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某热力系统中蒸汽阀动态流阻特性对其总体性能设计十分关键。由于该蒸汽阀结构特殊、流速高,无法借鉴一般蒸汽阀门的流阻特性,且仿真分析难以获得较准确的数值,需进行试验研究。基于蓄热器放汽过程流量计算原理,建立了蒸汽阀动态流阻特性试验研究的一般原理、试验分析数学模型等试验研究方法,并通过多工况动态试验验证,获得了本蒸汽阀的动态流阻特性,为该热力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该试验研究方法,可推广应用于类似蒸汽调节阀的动态流阻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某热力系统中蒸汽阀动态流阻特性对其总体性能设计十分关键。由于该蒸汽阀结构特殊、流速高,无法借鉴一般蒸汽阀门的流阻特性,且仿真分析难以获得较准确的数值,需进行试验研究。基于蓄热器放汽过程流量计算原理,建立了蒸汽阀动态流阻特性试验研究的一般原理、试验分析数学模型等试验研究方法,并通过多工况动态试验验证,获得了本蒸汽阀的动态流阻特性,为该热力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该试验研究方法,可推广应用于类似蒸汽调节阀的动态流阻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内置式发动机带喷水推进动力系统安装过程相对繁琐的问题,设计一套动力总成产品,将发动机、喷泵、流道、控制台等设备集成在一起,满足模块化、便捷化的设计要求;在原型流道基础上进行简化设计并通过计算分析,确定流道线形参数,通过生产加工制造出一款流道组件产品,同时增加设计掏水草机构,满足产品通用化、功能化的设计要求。设计样机通过装艇试验验证,各项试验数据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 CFD方法研究某新型直角通海阀的内部流场特性,并基于模拟结果,采用三种措施对阀门流道进行优化设计。经优化后,不同流量下进水工况的总压损失减小了14.5%~23.46%,出水工况的总压损失减小了24.6%~29.6%。根据 JB/T 5296-1991进行的流阻试验发现,通海阀进出口压差的试验值与计算值误差不超过12%,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CFD方法研究某新型直角通海阀的内部流场特性,并基于模拟结果,采用三种措施对阀门流道进行优化设计。经优化后,不同流量下进水工况的总压损失减小了14.5%~23.46%,出水工况的总压损失减小了24.6%~29.6%。根据JB/T 5296-1991进行的流阻试验发现,通海阀进出口压差的试验值与计算值误差不超过12%,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参数化方法设计了4种不同流道倾角的喷水推进泵椭圆形进水流道,并采用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RNGκ-ε湍流模型对其流场和性能进行数值仿真。从流道的出流均匀性、流动分离方面来分析在保持进口速比不变,不同流道倾角时流道内流场的变化情况,为喷水推进器进水流道倾角的设计提供依据。计算结果表明:流道倾角对喷水推进泵水力性能和流场变化影响较大。在设定进速比的条件下,随着流道倾角的增大,喷水推进泵流道出口的流场均匀性变差,流道内部更容易发生流动分离现象,且在流道倾角为47°时的喷水推进泵在设计工况下的流场特性最差。  相似文献   

7.
利用参数化方法设计了4种不同流道倾角的喷水推进泵椭圆形进水流道,并采用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RNGκ-ε湍流模型对其流场和性能进行数值仿真.从流道的出流均匀性、流动分离方面来分析在保持进口速比不变,不同流道倾角时流道内流场的变化情况,为喷水推进器进水流道倾角的设计提供依据.计算结果表明:流道倾角对喷水推进泵水力性能和流场变化影响较大.在设定进速比的条件下,随着流道倾角的增大,喷水推进泵流道出口的流场均匀性变差,流道内部更容易发生流动分离现象,且在流道倾角为47°时的喷水推进泵在设计工况下的流场特性最差.  相似文献   

8.
通过摩阻测试试验可以测定预应力管道的偏差系数、预应力钢束与管道的摩阻系数及锚圈口及锚垫板摩阻造成的预应力损失,从而检验设计计算参数取值是否合理,避免设计预应力与实际需要偏差过大,给桥梁结构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准确地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和钢绞线伸长量,即将设计计算出的正确预应力准确地预加到箱梁上。  相似文献   

9.
热力压缩器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热力压缩器内蒸汽流运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热力压缩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套在给定参数下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对具有代代性的各种不同工况点进行了试验研究,文中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和试验结果将为今后热力压缩蒸馏装置的设计和研究提供计算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利用ADINA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基于N-S控制方程的圆柱绕流三维数学模型,模拟不可压缩粘性流体中单个固定圆柱的绕流问题,计算不同雷诺数(Re)条件下圆柱绕流的压力系数、升阻力系数和Strouhal数等相关参数.通过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对该数学模型进行验证,进一步分析在大雷诺数条件下圆柱绕流的三维效应.  相似文献   

11.
李浅洋  胡义  程洪凯 《船舶工程》2019,41(12):58-63
为实现对船舶阻力计算和预报的参数化研究,以10 000 DWT江海直达货船为研究对象,基于CFD技术计算船舶阻力,计算值与船模试验值的对比结果验证了使用CFD技术进行预报工作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计算分析流程并借助VB.NET平台,将所涉及的工程软件集为一体,开发出参数化分析软件,该软件可通过可视化操作进行参数输入及结果输出等操作,软件的计算值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参数化分析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柔性基座上隔振系统的能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滢  彭学创 《船海工程》2008,37(1):73-76
针对船用基座特点,建立起柔性基座上隔振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并采用振动功率流法对隔振系统进行计算,得到振动流规律.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双艉无球艏的中速船,采用SIMPLEIC算法和SSTk-ω湍流模型对原型和开孔引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探讨不同开孔形状、开孔尺寸和出流位置对船舶艉部流场特性和阻力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开孔引流在本船上未能实现有效减阻,但不同开孔参数下阻力变化规律明显;引流对船舶艉部流场分布影响显著,改善了艉轴处伴流场分布,对提高螺旋桨推进效率有益。  相似文献   

14.
杨韵  童思陈 《水运工程》2017,(6):139-143
布设于通航水域中的桥墩可能会对桥区河段通航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桥位河段的通航情况及通航净空尺度展开分析研究十分必要。目前,桥梁的通航论证研究主要包括水流流速、流向、通航净空高度和和通航净空宽度,而对代表船舶通过设计通航孔时的船舶航行姿态研究甚少。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基础上,开发建立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代表船舶通过桥区的航行姿态和航行参数,包括艏向角、舵角、漂角及航速等,结果表明可较好模拟在不同水文组合条件和不同通航孔条件下,船舶通过桥区水域的操控及航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利用GDI+实现二维动态流场实时模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康苏海 《水道港口》2009,30(6):390-393
文章总结了以往二维流场显示技术的特点,指出其不足。采用高效质点追踪算法,运用最新的软件编程技术,开发了拉格朗日法描述的二维非恒定流场动态模拟软件。软件图形编程基于GDI+,直接图形输出方式大大增强了动态显示的灵活性,先进的编程模式使得用户可在动态流场模拟同时控制显示方式,任意进行图形的平移、缩放操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流场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全结构化网格对桨毂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水动力仿真,验证仿真方法的有效性,研究3种典型桨毂形状对螺旋桨敞水特性、截面压力分布和空化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圆弧形桨毂阻力最小,效率最优,桨毂形状主要影响叶根区域的流动;圆柱形桨毂叶根的压力最小,空化面积最大;圆弧形桨毂的抗空化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7.
张磊磊  崔国民  王方方  关欣 《机电设备》2005,22(6):I0045-I0047
借助理论方法对凝汽器喉部的内部设备所产生的阻力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建立小型凝汽器喉部试验装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文中还分别对未布置内部设备的喉部以及内部布置了抽气管和支撑管时的阻力进行了计算,当内部设备的压力损失能够抵消喉部所带来的扩压量,且整个喉部的压力损失量容易被精确测量时,就认为该试验装置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湍流入口条件对CFD计算结果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中,包含有很多计算模型,对于不同的问题需要采用一种较好的模型进行解决,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湍流模型是k-ε二方程模型.本文基于CFD软件,应用k-ε二方程湍流模型对细长体绕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进而比较湍流模型中湍流参数的设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得到的湍流强度(%)Ⅰ及粘性比的取值范围有较好的适应性;水下片体间存在有利干扰和不利干扰,采用k-ε二方程湍流模型计算双体的互相干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陈传林  杨星 《水道港口》2009,30(6):448-452
在30m长、3m宽、0.26m深的循环水槽中,应用阻力相似理论进行物理模型桩群模拟,以试验中的实测桩群阻力数值作为期望值,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桩群阻力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桩群阻力预测,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发现预测值相对误差很小,预测结果合理可信。由此可以认为,以物理模型试验数据为基础,依托神经网络进行桩群阻力预测的方法值得推广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模拟潜望镜半实物仿真训练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对潜望镜本体进行改造,设计了光学透镜为通道的视野光路,通过单片机接口完成对基本操作信号的采集和控制。建立潜艇操纵仿真模型解算运动参数,视景控制系统进行综合设置和信息显示,视景模块实时动态渲染虚拟潜望镜视景。系统设计结构合理,具有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