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川 《中国电动车》2011,(11):22-23
随着现今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更新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计算机功能也相对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资料储存这一方面。无论是网络技术的创新和无纸化办公方面,硬件储存器和网络储存途径在各个方面都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硬件储存与网络储存现状出发,在分析信息储存的技术发展基础上,对信息储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汽车整车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是必不可少的。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在短时间内完全替代目前的传统动力汽车较为困难,因此,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是降低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措施。在整车效率提升过程中,对能量进行回收的热管理技术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发动机的热平衡特性,并对热管理技术提升整车效率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储存能源的新型车身面板比传统的电池组更轻,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 沃尔沃正在开发一项技术,设计用车身面板替代电动车上传统电池组来储存能量。这块特殊的面板由增强碳纤维薄板和夹在中间的纳米结构锂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组合而成。该材料提供了更轻量化的能量储存方式,只需要很少的空间,并且具有环境友好和成本高效的特性。 这种储存能量的面板最近安装在S80轿车上进行测试。当采用超级电容器时,它能为混合动力车辆提供动力;当采用锂电池时,它可以安装在全电动汽车上。超级电容器输出的功率高但能量储存不多,而电池则相反,其储存能量多但功率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目前沈阳汽车车架厂、沈阳农机齿轮厂、沈阳华美汽车部件厂等几家生产SY6474A系列金杯轻型客车车架总成的联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对其现行采用的传统手工电弧焊方法与相对较为先进的半自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方法进行了各项指标的比较。进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选择先进、合理的弧焊方法取代之,并论述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技术在轻型客车车架生产中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温拌沥青技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橡胶沥青技术几种常见的绿色道路技术的节能减排效益,结合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文从原材料生产运输、混合料生产2个阶段对几种路面技术的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与热拌沥青技术相比,温拌沥青技术能耗减少了7.1%,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18.5%;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能耗减少了16.9%,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17.9%;橡胶沥青技术减少了废旧轮胎焚烧产生的CO2,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7%。绿色道路技术在机西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中应用产生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6.
对二氧化碳(CO2)如何处理已经成为石油天然气工业几乎所有企业的一项主要难题。今日对人类最大的挑战也许就是环境问题,对于二氧化碳的螯合处理成为高层专家乃至一般群众同样都是热门话题。在这一领域不断地出现许多技术工艺,但时至今日进行工业规模的建设工作却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7.
我国第一座海底大型液化石油气储存工程-汕头LPG集散中心,其储气库以无衬砌裸洞储存液化石油气,横截面积达304m^2。介绍了项目建设中完善的喷锚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及其动态施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时代汽车》2009,(4):121-121
FPT研发MultiAir技术的原因之一。MultiAir发动机不仅具备超低的二氧化碳排放性能(可保持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20克以内),同时可有效减少有毒排放物如氮氧化物及颗粒物的排放。菲亚特集团计划在2009年投产新一代MultiAir发动机,并希望凭借这一举措能够在汽油机技术领域有所突破。MultiAir技术也同样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在不久的将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几种比较新颖的节能技术,诸如能量收集与储存新技术,汽车行驶中的能量回收再生技术,电容器和电池二次电池能量回收再生技术,飞轮电动汽车的能量与利用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10.
《时代汽车》2008,(4):32-32
近日,沃尔沃卡车对外宣布,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的目标。对于沃尔沃卡车关注气候的课题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挑战。二氧化碳减排与碳中和产品、可替代和可循环技术一样,是沃尔沃卡车气候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在即将于2008年5月20——22日在瑞典召开的”物流与运输”展上,沃尔沃物流还将呈现出其二氧化碳减排的具体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11.
随着04款新车逐步进入经销商展示厅,明年的汽车新技术也逐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2004年款新车装备了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体现了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动态。就目前已知的而言,04年新车技术呈现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通讯技术进一步推向市场,带有更多配置和更多服务功能的车内通讯系统在越来越多的量产车上使用。第二,安全技术不断更新、升级,使得驾驶汽车变得越来越安全。第三,车内储存空间加大,随着人们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汽车上,整车生产商正在寻找更多的空间和方式来储存货物。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四轮定位仪采用的主要有PSD和CCD及CMOS3种成像及数据处理技术,PSD输出的类比电流无法直接处理,需要先进行A/D转化,此转化过程可能受温度及湿度影响,形成误差,很难达到测量的精度要求。CMOS和CCD结构的最大不同点是像素的充电与储存设计结构不同。CCD储存输出的耦合结构必须一个个像素按行按列推送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反应性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界面层理论解释了SBS改性沥青热储存性能差异的原因,并以该理论指导提出了反应性共混改性的方法,以提高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性SBS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热储存稳定性,长期高温储存(163℃,8d)未发生离析。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8,(12)
二氧化碳致裂技术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瞬间气化膨胀产生巨大压力作用于介质,使岩体产生裂隙并使岩体内部裂隙得到扩展的破岩技术。首先对二氧化碳致裂器的构造、原理进行了阐述,提出二氧化碳单耗概念。在某土石方工程现场开展二氧化碳致裂试验表明:二氧化碳致裂相比于炸药,爆破效果好,产生的振动小,安全性高,破碎岩体块度较大,粉尘及炮烟量减少50%,无有害气体产生,安全性高;试验证明单耗为0.26kg/m3的CO2致裂破碎效果相当于炸药爆破时单耗0.15~0.2kg/m3之间的爆破效果,单根"95"型致裂器具有的能量与339g TNT所具有的能量相当。  相似文献   

15.
深入细致,加强日常管理 针对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致使部分车辆器材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使车辆器材在使用中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仓库保管人员必须根据各类器材的性能、构造和使用保管的客观条件,正确地实施储存管理。一要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保管人员要每天认真做好储存器材的保管维护工作,应用可靠性理论、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计算机,对器材在储存过程中的有关参数进行收集和整理,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保证其数量准确、质量良好。二要认真做好定期性的擦拭保养。通过定期擦拭保养,将附着在器材表面的水分、尘土和其它杂质除掉,涂上防护油料,使金属与外界隔离。但要注意,青藏高原气候干燥、风沙大,因相对湿度小、锈蚀速度缓慢,而油多易粘沙,加快机件磨损,因而涂油不易过多。三要严格加强对车辆器材库存的分类管理。各类车辆器材都有不同的保管要求,认真按照各类车辆器材技术要求保管好器材,是车辆器材储存管理的基本工作。特别是对新入库的车辆器材,要及时保养处理、分类定位、建立标卡、组织入帐,真正做到“配套齐全,库容整齐、堆垛整齐.规格清、数量清、质量清”。  相似文献   

16.
液化天然气汽车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NG(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天然气储存方式,在20世纪后期已成功地应用于天然气汽车,本文在对LNGV(液化天然气汽车)技术现状、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开发和推广LNGV技术是未来天然气汽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日产汽车公司开发了1款新直接喷射汽油机,它应用了机械增压技术,排量为1.2L,配装于紧凑型乘用车后,在欧洲行驶循环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5g/km,燃油经济性达到了现有混合动力车的水平。简单介绍了新发动机所采用的技术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日野汽车公司为改善小型货车的燃油经济性并减少二氧化碳(CO2)排放,正在全力推进新混合动力系统的研发工作,目前已与用户合作进行实证监控运行的研究,以确认实际运行中的燃油耗值,并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收集数据。  相似文献   

19.
《车时代》2013,(6):30-35
百达翡丽新推出了Ref5200Gondolo八日动力储存星期与日期显示腕表,百达翡丽专为该表开发了一款全新机芯,该表采用了以“百达翡丽先进技术研究中心”新研发的Silinvar材料打造的机芯组件,这种创新材料近几年为百达翡丽赢得多项专利。造型精致迷人的机芯拥有八日动力储存显示、指针式瞬跳日期显示,以及超大视窗式星期显示,充满个性的美学气质绝不会令腕表爱好者失望。  相似文献   

20.
《重发科技》2006,(1):40-40
目前获悉,在遵循关于氮氧化物和微粒的排放新标准并保持柴油发动机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法国SPACE-LIGHT项目研制出了一种新的燃烧程序。据悉,在旧技术的基础上,这项创新使用了燃烧室的全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