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承包商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承包商的风险辨识,风险衡量与风险评价,并提出了承包商风险防范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业主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业主是工程的投资,在工程建设中,业主面临着诸多风险,这些风险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要取得预期的投资效果,业主就必须对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避免、控制和转移风险。此对工程建设中业主的风险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业主的风险防范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铁路产品认证检测的核心实验室,铁路电磁兼容实验室的安全风险管理十分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先进行风险识别,再依据风险识别的结果建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法,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值,对电磁兼容实验室安全风险进行整体评价;针对评价确定的不同等级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提升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完善铁路安全风险控制体系为重点,深入研究安全风险管理内涵,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模型,提出铁路安全风险管控模型。设计了铁路安全风险管控信息系统,规范了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将风险管控与干部履职考核挂钩,促进风险管控措施落实。系统的研究和运用为加强安全风险防控,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铁路安全风险信息分类标准化是实现依托安全大数据信息科学研判和管控安全风险的基础。以MECE分类分析法为指导,提出铁路安全风险信息分类总体思路;将风险事件确定为风险信息最关键的引导项,从风险定义出发研究铁路安全风险事件的规范化描述方法;基于领结模型分析,研究铁路安全风险事件的信息颗粒度描述方法和事件链模型;基于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过程,分析给出风险信息标准化项点;结合铁路行业安全风险信息有关的标准、规章,研究标准化项点的规范化和结构化。结果表明,基于风险定义、安全风险管理过程和领结模型进行风险信息分类,能够确保形成稳定、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风险事件的规范化描述适用于以风险点、风险行为、风险偏差为特征的面分类法;风险事件的颗粒度描述可采用铁路局集团公司、专业、站段、车间共4级的线分类法;基于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过程,可清晰地梳理出信息标准化项点;标准化项点的规范化和结构化主要通过术语内涵、数据格式、典库实现。  相似文献   

6.
根据商业企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其风险评估,论述了风险防范的各种对策;全员风险防范经营、回避风险策略、分散经营策略、依法依规经营,以及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转移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地下工程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投资风险很大,勘测、设计、施工、决策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引入了风险防范资金供给模型和风险防范资金需求模型,研究了风险防范资金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风险防范投入效益曲线,得到了最佳风险防范资金投入量以及相应的实际风险值。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风险管控现状的基础上,将风险主动防控的核心理念归纳为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治理和风险监督反馈4个环节构成的闭环管理过程;根据风险主动防控理念设计风险主动防控平台,明确平台的逻辑架构、功能架构、业务流程和数据关系;采用端-边-云一体化的平台架构进行部署,并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为应用背景,证实平台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业务流程设计实现了标准化,可及时监督风险并向用户反馈意见,体现了“关口前移、预控安全”的闭环式风险管理理念;经过15条线路和300余座车站的试运行,前期有效辨识并录入591个风险点,推演得到风险点传播路径58条,提供风险治理预案268例,解决了城轨运营时风险数据量大、机理复杂、实时性强等问题,有效地防范了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投资项目的风险分布与风险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风险和风险分布的定义出发,对轨道交通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风险因素的联合概率分布和条件概率分布,以及相应的风险分布。探讨了轨道交通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的最优化管理模型,为轨道交通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玉林车务段的实际出发,分析铁路路风问题的主客观条件,阐述了实行路风风险防控必要性,通过采取提升风险防控自觉性,解决风险防控可控性,确保风险防控有效性,从而实现路风好转和生产经营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LKJ车载设备作业质量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LKJ车载设备出入库检测作业及芯片换装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实现对车载设备检测作业质量、数据换装版本号确认、换装完成情况自动统计等关键环节的卡控,实现由"人控"向"机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近年来我所承担的机车车辆试验,并从试验内容、试验性质加以分析总结,论述试验和产品开发的关系,指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起,我段执行的内燃机车小修周期为7~7.5万km,辅修周期为3.5~4万km,也就是说,机车走行7~7.5万km除了小、辅修时扣修几天外,其它时间都是处于机车运用整备状态,如何抓好运用机车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是确保机车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4.
回顾施工组织在桥梁、隧道、路基等工程项目中的发展历程,论述施工组织与科技进步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机车厂修时,需要拆卸多种型号的轮对、齿轮,各企业普遍存在对标厂修标准及厂修工艺质量下降,生产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文中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内燃机车轮对、齿轮通用拆卸装置方案,设计的装置能满足多种型号机车大修标准及大修工艺要求,解决了生产能力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路信息网络化发展方向,提出一套以LonWorks网络为载体,实现联网控制各车厢在线数据的采集、存储、故障诊断、控制等功能的系统。阐述了车载网络的架构、网络热备及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7.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和智能化的研究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是系统地研究和建立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拉通勘测设计全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产作业模式,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技术,推进勘测设计现代化的重大成果.阐述了系统主要研究成果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机车车辆测试性和技术诊断的基本概念。阐明了测试性和技术诊断对机车车辆维修的重要性。提出了机车车辆测试性的定性和定量要求,以及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另外,对于3种诊断方式(人工诊断、应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诊断和应用机内检测系统进行诊断)及其选择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机车车辆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振动诊断技术、声诊断技术、红外线诊断技术、润滑油分析技术和性能趋向监测等)及其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辽河特大桥拼架 3 2m双线箱梁施工实例 ,详细介绍箱梁高位拼架、落梁就位的施工技术。实践证明 ,该技术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乌兹别克斯坦在机车维护维修方面所实施的状态修与计划修相结合的机车维护模式、维修制度及其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