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有不少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它们在港集资.可吸收国际经验及资金.亦可学习企业管治。随着内地的持续经济增长.投资者对在港上市各大大小小的中资企业充满着憧憬,以及现在的H股企业相对於其在内地挂牌的A股价格的确十分吸引.就同一内地企业的A股与H股出现差价情况,按恒生AH股溢价指数显示.A股对H股的加权平均溢价近七成,因此不少投资者纷纷争相入市.希望在H股市场上创出一个神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经济导报》2007,(18):44-44
中信银行(下称信行)上月以“A+H”股形式在中港两地上市,成为近年以来第六只来港上市的内地银行股,而相关窝轮亦于同日在香港挂牌,是继工行之后,另一复获准正股与窝轮同时上市之股份。  相似文献   

3.
朱毛齐 《经济导报》2007,(20):16-17
中国政府放宽ODII的新政策,刺激港股大升500点。业内专家认为,QDII新政为内地过剩的人民币资金和高企的外汇储备开辟了释放通道,有助於抑制内地资本市场的过热发展,有益於A股与H股差价收窄。但另有观点认为,QDII新政对港股的刺激有限,[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以往,不少内地企业都会选择本港作为集资上市的基地。而过去数年内地市场暂停新股上市(IPO)期间,这情况亦更明显。然而随着大型国企陆续回流A股市场上市,港股市场独大的局面似乎正酝酿改变。外界担心,本港作为内企主要集资中心的功用,将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5.
A股市场走入一轮调整,上证指数创出2006年牛市以来的最大跌幅。其中领跌品种以A+H两地上市的大型蓝筹股,尤其以金融股首当其冲。与此同时,国内外关於A股泡沫正展开争论。  相似文献   

6.
上周港股在激烈震荡中走高,国企指数偏弱,拖累大盘。特别是周三A股市场急剧下挫,为近年来所罕见,A股全线走低,即刻影响到H股价格。目前中资上市企业市值已达港股的50%,A+H两地上市更使港股联动增强。  相似文献   

7.
毫无疑问,中资股去年於本港股市独领风骚,取代了传统蓝筹在投资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虽然近期中资股升幅趋急,H股估值和内地A股进行“赛跑”。不过,有金融界人士相信在宏调步伐还未停止下,今年内地经济增长将较往年稍为降温。投资者选择“千里马”的难度也较以往增加,他们表示,“十一五”中重点发展的行业相关股份,可能便是投资者趋之若骛的千里马。  相似文献   

8.
麦萃才 《经济导报》2007,(45):40-40
A股与H股本来是同一种产品,两者所占的权益如以人民币计算也是一样的。不过A股在内地以人民币买卖,只接受内地居民与QFⅡ的参与。而H股则在香港以港元买卖,没有限制参与者的国籍,只要持有港元,便可以参与H股的买卖。[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14):45-45
由於受大陆A股强劲上扬和道琼斯指数造好的影响,恒生指数再度上攻至20000点上方。上周虽然ABR大幅上扬,但H股市场表现平淡,令A+H股的比价资料大幅下降,H股市场的大幅波动似乎不再能够给AER带来太多的先导性指示,倒是有不少H股投资者在追捧A股概念。预计后期H股和A股的折价现象仍将保持。  相似文献   

10.
原本计划於去年7月来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发展商——宝龙集团正酝酿卷土重来。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许健康在宝龙厦门总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仍然有意前往香港上市,惟他不肯评论具体挂牌时间及集资金额。他只强调企业若要有更佳发展,必须要有更多投资者参与现时公司已就上市作好准备,待适合时间会再在港IPO。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可谓投资者们丰收的一年。中港两地经济持续增长、内地大型银行带头掀起的新股热潮、资金加速流入等因素,令本港股市经历了近年难得一遇的大牛市。中石化(386),建设银行(939)和中国银行(3988)等H股获准加入蓝筹行列,间接帮助恒生指数冲破20000点这历来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中资股热潮於去年吹得更烈。国企指数从年初的5000多点暴升近7倍至年底的70000多点,大於恒指全年的三成多升幅。工商银行(7398)两地同步上市,  相似文献   

12.
郭家耀 《经济导报》2010,(28):46-46
联储局调低经济增长预测,市场近期焦点转移至企业季度业绩;A股方面.近期虽然自低位反弹,惟升幅有限’加上农行A股首日表现乏善足陈,拖累港股表现反覆不前.过去一个月维持在“双底”颈线约P9800点和21000点关口之间窄幅上落,後市料持续穿梭於各条平均线横行整固。  相似文献   

13.
《经济导报》2009,(47):23-23
民生银行(600016)11月26日公告称,经香港联交所核准.该行发行的33.2亿股H股今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股票简称为“民生银行”,股票代码为01988。民生银行成为第七家在港上市的内地银行。  相似文献   

14.
近年大型内企陆续回归内地登陆A股市场,以达到集资壮大的目的。中石油(857),平安保险(2318)等熟悉的名字,如无意外不久将展现于内地交易所的名板上。AH两股之间的关系看似相近。但由於两者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两者也各自产生一种独立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21):44-45
为对抗过热的股市,内地人民银行於周前一口气推出“宏调三招”:上调存贷息率、存款准备金率及增加人民币浮动波幅。但措施对股市的冷却作用只维持了不足一小时,A.B股市在继後时间续屡创新高。直至前美国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发表内地股市泡沫论后,B股市场才出现明显的调整。而备受关注的A股市场则仍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6.
朱毛斋 《经济导报》2007,(45):20-21
内地股市十几年来,石化、机械、钢铁、汽车,军工等重化工类上市公司一直是上市企业的中坚。这类企业在上市公司总量中的比重没有明显变化,但由于它们总股本大、部分股价的市场价格也比较高,使得它们按市值计算,占A股市场总市值的比重越来越大。在中国经济结构进入转型升级的大背景,重化工类重型企业源源不断地加入股市,成为A股市场的顶梁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八方中资     
《经济导报》2007,(20):46-46
中建德明年3月前登陆A股,太平洋保除拟以A+H同步上市,波司登或将登陆港股,中移动备战回归A股,大摩重申腾讯增持评级……  相似文献   

18.
《时代汽车》2008,(10):37-37
据新浪网9月10日引自《每日经济新闻》消息,受股市整体下挫影响,两个月前还坚称今年回归A股的比亚迪目前已暂停上市构想。比亚迪汽车总经理夏治冰近日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今年比亚迪不准备回归A股融资。这已是今年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汽车公司回归A股搁浅。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今年内唯一可能融资的只有重组概念的一汽了,此外的广汽、奇瑞、长城、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7月11日,A+H股上市企业中集集团(简称"中集")发布公告,香港联合交易所(简称"港交所")已批准中集旗下控股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车辆")H股股份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这意味着中集车辆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港股市场迎来半挂车制造商第一股,也意味着中集车辆正式成为中集建立的继中集集团  相似文献   

20.
八方中资     
《经济导报》2007,(15):44-44
交行回归 拟发32亿股A股,西部矿业拟弃H股改用A股上市,大摩增持汇控,大摩70亿入股世茂武汉项目,北京控股776亿购北京燃气,中海集运未来三年资本开支47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