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重要管线迁改严重制约地铁车站建设进度的问题,依托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4标江星路车站基坑下穿既有运营110 kV高压线缆工程,提出采用导墙开挖前临时悬吊管线并设置U型槽钢构保护、划分槽段并用改进后抓斗完成成槽作业、分段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平面"双拼"方式入槽后灌注混凝土的一整套施工方法,在对电缆排管原位保护情况下完成地下连续墙施工。施工过程中管线未受明显扰动,地连墙分幅处也未发现有明显渗漏情况。对比管线迁改方案,管线原位保护和配套施工方法可以明显节约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重要管线迁改严重制约地铁车站建设进度的问题,依托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4标江星路车站基坑下穿既有运营110 kV高压线缆工程,提出采用导墙开挖前临时悬吊管线并设置U型槽钢构保护、划分槽段并用改进后抓斗完成成槽作业、分段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平面“双拼”方式入槽后灌注混凝土的一整套施工方法,在对电缆排管原位保护情况下完成地下连续墙施工。施工过程中管线未受明显扰动,地连墙分幅处也未发现有明显渗漏情况。对比管线迁改方案,管线原位保护和配套施工方法可以明显节约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卿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7):337-340,358
介绍了深圳地铁6号线的概况,根据管线迁改工程经验,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管线迁改的总体思路、重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地铁重大管线和相交道路工程进行了梳理。通过对重大管线的梳理,主体和前期工程设计时都可以对重大管线方案进行优化,减少管线迁改。通过对市政道路的分类梳理,对市政道路和管线的恢复方案处理方式不同,可根据分类针对性地处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度的加快,城市建设的成熟度越来越高,市政排水管网、公用管线、轨交地铁等市政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凸显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和排水规划先行的重要性。以浦东新区周邓公路污水收集干管完善工程为背景,根据项目特点及复杂边界条件,在分析和梳理地下管线、地上建构筑物、桥梁结构及交通压力等制约因素基础上,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提供了一种在狭窄地下空间施工污水管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前,管线迁改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重要工作,其工作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进度。本文以青银高速公路改扩建宁东至银川段管线迁改工作为例,详细阐述了管线迁改工作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铁的建设伴随着大量的市政管线迁改。针对受车站施工影响而需要迁改的市政管线横穿现状输油管的施工措施进行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7.
李敏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5):269-270+275+30-31
结合相关建设实例,叙述了管线迁改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新老管线的迁改顺序,以及管线迁改设计与道路专业、桥梁专业、施工组织设计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沈维 《上海公路》2020,(4):49-52
运营中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受各种因素影响需要进行日常养护,但轨道交通建成后的养护常常受到时间、空间及保护要求高的限制,给养护带来难题。轨交立柱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产生不均匀沉降后,通过有效的基坑围护、合理的开挖、严密的监测等措施,减少基坑开挖对轨交立柱的影响,采用补桩、承台植筋加固等相应措施,防止轨交立柱继续下沉,确保轨交运营安全,为类似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陈园  罗乐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8):222-224,237
改造工程中涉及的管线迁改基本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及市政规划区域地下空间,各种管线交叉作业,其复杂性远高于一般新建项目。本文结合草金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管线迁改规划方案,探讨了市政管线迁改的设计思路。在改造工程中规划建设微型管廊可集约地下空间,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地铁施工期间需要临时迁改道路保证沿线居民出行,由于条件受限,临时迁改道路的线形难以达到规范确定的指标要求。针对在保证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一些线形指标是否可以降低等问题,对临时迁改道路的设计速度、平面设计参数、纵断面设计参数、横断面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带压开孔是一种工艺较先进的管道开孔、管道带压抢修的施工技术。它能够解决管线不停止输送介质,不降低压力,保证管线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迁改的难题。结合徐盐铁路迁改工程中遇到的DN800钢管自来水管道迁改中的实际应用,对带压开孔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孟凡良  徐辉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1):117-119,153
结合深圳市地铁3号线西延段工程中管线迁改的设计体会,总结了管线迁改的总体思路和一般原则,并以少年宫站为例详细论述了管线迁改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陈敏  高超  董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8):39-41,48
轨道交通线路基本上以城市道路路网为依托,轨道站点主要沿城市道路交叉口范围和路段布置,为满足居民生活和城市交通保障需求,轨道交通建设会带来城市道路及市政管线多次迁建,因此,有必要科学统筹城市道路复建设计,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总结分析道路复建设计主要控制环节和设计原则,对轨道交通与道路复建设计提供一定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国内矩形顶管运用在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过街通道工程中已有诸多成功案例,受用地、交通和管线等条件限制,有时无法实施接收井,顶管机需要在已建轨交车站内接收。现介绍了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樱花公园站7号出入口工程矩形顶管站内接收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TOD地下空间开发所涉及的市政用地面积比常规地下空间大,市政管线迁改需从区域的角度统筹考虑,兼顾工期、经济性、管线运维可靠性。陆肖TOD为成都首个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对区域所涉及的市政管线进行迁改设计,并探索规划“一横一纵”微型管廊。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5)》在"上海环境热线"披露,其中规划有9条线路,全长约285km,不仅有轨交崇明线,还有1号线莘庄站延长线、通往国际旅游度假区的21号线、轨交机场联络线等。环评对这一规划已有初步结论,称其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相关规划基本协调。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未来线网建设更多的是位于中心城区以外的城郊线路,轨道交通站点的区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原有的《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等相关规范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和修订.本文首先对轨道交通站点吸引范围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相关的研究发展.随后,就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站点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已有相关研究、规范以及现状郊区轨道交通站点的具体情况,提出引起站点吸引范围变化的因素.最后,通过实例调查、数据分析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级别城市郊区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吸引范围参考数值并为未来导则的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铁施工期间会不同程度地占用城市道路,影响道路的通行,对居民的出行造成干扰。通过对地铁沿线片区路网进行交通疏解,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铁施工期间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保证片区居民的正常出行。临时迁改道路的快速实施为地铁施工及交通疏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临时迁改道路的线形指标又直接影响到通行的安全及工程的造价,对交通疏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城市核心区明挖隧道的建设受地下管线迁改等因素的制约日趋严重,合理的分幅、分区设计对工程的可行性及进度等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某明挖隧道工程为例,采用沿长条形基坑横向分幅施工的方法,避让了现状110 kV电力排管。通过在超大跨度段反弯点附近设置纵向施工缝,实现隧道主体结构两阶段浇筑,并采用临时隔墙、临时肋板、临时牛腿及传力带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两阶段施工结构体系的转换,确保了深基坑的安全。通过结构受力分析,验证了纵向施工缝位置选取的合理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10):123-123
<正>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计划2012年底建成通车,拟推"大站车"及"横向式座位"。届时从龙阳路站到临港新城站,最快约30min。上海轨交网络运营里程将超过500km。11号线南段工程一旦建成,可与上海轨交网络中的5条线路换乘,在龙阳路站与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