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美国汽车维修配件流通领域经验,包括美国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研究美国汽车维修配件市场现状和法规管理体系,对完善我国汽车配件流通体系和提高行业竞争力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美国汽车流通领域现状及特点 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2012年美国汽车销量1478.6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18%.目前,美国汽车流通主要实行的是特许经营模式,美国汽车销售的绝大部分份额都是由特许经营模式销售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李林 《北京汽车》2002,(5):40-41,46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这句歌词虽摘自于一首"过气"歌曲,但用它来形容当今中国汽车生产、流通领域企业的心境大概是再贴切不过的了.正当"舶来品"-"品牌专卖、特许经营"这一营销模式逐渐得到了国内汽车生产、流通企业的接受和认可,并正日趋成为国内汽车行业主流营销模式之时,欧盟在汽车销售上采取"打破专卖禁锢,促进市场竞争"的重大改革举措消息的传来,无疑在国内汽车生产、流通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已经投入了巨资建成多位一体专卖店的汽车经销商们多少有些忐忑不安,就连对品牌专卖模式的优越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曾经深信不疑和倍加推崇的业内人士也不得不重新开始了深刻的反思.欧盟对汽车专营模式的否定态度,究竟会对红极一时的品牌专营模式,乃至国内主流营销模式的确立和未来的发展趋向产生何种程度影响?究竟会给国内汽车生产、流通领域带来怎样的冲击和振动呢?  相似文献   

4.
4.汽车分销服务业 汽车分销服务包括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与零配件分销业务等。 A.新车销售: 国际上新车销售普遍采用品牌特许经营模式。即生产商给予特许经销商一定区域内的品牌专营权,但这又形成了该特许经销商在该区域内垄断经营,2001年10月,欧盟进行大规模的汽车销售改革计划,取消特许经营,在经销商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彻底打破汽车市场的行业垄断。根据该计划,整车公司经予经销商更多的自由,经销商可以在任何一个欧盟国家设立经销网点,并且可以同时销售不  相似文献   

5.
美国智能汽车产业在全球走在前列,研究美国智能汽车政策法规体系,有利于学习其先进发展理念和政策方法,为我国发展智能汽车产业提供参考。本文首先理清美国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政府管理职能,然后从战略引导、法律与标准、创新支持、示范测试等方面探讨美国智能汽车政策体系构架,最终得出对我国发展智能汽车产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汽车流通领域总体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仍有差距,依然存在营销服务网络发展不平衡、二手车流通滞后、售后服务满意度不高、法规标准不完善、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等问题。从公共政策工具视角看,行业政策、财税政策的制定、执行、落实都对整个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二手车流通业政策分析,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经验,研究二手车流通行业政策和财税政策,为促进二手车流通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汽车消费信贷对稳定汽车市场、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个人汽车信贷消费模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信贷购车的比例达到70%以上,而我国信贷购车的比例仅为10%左右。影响我国信贷购车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缺乏完备的信贷法规作为保障,汽车消费信贷各主要环节尤其是非金融领域面临法规保障不力等问题。为此,我们应充分借鉴美国汽车消费信贷法规建设的经验,尽快完善我国信贷消费制度。  相似文献   

8.
当中国汽车流通领域正在走向特许经营营销模式的时候,当品牌专卖店正在我国汽车市场遍地开花的时候,当汽车将像普通商品一样和消费者"零距离"面对的时候,稳坐全国重型汽车市场第三把交椅的中国重型汽车集团率先擎起了"亲人"服务品牌大旗,首开中国汽车服务品牌之先河.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机动车辆法制化管理体系及其特点,希望对我国实施车辆法制化管理有所借鉴。美国联邦政府从维护整个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出发,将汽车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纳入社会管理的法律体系中,对汽车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专门立法,授权汽车主管部门制定汽车技术法规,对汽车产品实施法制化的管理制度--自我认证和产品召回,从而实现政府对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节能方面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正1美国汽车后市场零配件供应链1.1美国汽车售后零配件分销渠道模式及其特点美国汽车售后零配件分销渠道模式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配套市场渠道,由一级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汽车制造企业零配件配送中心和汽车经销商网络(4S经销商)构成;二是汽车零配件分销市场渠道,由仓储式汽车零配件经销商配送中心、仓储式汽车零配件经销商网络及汽车维修服务门店构成;三是汽车零配件零售市场渠道,包括汽车零配件的专卖连锁店、大型折扣店、会员制大卖场、五金行、超  相似文献   

11.
政策     
《时代汽车》2010,(4):62-63
商务部拟推汽车诚信体系试点 日前有消息称,商务部准备把汽车流通协会作为全国消费流通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要求该协会今年内逐步在全国范围肉建立汽车流通领域的诚信档案建设。中国流通协会表示。该协会即将与全国各省各地区的工商系统联合,对凡是经厂家授权的品牌经销商,建立一套诚信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特许经营在国际上被称为第三次商业革命,被美国未来学家《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称之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营销理念,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企业扩张和个人创业的方式。在美国,特许经营是发展最快和渗透性最强的商业模式,平均每人花3美元,就有1美元是花费在特许经营连锁店的。中国的特许经营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有超过600个特许经营体系。汽车租赁特许经营是汽车租赁公司授予某一候选人特许经营权,使其加入租赁公司的服务网络,使用租赁公司的品牌和标识,按照租赁公司的统一规范进行业务运作,租赁公司对特许经营点的经营进行监督和指导,并收取特许经营权使用费。  相似文献   

13.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的汽车营销体系中原有的营销模式和营销体制中那些不符合世贸规范、阻碍汽车市场正常发展的内容和形式都会受到冲击,与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来自国际汽车市场营销方面的影响将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进入2002年,欧盟决定大力推行汽车销售改革,取消汽车特许经营,减少汽车交易中间的流通环节,在经销商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彻底打破汽车市场的行业垄断.  相似文献   

14.
张彤  牛雅丽 《北京汽车》2008,(6):42-45,34
随着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的增长,汽车售后配件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文中通过对国内外汽车配件分销渠道模式的分析比较,提出构建高效而畅通的汽车售后配件分销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与欧美日的汽车标准法规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国际汽车标准法规对我国汽车工业走向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欧洲、美国、日本和我国汽车标准法规体系的介绍,从体系结构、技术水平和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将在汽车营销中得到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随着电子商务模式向传统的营销体系的渗透,网络经济将对传统汽车产业资源,流通环节的改造和重新组合发挥重要作用。世界汽车工业巨头们正在逐步将电子商务应用到汽车工业中去。我国汽车工业要要借鉴国外汽车工业做法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开发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目前汽车工业零部件企业分销体系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建立现代分销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适合我国该类企业分销体系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司康 《商用汽车》2006,(6):96-100
对于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法规,其中建立较早、在国际上最具有典型性的是欧、美、日3大体系.早在1960年8月8日,第一项ECE(ECE即欧洲经济委员会,而EEC/EC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或称欧洲联盟)汽车技术法规--《装用R2或HS1灯丝灯泡,非对称近光和/或远光的汽车前照灯》就开始生效实施;美国在1968年1月1日,就有包括FMVSS 101、FMVSS102、FMVSS105、FMVSS106、FMVSS109、FMVSS108、FMVSS111、FMVSS116等几项汽车主动技术法规在内的一批法规开始生效实施;日本制定实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的时间比欧美更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后来日本出于汽车产品对美贸易的考虑,在制定其汽车安全技术法规时,很大程度上参考借鉴了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世界汽车排放限值法规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汽车排放限值法规是当今世界个主要体系,世界许多国家不同程度地彩这些法规。了解世界汽车排放限值法规的发展过程、当前的控制水平和将来的趋势,以及各务的管理办法,将对建立我国的排放限值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与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历经13年起草、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对汽车行业尤其是汽车流通领域的影响,汽车业界人士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反垄断法>对汽车流通没有影响或者影响不大,有的认为将对现行以4S专卖为主的汽车流通模式带来一场革命;有少数汽车企业改变了其商务政策,更多的汽车企业对<反垄断法>仍采取观望态度.由于业界对<反垄断法>的看法各不相同,使得汽车企业莫衷一是,众多消费者也不知是否能利用<反垄断法>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为此,亟待以<反垄断法>为准绳,重新审视汽车流通领域的价格控制、区域限售、转售、搭售等诸多问题.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