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何晓辉 《隧道建设》2007,27(4):72-73
简要介绍了地铁施工测量过程中的地面平面控制测量重点,竖井联系测量的方法及建议,地下平面控制网平差原则以及铺轨基标测量工作的特点,供相关人员参考,从而在测量重要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地铁盾构控制测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多个城市地铁施工实例,分别从标准车站模式、换乘车站模式、始发井车站模式、区间通视、区间不通视、长区间等各种施工情况从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区间隧道控制测量等对盾构控制测量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经验总结,并在强制对中观测墩、主副导线点、基线控制、整体平差等方面对盾构区间控制网的布设和应用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以期为不同模式下的地铁盾构施工控制测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深圳地铁是深圳市迈向现代化都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地铁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在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上不断创新,才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任务。由深圳市道路工程公司承担的深圳市地铁车辆段土石方工程虽然施工难度不大,但是,由于地铁车辆段是地铁的核心部分,它是列车检修和停靠的总站,其地基是承托轨道和列车荷载的基础,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路基土体的压实度  相似文献   

4.
着重介绍肇庆阅江大桥主塔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测量技术。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和条件,对首级控制网进行加密,确保加密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对塔柱的测量主要采用精密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坐标和精密天顶测距法测量标高。结果表明,索塔的安装定位精度满足相关测量技术指标的要求,同时加快了定位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沪通长江大桥不同施工阶段结构物测量放样的精度要求,对该桥的施工控制网跨江测量技术进行研究。基础施工阶段采用首级施工控制网,墩台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对首级控制网进行加密。平面控制网采用静态GPS相对定位技术结合常规测量技术进行测量:按照一等平面控制网观测技术要求进行外业观测,对外业数据进行数据检核和基线向量解算,进行基线质量检验,选择合格的基线参与平差计算;跨江水准采用EDM对向三角高程方法进行测量,从垂直角、边长、仪高和镜高、地球曲率半径和大气折光等影响观测精度的因素分别进行精度控制。实践证明,沪通长江大桥施工控制网测量技术可行,测量精度满足要求,测量成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是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的后勤基地,是地铁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包括地铁车辆段、综合维修中心、物质总库、培训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分析了大板桥车辆段的出入段线2种不同形式的接轨、平面布置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确定出入段线接轨方案采用一站接轨形式,车辆段平面采用纵列式顺向布置。  相似文献   

7.
结合西安地铁1号线盾构区间的工程,通过始发前联系测量、始发测量、掘进测量和贯通测量4个工程阶段的测量详细阐述了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的测量方法;同时分析了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的技术参数、施工进度及过站方式等,可为以后西安地区地铁建设过程中盾构法施工的测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彩虹岭隧道洞外控制网采用直伸光电测距多边形闭合导线环(网)测量,洞内控制网采用全站仪测距测角,洞内布置三等精密导线网控制隧道施工测量,文中对控制网在隧道施工贯通面引起的误差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9.
武汉某高速公路府河特大桥南引桥采用等高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为单排三柱式桩基础结构;其中在施工里程K3+191~K3+221段上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常青车辆段和金银潭站之间的出入线(双线)。受地铁运营线及附属设施影响,文中从施工工期、费用及对地铁运营线影响等方面对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比选,采用较为经济、合理的设计实施方案,既满足使用功能及施工工期要求,又减少了对地铁运营线的干扰,降低了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控制测量的“三网合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线下工程测量精度要求高、轨道铺设平顺性要求高与运营监测周期长等特点,采用勘察设计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和运营维护控制网合为一体的"三网合一"控制测量技术.对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控制网(CPⅡ)和基桩控制网(CPⅢ)三级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测量及数据处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外公路》2021,41(2):251-255
以成都地铁17号线区间盾构近距离下穿运营地铁4号线为工程背景,研究了狭小空间下砂卵石夹素桩地层长大管棚施工方法,探索了提高管棚施工精度及施工工效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砂卵石夹素桩地层,采用扩孔锤跟管钻进方法可实现长距离管棚施工;改变管棚前端结构形式有助于控制管棚顶进偏差,减小顶进阻力,提高管棚施工成功率;长大管棚施工过程中应以水位测量作为常规偏差随钻测量方法,全站仪测量和光纤陀螺仪测量可作为偏差复核方法;卵石夹素桩层管棚跟管施工过程中采用气动吹渣、钻杆拖拉、喷水降尘等措施,可实现顺畅排渣,有效降低粉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正严谨求实公正科学北京中盛恒信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24日(其前身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研究院,成立于1992年6月19日),20多年来,先后完成国家大剧院、北京银泰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北京财源国际中心等深基坑施工监测工程;国庆50、60周年、抗战70周年阅兵式相关地铁结构变形监测工程;地铁八王坟车辆段、土桥车辆段、旭辉·奥都、北交大学生公寓基桩测试工程。  相似文献   

13.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六跨连续钢桁拱梁施工控制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六跨连续钢桁拱梁施工测量采取钢梁施工前对主桥控制网进行复测和加密,对六跨连续钢桁拱梁范围内墩、台进行贯通测量;施工监测阶段建立钢梁监测局部控制网;桥面系施工时建立桥面控制导线的方法,满足钢梁施工各阶段控制测量的需要。既保证主桥钢梁中心线与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桥梁中心线、京沪高速铁路线路中心线协调一致,又保证钢梁各个节间监测数据的测量精度,满足钢梁安装线形及合龙口线形调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控制斜拉桥斜塔柱施工过程中的线形,通过采取更加科学的模板靠立及校准办法,在测量中选取更好的仪器、布设合理的测量控制网、精确控制网复测来实现模板的精确定位。再根据塔柱的倾斜情况,采取对撑及对拉的措施将斜拉桥斜塔柱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位移减少到最低。通过降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更好地控制斜拉桥斜塔柱的外观线形,使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崖门大桥原施工测量控制网所存在的问题 ,在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基准面、网点的位置和数量、建网的精度和方法等方面 ,提出合理有效的改造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测量控制网 ,能满足崖门大桥施工测量各方面的要求。提出的解决现有桥梁控制网所存在问题的各种方案 ,具有一般性 ,为同类控制网的技术改造和建网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GPS技术在南京长江二桥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敬 《中外公路》2002,22(5):87-89
结合南京长江二桥施工控制网的测量,在分析GPS定位误差来源的基础上,研究了GPS精密定位的方法和措施,通过对南京长江二桥施工控制网的实际测量、数据处理、精度分析和比较,表明以多目标二次规划优化理论、目标函数的建立及严密平差等方法进行GPS定位技术,建立大桥施工控制网的点位精度能够达到±2 mm,完全满足桥梁施工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5,(10)
介绍鸭绿江界河斜拉桥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布置及塔柱施工测量要点。斜拉桥平面位置测量布设了专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结合塔柱位置,为方便施工放样、确保放样精度,在鸭绿江两岸塔柱上下游相互通视处,埋置强制对中观测墩,构成主桥控制网。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国外软土地区铁路、公路及机场等工后沉降控制资料,提出了广州地铁车辆段超宽路堤软土基工后沉降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20个月的艰苦施工,2015年3月30日,位于广州南站西侧的地铁7号线大洲车辆段出入段隧道双线贯通。大洲车辆段出入段不仅是7号线第一条双线贯通的隧道,而且不到2 km的该标段在建设过程中还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次急曲线段盾构开启铰接始发、第一次210 m小半径掘进、第一次盾构施工埋深仅3 m软弱浅覆土隧道、第一次采用含钢量442 kg/m3的重型管片。  相似文献   

20.
广东中 (山 )~江 (门 )高速公路全长 2 7.6km ,路线勘测与施工时间相隔较长 ,因此 ,施工前进行了施工测量控制网建网。较全面地介绍了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进行施工测量控制的情况 ,实践表明 ,采用GPS方法进行高速公路施工首级测量控制网的建网 ,具有建网精度好、作业效率高、建网周期短和方便快捷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