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体化的多模式公交票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交通服务是整个城市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在城市内使用公共交通出行,需要有一个高效、便捷、舒适、经济的公共交通体系。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特别是在从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了运营管理和服务理念等方面的背景下,公交票务系统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该文借介绍法国克莱蒙地区多模式公交票务系统,在我国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票务系统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智慧城市内涵进行诠释,阐述了城市桥梁在建设智慧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城市桥梁的建设成就和问题以及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桥梁领域的研究趋势。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力图在建设国家智慧城市和迈向世界桥梁强国的过程中,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早日实现我国由桥梁建设大国成为桥梁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孙东立 《驾驶园》2007,(10):22-24
BRT(Bus Rapid Transit,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作为服务于城市建设和公共交通的有力载体,是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运营系统,它利用现代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的运营管理,使传统的公交系统基本达到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其投资及运营成本又较轨道交通低,与常规公交接近.  相似文献   

4.
《驾驶园》2018,(12)
地铁是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引导产业、人口、资源流动,重塑城市经济地理的重要力量。推进成都地铁场站综合开发,是加速轨道交通成网、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良性循环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快速公交具有速度快、容量大、建设周期短、造价低等优点,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考虑建设快速公交。回顾了常州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快速公交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的功能与定位,指出快速公交与轨道交通是相互补充的,快速公交可以作为轨道交通的延伸、补充和过渡。分析了快速公交系统的运营效果,快速公交在支持城市发展、优化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改善居民出行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最后,总结了快速公交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营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指出一个成功的快速公交系统需要系统化的思路,从规划设计、选线到运营组织与运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城市主干路隧道建设的逐年推进和道路运力需求的快速增加,国家相关部门提出重点推进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逐步实现我国公路隧道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绿色节能化是智慧交通发展的关键。以实际案例进行城市主干路隧道段智慧化研究分析,通过智慧运营管理平台、数据交互、共享信息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在设备控制、事件预警、流程管理、应急处理等方面提升隧道运营管理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开始建设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在给城市居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从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的角度出发,分析轨道交通对城市环境带来的一些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针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量不断增加、客流规律随时发生改变的现状.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基本客流情况,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出轨道交通站点在不同区位、不同用地性质情况下的进出站客流规律,换乘情况及断面客流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下管线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轨道交通的客流集散需要依赖于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支撑城市空间拓展、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保障。由于地下管线、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是相对独立的,三大系统之间缺乏充分衔接与协调,相互影响。在调研武汉市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城市道路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统筹建设方案及建议措施,为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统筹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三大系统相互结合、同步实施有利于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有利于减少施工期对社会、道路交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点、线、面三个不同层次的一体化来实现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最优的网络布设,并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支付系统、营运组织、行业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深圳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一体化的保障措施,并提出了常规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早晚高峰期间客流量集中增加这一突出问题,在轨道交通的运行管理中采用了不均衡运输的运营管理方式,对既定运力资源进行优化时空分配,以满足高峰阶段的运力需求,从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并实现降低满载率以及节能降耗的目标。因此应结合各城市实际情况,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不均衡运输的研究,积极探索更加高效优质的轨道交通运营模式,推动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布置于城市交通走廊,其客流集散依赖于道路交通系统。通过轨道交通站点配套道路的建设,将城市轨道网络系统、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有机衔接起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系统的快速交通功能和道路交通系统的深度通达功能,从而构建高效率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在调研武汉市已运营轨道交通站点配套道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措施,为后续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余华琼  陈刚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209-212,M0022,M0023
介绍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已建的智慧出行数字票务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并创新推出在交通出行大互通大覆盖需求下的智慧出行MaaS大数据云平台的构架设计。智慧出行MaaS大数据云平台采用企业运营数据中台的模式构架,以标准化采集为基础、开放架构为抓手、数据总线为主线,标准化的数据为基石、TT大脑为指挥中枢,安全可靠的支付服务为宗旨。云平台构架着重将差异化的需求进行共性化抽象,实现差异化的服务内容和不同支付方式接入时进行统一规范的运营支撑。目前,云平台构架和功能已在近20个城市上线运营和商用,验证了云平台构架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城市共有17个,运营线路70条,运营总规模约2 000 km,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家已经批准了36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目前已经批复可研报告的28个城市在建线路87条共2 160多km,"十二五"期间将新增运营里程超过1 600 km,与以往40多年的投运总里程相当,由此可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和运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FAO)线路主要是以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及通讯系统综合为一体的新型铁路运营系统为基础。本文主要针对行车组织当中的存在一些风险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方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已不同程度开展城市MaaS建设与应用示范,但由于国内外尚缺乏针对MaaS体系建设与运营服务模式等的规范化界定,使得各地在推动MaaS平台建设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如何建设、如何运营、如何管理”等普遍性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淮安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研究设计了淮安智慧出行MaaS平台应用体系,探索分析了淮安MaaS平台运营模式,以期为全国同类型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推动MaaS平台建设及运营服务体系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作为大容量快速交通系统,在整个城市客流运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运营的上海轨道交通车站及区间普遍存在暴雨时排水不畅及渗水、漏水等通病,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介绍了轨道交通17号线防排水系统的设计并重点阐述了针对以上安全隐患提出的一系列的解决或改善措施,以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在北京轨道交通线网已进入网络化运营的进程中,网络主要客流指标变化趋势;总结了当前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从供需层面分析了目前线网客流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及通勤客流的主要特点.分析与评价了北京市轨道线网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需求演变的角度出发,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票价博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卞长志  陆化普 《公路工程》2009,34(1):49-51,66
票价是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竞争的关键因素.根据运营票价建立了城市公共交通需求与总交通需求的关系,并利用Logit模型描述公共交通系统内部不同方式的分担率,据此建立了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运营公司的利润函数模型.对离散和连续价格策略集情形分别建立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票价博弈模型,给出了均衡票价的求解算法.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20.
倪吉栋 《隧道建设》2010,30(6):656-659
为推动旧城改造与新城发展,解决目前地铁高投入低回报的公益性给建设方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问题。通过总结已运营的地铁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探讨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在TOD理念指导下的综合开发模式,并提出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地块综合开发理念、综合开发类型,以其良好的收益来减少地铁建设的资金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