨论使用基于XML的EDI整合海事信息管理平台的模型,并指出了该模型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大型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战略需求,结合其现有的船东系统数据不全、船代系统分散的实际状况,按照信息集中共享的原则,采用XSLT技术,设计和建立具有集中订舱与货物跟踪功能的大客户EDI管理平台,以达到集中电子订舱、全程货物跟踪和EDI报文监控管理的目的.平台的成功实施,为该企业稳定客户、保持市场占有率及辅助决策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系统保障.  相似文献   

12.
卢嘉陵 《集装箱化》1994,(5):2-6,11
电子数据交换(EDI)又称“无纸化”,在目前商业活动中发展很快。在国外,推行EDI过程中集装箱运输也是最早的行业之一,现在EDI在我西的集装箱业界也成了热门的话题。本文只介绍EDI大致所包括的内容、范围、目标、条件以及推行EDI的意义。由于推行EDI对促进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为此本刊拟辟EDI专栏,介绍国内外在集装箱运输业中最新的成就、信息和动态,对国内集装箱运输业中如何开展EDI提出建议和意见,欢迎专家多多赐稿。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港口和航运部门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EDI应用始于1992年初,当时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计算站顺应世界EDI发展潮流,结合该站开发集装箱码头电脑管理系统的经验和体会,研制成功了“集装箱船舶积载和出口箱电子数据交换系统”(1993年11月通过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组织的鉴定)。  相似文献   

14.
董鹏  江佳  杜霭琳 《集装箱化》2010,21(1):25-27
为促进EDI在订舱和提单补料中的应用,分析传统操作方法存在的问题,以INTTRA软件为例阐述EDI应用的功能和优越性,指出EDI应用于订舱和提单补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浅论码头EDI应用的重要性和高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彤 《集装箱化》2004,(10):21-22
1 EDI是当前形势的需要 EDI描述的是贸易伙伴之间把互相往来的数据资料转换成标准化格式,通过电子形式在电脑之间传输。它把用户各类系统中的单证、票据等文件翻译成EDI标准格式文件,将交通、贸易、运输、海关等业务数据,通过电子专线或Email邮件,以国际标准UN/EDIFACT格式进行数据交换,并按照国际统一的语法规则对报文进行处理,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迅速处理事务的新业务。EDI具有快速、及时、廉价、安全、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它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错误率,提高办事效率减少纸张文件的消耗,改善了客户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海事政务EDI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EDI申报的法律效力、电子证据有效性、提交和办结时间确定、申报管理模式改变等法律问题。论文结合深圳海事EDI建设的实践进行系统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孙煦  孟梦 《集装箱化》2009,20(8):10-12
集装箱以其高效、便捷、安全的特点,逐渐被物流行业所接受,成为国际物流的重要载体。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实时掌握货物动态已成为必然和可能,对集装箱运输的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射频识别技术(RFID)对于集装箱识别及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集装箱车辆跟踪和管理系统能更好地保障集装箱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基于XML的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在传统EDI系统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数据动态共享。  相似文献   

18.
港口安全     
《港口科技》2006,(10):43-44
我国已初步形成海陆空立体救助体系,宁波港口EDI应用系统全面升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正>营口港EDI中心,对于促进营口港数字化建设、推动港口间协同、建设南北物流通道及专项物流体系、支撑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配套体系和提高物流服务数字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港口业务模式持续转型升级,对港口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码头EDI中心系统数据交换服务范  相似文献   

20.
我国EDI的开发和应用是最近两年才提上议事日程的,国家计委、科委、电子部等主管部门已将EDI列为国家“八五”计划的关键性应用推广项目之一,以推动我国EDI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