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世界海运》2009,32(9):13-15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崛起的同时,与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中国与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互动的时代。中国经济自身发展已经对外部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中国经济埘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大。据有关方面统计,全球经济增量中国约占1/3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中国经济看做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经济对全球商品市场的供求格局和市场价格的影响也不断加深。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比如人民币升息,也在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中国在参与制定世界经济规则的方式和程度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2.7%。2003年以来国际海运业的繁荣,离不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可以称为“多事之秋”。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严重后果的逐步扩散,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征面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同时,还面临着国内经济下滑的可能。存世界经济的风暴阴影下的中国经济的走向如何,的确是值得认真分析的。  相似文献   

4.
金融风暴阴影下的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的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可以称为“多事之秋”。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严重后果的逐步扩散,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征面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同时,还面临着国内经济下滑的可能。存世界经济的风暴阴影下的中国经济的走向如何,的确是值得认真分析的。  相似文献   

5.
其东 《中国港口》2012,(1):I0001-I0001
2012年是中国的龙年,但中国经济却丽临着寒潮。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特别是欧洲经济持续衰退、美国经济疲软的情况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形势将更加严峻。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时相比,我们还面临外需减少、楼市调控和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持续交汇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投资,消费、净出口的能量都降势严重。寒潮来袭,中国经济不容乐观,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明锓,预计还将延续至明年。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是典型的大国经济,大国经济以存在地区经济为特征,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2009年已经过去了5个月,但是中国r经济在2009年的走势究竟如何,仍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看法。的确,由于4月份经济数据依然不能让人乐观,因此产生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的。笔者现就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经济的走势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2009年已经过去了5个月,但是中国r经济在2009年的走势究竟如何,仍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看法。的确,由于4月份经济数据依然不能让人乐观,因此产生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的。笔者现就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经济的走势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转折来临?     
李明月 《珠江水运》2011,(17):10-10
航运业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在欧美债务危机引发世界经济可能出现“第二次探底?的深重忧虑中,在中国愈演愈烈的通胀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形势下,今年上半年,中国航运业紧随中国经济看似进入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恢复陛增长,  相似文献   

10.
7月份,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加。美国经济形势转弱,欧债危机进一步发酵,而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增长动力下降,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相似文献   

11.
7月份,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加。美国经济形势转弱,欧债危机进一步发酵,而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增长动力下降,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认为,目前中国和世界经济中所发生的问题,都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没有遇到过的。但与美国不同,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是物质产品供给过剩,而上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在对付这个矛盾中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就是通过财政所主导的扩张型政策来解决。只要经济刺激计划的力量足够,中国经济增长就能被再拉起来。他同时指出,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在经历了危机应对和政策刺激之后。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触底”的一年,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趋缓.为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张建 《中国船检》2008,(1):45-46
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但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经济仍存在弹性。出口领域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希望,因美国市场以外的消费者对美国产品的需求似乎正在不断壮大。中国和印度经济仍将保持强劲,中国国民经济将持续保持11%以上的高位增长,从季度和年度增长来看,经济正在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世界银行4月20日公布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区域经济半年报中,预测2004年东亚经济增长率将超过6%,出现2000年初全球经济趋缓以来的最强劲增长。与此同时,报告也关注到中国政府采取的软着陆措施,认为挑战虽然严峻,但中国应有可能在2004年保持7.7%的增长率,外贸小幅盈余,通胀率在2%-3%左右。  相似文献   

16.
1、地震难撼中国经济大局 中国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尽管此次地震损失比较严重,但整个经济的基本面,包括中央企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地震对整个中央企业而言,影响不会太大。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7.
眼界     
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全球经济回暖已成定局,各类经济数据都在支撑这一观点。中国经济更是一支独秀。离年底收关尚有两月,中国已经自信地宣布,保八没问题!坏消息是据称航运业很可能是最后走出危机的行业。这就意味着当别人都在欢呼庆幸终于熬过来的时候,航运人还得继续唱“我的春天还没有来”,还要继续等待。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工,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地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地。在西方国家制造业外移的进程中,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外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从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的平台上加速,2006年的增长率高达10.7%。  相似文献   

19.
眼界     
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全球经济回暖已成定局,各类经济数据都在支撑这一观点。中国经济更是一支独秀。离年底收关尚有两月,中国已经自信地宣布,保八没问题!坏消息是据称航运业很可能是最后走出危机的行业。这就意味着当别人都在欢呼庆幸终于熬过来的时候,航运人还得继续唱“我的春天还没有来”,还要继续等待。  相似文献   

20.
《珠江水运》2009,(9):5-5
最近的经济形势,略显秋高气爽之象。多种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很可能已接近危机尾声,法德等国的经济恢复也堪称“出人意外”。中国经济较之全球其他主要经济大国更是先行一步,复苏持续有力,实现全年GDP增长8%的目标应是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