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高速铁路隧道的发展及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论述了隧道工程在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总结了中国高速铁路隧道的主要特点:分布区域广且地质环境复杂;隧道断面净空有效面积大;采用复合式衬砌与明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支护方式;道床形式主要为无砟轨道。对运营、在建和规划中的中国高速铁路隧道进行了系统介绍,提出中国高速铁路隧道的发展方向:形成更加完善的技术体系;优化隧道断面尺寸和设计参数;全面实施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提高隧道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志坚 《隧道建设》2018,38(8):1257-1270
为实现大断面隧道机械化施工,针对郑万高速铁路湖北段隧道机械化施工所面临的掌子面稳定性控制、支护结构参数优化、机械化施工工法及施工工艺参数选取等主要问题,采取现场试验、资料调研、理论分析等手段,提出掌子面稳定性综合分级方法及稳定性控制措施,并对超前支护、洞身支护参数进行优化。郑万高速铁路采用全断面法和微台阶法2种工法进行施工,同时,对高压劈裂注浆、低预应力锚杆、超挖控制、高标号初喷混凝土等施工工艺进行探索和应用; 在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施工动态管理的隧道作业面分类管理方法。研究成果在郑万高速铁路的成功应用将极大提高隧道建设的机械化水平,为隧道机械化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隧道施工,主要是安全问题(包括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监控量测为支护参数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所以很有必要研究隧道监控量测方面的问题。根据专家授课、设计图纸和自己在施工中的应用,对隧道监控量测在施工中需要检测的项目进一步进行了整理,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铁路隧道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伴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长大隧道,长大隧道通常是整条线路建设的控制性工程,为满足建设工期的需要,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合理运用斜井施工技术,能有效地缩短施工工期,使建设项目早日投入运营。论文以黄岩隧道为例,对斜井在长大隧道施工中的作用、斜井的优化设计、斜井施工中的重难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隧道一般选择单洞双线的断面,影响选择隧道断面的因素是隧道空气动力学。施工过程中,增大开挖浅埋隧道断面的同时,安全性的保障和技术性合格的难度也在增加。正确的施工方案是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为使台阶法施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举例研究了某高速铁路浅埋隧道工程,用模拟数值及现场测试的方式研究分析台阶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林志  刘旺  陈川  蒋树屏 《隧道建设》2020,40(Z1):1-8
为评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情况,系统梳理了近14年来我国交通隧道在工程勘察、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装备、通风与照明、运营养护和环保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技术进步与创新。对未来隧道行业的技术发展作出展望,提出复杂条件超长隧道、跨海隧道修建技术、城市地下道路网建设与运维技术、隧道绿色可再生能源互补式综合利用技术、隧道病害智能诊断与快速修复技术、超长复杂隧道与地下工程智慧防灾技术等方面面临的新需求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无砟轨道被广泛应用,桥隧群、长大铁路隧道等多采用无砟轨道结构。无砟轨道对隧道仰拱、底板等下部结构质量要求高,隧道施工质量提升跟不上高速铁路发展的脚步,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部分质量缺陷,严重影响铁路工程整体质量,必须进行彻底整治,确保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浙江省公路隧道工程建设中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回顾数十年来浙江省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浙江省隧道工程领域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情况,包括特殊隧道建设技术、安全节能运营技术和隧道养护技术3方面代表性成果。然后,分析浙江省公路隧道领域在钻爆法施工质量缺陷、钻爆法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TBM/盾构法占比低、智能新技术应用少、预防性养护与装备技术应用滞后等方面的短板。最后,提出未来浙江省隧道工程安全、智能、绿色3大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何杰  高斌  薛陶  白玉冰 《隧道建设》2018,38(Z1):51-57
论述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技术难度、设计理念及养护管理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和理论水平发展迅速,已逐渐步入“绿色建设期”,但距离科学养护管理仍然差距较大,存在“建管养”分离、检测养护难度大、基础数据混乱、评定系统不完善和维修加固体系不完善等挑战。针对以上挑战,从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引入全寿命周期建设理念,论述了全寿命周期成本、养护便利化和标准化施工等理念对于隧道“建管养”的重要意义; 2) 建立隧道建养信息化系统,通过大数据平台及BIM信息技术,为隧道建立信息档案; 3) 完善养护技术体系,对现有隧道检测、维修加固技术手段进行梳理,总结一套隧道检查、管养技术体系。以期为公路隧道科学养护管理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筑物施工对下部高铁隧道结构变形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充分利用土地考虑,在高速铁路隧道上部施做地面建筑物是不可避免的,而地面建筑物的施工必将对已有的高速铁路隧道造成一定的影响.以某物流有限公司拟建5,6号仓库上跨下部高铁隧道为背景,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并采用伯格斯流变本构模型分析建筑物施工对其下部高铁隧道的影响,并对土体自重固结、高铁隧道施工、仓库基础处理、仓库施工以及仓库荷载施加的整个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重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备受社会关注,特别是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各类新技术与设备的出现,在隧道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复杂地质条件施工难题被解决,如高地温、湿陷性泥土、淤泥质粘土及岩溶地区等隧道施工难度大,但引入先进技术后,有效解决这些难题,为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建设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项目,受互联网信息化影响,新兴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成为高职院校工作重点。网络教学作为现阶段较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拓宽了课程教学路径,将其应用在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达到碎片化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课程教学参与程度,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效果,对于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推动教育深化改革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田佳  李金鹏 《隧道建设》2018,38(8):1350-1360
为解决我国山岭隧道施工技术落后的问题,对高速铁路大断面隧道的机械化施工工法进行阐述。通过配备成套的隧道机械化工装设备,并经现场试验研究,形成开挖、支护、衬砌、水电缆槽4条隧道施工生产作业线的新型施工组织模式,以实现Ⅳ、Ⅴ级软弱围岩机械化大断面的连续施工。通过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的应用,开挖炮眼精确定位、系统锚杆精准安装、施工信息同步上传等施工难题得以解决; 通过各类大功率机械设备的配置和应用,可缩短各道工序的循环时间,实现软弱围岩早封闭的安全管理理念。根据大量的监测数据和现场实践表明,隧道大断面机械化施工工法的施工质量可靠、施工效率高且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隧道的设计、施工、运营等现状的阐述,分析了隧道病害产生的类型和原因,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以组建隧道病害诊治与养护公司作为处理病害防护及养护的意向,进而对隧道病害诊治的市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组建高科技国字号隧道病害诊治与养护公司的思路和准备。  相似文献   

15.
王中平 《隧道建设》2014,34(Z1):77-81
依托连霍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通过郑西高铁阌乡隧道上方这一典型案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对施工过程进行三维仿真分析。从横断面、纵剖面的变形两个方面对高速铁路隧道安全状态进行了研究。从纵剖面来看,仰拱位移普遍小于拱顶位移,且受地形和隧道与开挖区域的相对位置影响,最大位移发生在50 m位置处的拱顶,量值为6.3 mm,每10 m的最大差异沉降为0.97 mm,小于高速铁路轨道变形要求;从横断面来看,隧道结构由于上部开挖导致卸荷效应,整体呈现隆起趋势,其位移方向趋向于开挖区域。现场施工和监测表明通过采用竖向分层、纵向分段的开挖方式,阌乡隧道的结构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扩建工程的施工安全与高速铁路隧道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6.
王文通 《隧道建设》2011,(Z1):260-264
从台湾隧道采用喷凝土技术之发展,以台湾高速铁路隧道开始施工为时间分界点来说明,高铁隧道施工前与其后两段期间之隧道喷凝土技术进展概况。然后展望岛内近期隧道工程,例如台九线改善计划一系列隧道工程,所需采用之喷凝土技术规范。为此需检讨现行规范不尽理想或应配合国际发展趋势之处加以修订,笔者将研拟初步修订建议,提供隧道业界下次修订现行规范时参酌应用。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1月14日,“交通运输行业长大隧道建设与养护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在重庆召开。“交通运输行业长大隧道建设与养护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由交通运输部授牌,以“突破核心技术、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7,(8)
针对公路隧道这一特殊构筑物,分析其大数据来源,包括人的数据、车的数据、基础设施数据、环境数据等,具有"6V"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公路隧道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两个阶段、九个方面主题的应用思路,包括施工风险控制、施工人员管理、施工成本控制、交通管理、交通安全、养护管理、节能减排管理、机电设备管理、运营成本控制。提出构建公路隧道大数据中心,其将帮助管理者从不同的维度观察数据,进而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促进我国公路隧道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由"公路隧道大国"向"公路隧道强国"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尹忠辉 《隧道建设》2014,34(12):1175-1182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水沟电缆槽一般分为通信信号槽、电力电缆槽、排水槽,三槽合一,根据高速铁路的设计理念与运营要求,水沟电缆槽必须一次成型,在施工中为了设计出一套系统的电缆槽一次成型配套模板体系,在实践的基础上利用组合模板桁架连接与走行系统结合的方式对电缆槽一次成型施工进行探索和总结。实践证明: 合理地利用桁架模板与走行系统设计出的电缆槽模板,可以有效地完成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水沟电缆槽的一次成型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截至2013,我国已有11359座/9605.6km公路隧道进入养护期,养护工作任务将长期且繁重,但现有技术不能满足工作实际需求。为此,通过全面调查欧美日等国、以及世界道路协会和国际隧道协会在隧道养护方面的现状,并结合与我国现状的比较,分析并指出了我国公路隧道养护技术的不足。该文认为,我国公路隧道的养护工程技术在检测技术、决策技术和维修技术等方面,以及养护管理技术在管理体制、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技术瓶颈,并指出了对应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